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神经 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者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 2 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术前神经 肌电图、MRI和术中神经 肌电图检查 ,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 ;比较术前神经 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在确定神经完全性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神经 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 70 4 % ,基本符合率为 96 3% ;它们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 5 5 6 %和 6 8 5 % ,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 85 2 % ;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神经肌电图和MRI ,可能因例数太少 ,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 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臂丛损伤的完全和基本符合率 ,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 ,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EMG)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0例,均经磁共振成像(MRI)、术前EMG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前神经EMG检查诊断上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及全臂丛损伤的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极好,Kappa值均大于0.75。术前神经EMG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2.2%(125/152),显著高于MRI诊断的68.4%(10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P诊断符合率80.9%(123/152)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神经EMG检查可有效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和正确判断损伤性质,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手段进行确诊,且在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比较分析二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76.32%、97.30%和80.00%,而磁共振检测对应准确性分别为63.16%、81.08%和68.00%,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7,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559,P<0.05);神经肌电图在诊断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90.83%和84.44%,而磁共振检测对应的准确性分别为74.17%和62.22%,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56,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365,P<0.05)。另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诊断总准确率(85%和88.10%)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总准确率(71%和69.05%)(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方式在测定臂丛神经损伤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AP。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制订最佳手术方案。结果80例外伤性臂丛根性完全损伤中,经术中电生理检测及手术探查证实,术前有9例将C5节前伴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2例将C6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前损伤;2例将C7节前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另有3例术中C5、6根干部外观质地完全正常,但术中电生理检测证实为节前损伤(椎孔内撕脱)。40例周围神经损伤中,术中NAP和CMAP检测对早期神经再生的检测,神经瘤或吻合口部位神经功能及卡压神经松解疗效的评价均有良好作用。术中电生理诊断神经完全损伤而行神经切除术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无或仅含少量变性神经纤维。结论术中电生理检测能提高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测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监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根性损伤18例,其中节前损伤16例,节后损伤2例,上、中干损伤11例,中、下干损伤5例,外侧束损伤2例.检测NCV 150条有88条异常(58.7%);检测SNAP 84条有32条(38.1%)异常;检测SEP 26例有14例(53.8%)异常;检测420块肌肉中243(57.9%)块出现异常自发性电活动.结论 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在其诊断、病变水平定位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肌电图(EMG)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评估及预后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手术探查确诊作为金标准,术前采用EMG检测,分析其诊断效果,术后随访采用EMG检测评估其预后效果。结果:术前采用EMG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准确率为96. 25%,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 943,P<0. 05);术前采用EMG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准确率为92. 5%,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 85,P<0. 05)。在后期病情随访方面,采用EMG检测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取得较好的判断效果,很好地实现了术后评估。结论:神经肌电图对检测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及预后效果评价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丽  张俊 《中原医刊》2001,28(5):25-26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肌电图在产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神经、股电图检查,结果: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异常率高于神经电图。结论:肌电图对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受损部位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神经 -肌电图在闭合性桡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电生理检测法对 1 0 1例闭合性桡神经损伤者进行神经 -肌电图检测。结果 :腋部卡压 1例 ,上臂损伤 5 4例 ,上臂外侧肌间隔卡压 1 3例 ,骨间背神经卡压 32例 ,桡神经浅支卡压 1例。手术治疗 87例的电生理诊断与术中诊断符合率 1 0 0 %。结论 :神经 -肌电图可准确定位诊断闭合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查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因创伤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变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声像图分类与手术及治疗结果相对比。结果:高频超声能够良好的显示臂丛神经干并能与周围组织区别,可对损伤的臂丛神经进行定位。结论: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中可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以下简称SNA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以下简称SEP)改变,对30例臂丛神经损伤作定位诊断。电生理诊断和手术结果完全与基本符合者共25例,占83.3%。作者提出应注意臂丛节前损伤可伴有双重嵌压致SNAP消失而造成误诊。讨论了电生理诊断准确率上干低于中、下干的原因。建议除桡浅神经外检测正中神经(拇指),以利于对C_6神经根损伤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和定位受损臂丛神经中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的优势。方法选取150例经过电生理检测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同时进行高频超声检测,记录受损人数及损伤类型,与手术治疗后确诊的受损人数和损伤类型结果相比较,计算肌电图检测、高频超声检测与核磁共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臂丛神经的灵敏度为98.62%,特异性为100%,优于核磁共振检测(灵敏度92.41%,特异性100%);在损伤臂丛神经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上,高频超声优于肌电图检测。结论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高频超声能较灵敏地诊断及定位损伤的臂丛神经,可应用于临床,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确诊率,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臂丛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多发生于劳动生产第一线的年轻工人,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尤其是根性撕脱损伤,治疗效果差,预后悲观,往往造成病员终身残废。如何早期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创伤外科中的难题。 (一)臂丛损伤的诊断我院自1963年起对臂丛神经进行积极手术治疗,至今手术治疗已逾千例,根据我院1963年~1986年间1000余例臂丛损伤的手术发现,结合术前术后的功能检查,提出①单根神经损伤不出现临床症状的代偿现象。②相邻2神经根损伤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坐骨神经损伤的肌电图-神经电图的定位诊断作用。方法:对52例闭合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肌电-神经电图检测。结果:梨状肌综合征9例,胫神经损伤4例,腓总神经腓骨小头部卡压37例,腓深神经卡压1例,腓浅神经卡压1例。经手术治疗33例,术中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肌电图-神经电图为闭合性坐骨神经损伤提供一种明确的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WD4000Ⅲ型神经系统诊断仪,对76例临床确诊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7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有74例SEP表现为不同程度异常,即N9、N13、N20均消失有12例;N9、N13、N20波潜伏期延长或波幅明显下降24例;N9波正常或基本正常,而N13、N20潜伏期延长或波形消失有39例。结论 SEP检查对臂丛损伤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和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AP。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制订最佳手术方案,结果 80例外伤性臂丛根性完全损伤中,经术中电生理检测及手术探查证实,术前有9例将C5节前伴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和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8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MRI表现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患者臂丛神经损伤MRI诊断和手术结果一致,诊断的正确率为88.75%;20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患者中有7例恢复正常,10例节后损伤中8例恢复正常;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臂丛神经损伤MRI表现和功能恢复明确创伤性脊膜囊肿和功能恢复密切相关。结论臂丛神经损伤MRI表现基本可以提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1月至2017年7月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3.0T MRI行3D-T2W-STIR-SPACE序列增强扫描,将MRI结果与临床手术所见进行比较对照.结果 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节前损伤10例、节后损伤9例、混合型损伤7例(节前节后均有损伤);MRI诊断节前损伤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27.8%,准确性为75.8%;MRI诊断节后损伤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8.7%.结论 MRI对于臂丛神经损伤诊的断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对5例锁骨下动脉损伤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根据锁骨下动脉损伤性质,分别采用静脉移植、直接缝合、血管结扎处理;损伤臂丛神经采取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结果 3例开放性损伤早期手术修复动脉和神经,术后伤肢无疼痛,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闭合钝器伤晚期:1例行血管、神经松解术,仅疼痛减轻;1例血管臂丛神经广泛粘连,神经松解术后无任何恢复。结论 除原发性损伤外,进行性增大的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压迫可加重臂丛神经损害,如能早期处理血肿或动脉瘤,解除压迫,可减轻神经损害,有利于臂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C5-6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压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103例术前影像检查明确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C5-6神经根型)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其术前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压迫组:术前肌电图提示C5-6神经根压迫,其中压迫组又根据术前肌电图检查定位诊断与影像诊断是否一致分为一致组和不一致组;无压迫组:术前肌电图检查阴性。结果:103例入组患者中,肌电图检查定位其神经根压迫敏感度73.9%,阳性预测值100%。肌电图检查定位突出间盘,手术探查符合率63.1%,低于影像检查100%。结论:肌电图检查在定位颈椎间盘突出节段的术中探查率低于影像检查,但在定位神经根压迫中敏感度较高,阳性预测值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