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疫病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瘟疫这类烈性传染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疫病理论可以判定2019年新冠肺炎应属于寒湿疫,早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关于疫病防治思想的完整记载。该文主要挖掘中医药在防治该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优势与特色,重点从调节精神情志、加强体育锻炼、穴位保健、饮用中药与药酒防疫、焚烧中药进行空气消毒5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且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医药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确实发挥出巨大的独一无二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医学,具有特殊性、实用性、可研究性,因此能够抵抗现代西方医学的冲击性,特别在抗"疫"毒方面具有可靠性。本文阐述了中医药先辈名家对"疫"毒的认识及治则,同时介绍高氏中医研制的高氏"双联"疗法及治疗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邹德辉  常宏 《中医学报》2020,35(5):920-923
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中医药内治以及中医艾灸、香薰、穴位贴敷、运动导引等外治法防疫。除“避其毒气”之外,理性的思考、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对预防疫病依然重要。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期、医学观察期、康复期介入中医外治法为切入点,浅议中医外治法的防疫价值,以期为防御疫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几千年抗疫防病的实践中中医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传染病的常态化预防和治疗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指导中医药防治疫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重在中医药防治疫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优势与特色方面进行阐述,将从调摄精神、增强机体免疫力、中药防治、针灸疗法、中医香疗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挖掘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战役中发挥出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医疫病学概要及SARS的中医防治、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将疫病分为寒疫、温疫、杂疫三类,各有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辨治方法亦不同。中医研究疫病应当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SARS的特点,应当归属于中医疫病中温疫之湿热疫范畴。中医辨治SARS应重视“四诊合参”,创新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否则为无源之水。中国传统医学有丰富的预防疫病的方法,对SARS的预防也要发挥中医药预防疾病的传统特色,三因制宜,辨证施防。SARS的中医药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传染性强。而女性在各个特殊生理时期正气更显不足,防御疫毒尤为重要。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中医五行理论及经络理论,认为新冠病毒感染病位主要在肺,提出了育龄妇女益气固表、宣散脉络、宣肺防疫的抗疫经验,为中医生殖领域抗疫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新需要,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使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从逻辑理路来看,中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有益补充,中医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医历史是"四史"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医榜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博大精深、洋洋大观的。大体说来:中医药文化是以中国的文学、史学、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古典医籍、中医历代名家中医的文物、中医的历史及其遗迹形成中医药文化。可见中医药文化与整个中医学理论、学派、医德、医风是一体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其具体内容是中医理论、中医临床经验、中医各家的学术思想、伦理、医德、中医药各方面的知识等。  相似文献   

9.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疫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青霉素被发现和应用之前,中医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建树一直雄居世界前列,这种建树随着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达到了高峰.中医学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困扰,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来把握病因--辨证求因,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力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近现代以来中医防治疫病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往往是在疫情发生之初被忽视,由情势所迫才想到中医中药的参与,足见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回顾对疫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堪称当代中医诊疗疫病的范例.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医治疗疫痉的心得体会,同时强调中医治疗疫病的相对优势,希望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疫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药诊疗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医药人的担当与作为。国医大师熊继柏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通晓中医经典,善于辨证施治,其在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召开的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视频培训中,从该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邪特点到整个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诊疗预防思路进行了旁征博引、深入剖析,为我们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胜疫情,提供了重要的中医支持和智慧保障!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学习中医精髓,借鉴经验与方法,深刻领会并运用该中医药诊疗方案,共同努力,打赢抗疫阻击战!  相似文献   

12.
对疫病来说,不能正确把握"六气"病因,就难以在辨证论治中体现天人相应的中医本色。在疫病的病因问题上,只讲致病微生物是远远不够的,人体的抗病能力,致病微生物的传染力和生物学特性,都受制于自然大环境的变化条件。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把握好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能提高中医药防疫治疫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提及中医药,并就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国中医药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医药早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在患者救治、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显现出独特优势。但由新华网《经此一"疫",再看中医》调查问卷数据[1]可知,中医药发展还存在传承推广难、中医药应急储备不足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古代哲学、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多种思想文化形态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渗透,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表现在多方面,比如与《周易》在生命精神、天人相应、未病先防等;与儒家在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修身等;与道家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等;与佛家动静结合、尚精守神等多方面,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又优势突出的传统医学体系。因此,深入挖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哲学基础,对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笔者依据20年来预防SARS、流感病毒感染、禽流感等疫病的临床实践以及中医药防疫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医药防疫不只是单纯针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杀灭作用,同时还关注病原微生物对人体作用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对 “病”与致病微生物的同防同治,防治疫病包括扶正与抗邪两方面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药的防疫特点, 提出在“避其毒气”的基础上,治疗基础病、辨证施防、辨体施防、辨病施防、三因制宜可作为预防思路及制定预防方药的处方原则。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当下,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防疫抗疫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误区一:中药就能代表中医。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是不可分割的,丢失了中医基础理论这块基石,中药的应用就失去了依据,因此“废医存药”必然导致“废医废药”,是不可取的。这种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良医越来越少,劣药越来越多,不仅最终损害了人们的健康,而且使砭、针、灸、导引、按跷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没有用武之地,丢掉了中医发展的根本。中药是按照中医理论辨证使用的。以中药代替中医让中医药丢了魂,直接割断了中医药应用、发展和创新的血脉。误区二:中医就是单纯治疗。中医的一大特色是重养生保健。然而,在全国各级防疫体系中多年来见不到…  相似文献   

17.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长期防病治病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我国独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创造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巨大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具有资源广、治疗范围宽、疗效确切及可供新药开发潜力大等明显优势,堪称中华民族之瑰宝。在世界“回归自然”的大潮中,中医药领域更让世人瞩目,中医药业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激烈竞争的领域,如何使中医药理论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与国际接轨,使中医药发明在中国,发展在中国,贡献于人类健康,已成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新课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医药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中医在防治瘟疫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较为科学有效的防治体系,其中利用有毒中药进行防疫是中医药防治瘟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雄黄曾是我国历代医家预防和治疗瘟疫的重要药物,外用通过烧熏、外涂、佩带、填塞、取嚏、点眼等多种方式阻断疫病传播途径,内服可制丸剂、酒剂等,并可与朱砂配伍防疫。通过梳理雄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瘟疫提供新思路,也为正确认识和使用有毒中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诞生于原始社会,逐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代完善,繁荣千年。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总结的理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医药知识薪传不息,得益于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中医教育。从古至今,大体上将学习中医的途径分为自学、师承(包括家传)和教育三种。从中医培养近况来看,院校每年可以培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省各定点医疗机构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作战,及时科学高效救治病人。目前,湖南省新冠肺炎病人治愈率居全国前列,而且病死率低,重症患者人数逐步减少。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陈新宇教授就此次中医药在湖南省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如何去做、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既主动作为,全面参与,又因地制宜,形成适合湖南省的防治方案,既与时俱进,应用现代化手段诊疗患者,又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传统优势。并思考了湖南中医抗疫效果显著的原因就在于坚持与发挥了中医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充分结合,坚持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专家施治,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