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藏族民居中采暖与不采暖房间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冬季室内的热环境进行了热环境测试,具体对冬季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各壁面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反映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室内的温度变化现状与特征,该测试结果可为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热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子硕  潘宸 《建筑科学》2021,37(4):72-76,142
从室内热环境营造的视角对不同式样的农村民居进行比较,有助于完善人们对乡土营建技术的认识.本文以豫西南不同时代4种典型乡村民居为例,结合现场实测和仿真分析数据,对不同乡村民居的自然室温和空调能耗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早期传统乡土民居在自然室温营造方面优于现代工业化建筑,但在采用空调系统调节室温时,具有保温措施的钢筋混泥...  相似文献   

3.
“火山石”民居以火山石为主要建造材料,是海口当地一种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民居,是宝贵的民居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海口市当地乡村民居夏季热环境差异,分析当地火山石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营建方法和生态经验,研究选取海口市典型火山石村落中的传统火山石传统民居,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通过空间和构造解析,并采用热成像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从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围护结构内外壁面温度等热环境参数,与现代住宅作对比研究,进行实地热环境测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所测参数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传统火山石民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优于现代民居,其轴线式建筑布局、厚重的外围护结构、通透轻质材料的门窗、双层瓦屋面等设计策略均对当地热湿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现代乡村住宅在进行更新设计时,应当传承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能够起到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火山石”民居以火山石为主要建造材料,是海口当地一种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民居,是宝贵的民居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海口市当地乡村民居夏季热环境差异,分析当地火山石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营建方法和生态经验,研究选取海口市典型火山石村落中的传统火山石传统民居,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通过空间和构造解析,并采用热成像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从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围护结构内外壁面温度等热环境参数,与现代住宅作对比研究,进行实地热环境测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所测参数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传统火山石民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优于现代民居,其轴线式建筑布局、厚重的外围护结构、通透轻质材料的门窗、双层瓦屋面等设计策略均对当地热湿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现代乡村住宅在进行更新设计时,应当传承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能够起到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泉州地区冬季农村民居室内热环境情况,选取了一户典型的传统石构民居进行调研,并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发现:泉州地区冬季室外温湿度存在较大的波动幅度,石构民居室内温湿度波动幅度较小,室内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热环境;石构民居室内平均温度为14. 6℃,平均相对湿度为65. 7%。但其室内湿冷特征显著,热环境品质差,对此从屋顶优化、合理的开窗时间段等方面提出被动式节能改造策略,并通过DesignBuilder模拟改造策略对热环境的影响,为泉州农村民居的发展和改善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
张涛  张琪玮  买亚锋 《建筑科学》2021,37(8):104-109
本文以陕南秦巴山区的典型传统民居夯土石板房为研究对象,以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策略为目标,针对民居的夏季热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对民居夏季室内外热环境的现场调研、实地测试、综合分析,研究夯土石板房夏季室内热环境的特点及形成机理,因地制宜地提出民居夏季防热的优化措施,白天采用墙体被动式集热与屋面阁楼封闭空气间层绝热相结合的隔热模式,夜间利用热压自然通风原理进行室内降温.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民居的夏季室内热湿环境,推动秦巴山区传统民居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莉萍 《华中建筑》2009,27(11):156-159
对香格里拉藏族早期民居冬季室内的热环境进行了热环境测试,具体对木楞房民居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各壁面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反映出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温度变化现状,为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湘西地区乡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外围护结构形式的民居进行调研,初步发掘出当地乡土民居存在的传统节能技术及存在问题;针对室内热环境较差的传统木构民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不同被动式节能技术的适应性,最后基于正交实验设计,对多种被动式节能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最优化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饶永  曲飞  程浩然 《安徽建筑》2013,(3):196-198
传统民居由于年代久远、破损严重、修复费用无法解决等原因,现有民居室内热环境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室内热舒适度的要求。文章对江苏宜兴丁蜀古南街民居室内热环境进行实地测试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香格里拉小中句藏族民居冬季室内的热环境进行了热环境研究,具体对冬季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室内温度、围护结构各壁面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反映香格里拉小中甸的气候特征,得出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温度变化现状,这些测试结果将为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室内热环境是影响人体冷热感的环境因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可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为了了解苏南地区村镇既有非节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笔者对该地区冬夏季的典型住宅非采暖空调房间的室内、外热湿环境进行了测试,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非空调房间夏季室内空气温度高,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低,冬夏季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大;室内热环境远偏离热舒适范围,达到了较恶劣的程度。开展节能建筑建设和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改善室内环境、提高热舒适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上海高层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博  宋德萱  史洁 《工业建筑》2013,43(4):45-48
为了研究上海高层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达到优化上海高层住宅节能设计的目的,对上海高层住宅进行了夏季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和问卷结果的分析,显示了上海高层住宅室内热环境在不同楼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整体来说夏季室内热环境相对恶劣,但上海居民对夏季室内炎热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Ⅲ类建筑气候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影响这一地区热环境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空气的相对湿度。本文就空气相对湿度对室内热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降低湿度是改善室内热环境最有效的措施,它能有效地节约空调机械能耗,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舒适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朱强  王厚华 《山西建筑》2007,33(28):255-256
针对重庆地区室内热环境的特点,从围护结构入手探讨了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方法措施,对墙体、砌体材料、屋顶及外窗等建筑围护结构在保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方面的潜力及方案选择的经济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介绍,从而完善和发展重庆地区室内热环境的各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巴渝地区夯土民居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以冬季供暖日为时间节点,利用现场测试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供暖前宿舍室内热环境较差主要由于室内温度偏低。而供暖后,影响宿舍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变为室内湿度。  相似文献   

17.
拉萨市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拉萨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分别对拉萨市乡村住宅建筑和城市住宅建筑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风速进行了测试,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冬季室内人员的活动量及衣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测试数据及调查情况,利用标准有效温度SET与不舒适性指标DISC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地区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一幢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多项环境参数现场测试以及连续监测,从舒适性角度对民居室内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具有"冬冷夏凉"特性;夏季自然通风、遮阳以及隔热性能良好,其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冬季防寒保温及密闭性效果不佳,其室内热舒适性差;过渡季(春、秋季)室内热环境较好,人体热舒适性好。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具有较好的声环境,但是光环境不佳,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冬季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的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季睡眠状态下,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分别对人体头部和被覆躯体的热感觉造成直接影响。为了分析两个热环境的匹配关系以满足睡眠人体的热舒适水平,实验在不同的室内温度下,调节被褥微气候温度,测试了受试者的皮肤温度,并记录了热感觉和热可接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相比于室内热环境,人体热感觉对被褥微气候更敏感;此外,通过分析室内热环境和被褥微气候分别与整体热感觉和整体不满意率的关系,得到了睡眠热环境舒适区间。  相似文献   

20.
传统生土民居是我国农村地区典型的居住形式之一,目前仍大量存在,但其室内采光差、热舒适性低等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典型生土建筑,利用Ecotect软件进行了室内光环境及热环境的模拟分析,针对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提出技术改造措施。模拟结果显示适当提高窗墙比、墙面反射率及增设明瓦能使各房间的自然采光时间提高20%,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和被动式太阳能的利用使建筑冬季室内温度的升高与夏季室内温度的降低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本研究为我国传统生土建筑的室内环境改善提供量化依据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