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阐明了艾溪湖水华蓝藻的种类、形态及分类学特征,对艾溪湖水华蓝藻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并对艾溪湖水华蓝藻种类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产毒能力进行了讨论.艾溪湖水华暴发时蓝藻丰度占据绝对优势并导致藻类多样性急剧下降,严重抑制其它藻类生长.显微镜检后发现优势水华蓝藻7种,分别是惠氏微囊藻、挪氏微囊藻、阿氏浮丝藻、螺旋浮丝藻、拉氏拟浮丝藻、依沙矛丝藻、紧密长孢藻.艾溪湖优势水华蓝藻存在季节演替,春季水华蓝藻优势种是微囊藻,夏季是拉氏拟浮丝藻和螺旋浮丝藻.部分种类能够产生微囊藻毒素、神经毒素等藻毒素,对艾溪湖水生态安全具有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指出传统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大规模地杀灭蓝藻,造成大量藻细胞破裂,细胞内藻毒素等有害分泌物释放到水中,引发二次污染。介绍蓝藻水华的预防性调控方法,即在水体形成水华前,通过抑制蓝藻细胞生长,将其藻类生物量始终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避免蓝藻水华的暴发。综述了超声参数对除藻抑藻效果的影响,以及超声对藻细胞生理系统的影响,探讨超声除藻抑藻的机理,并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1.水华的成因及危害 水华就是淡水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大量含氮、磷元素的污水进入到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水华的形成有两个必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一是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确定藻类水华的优势种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环保部应对藻类水华事件的主要措施之一.收集分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1994年以来的水华报告,发现1994 ~2009年藻类水华的发生次数增长明显,并以蓝藻为优势种的藻类水华最为明显.藻类水华的发生具有地理分布和季节性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成因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三峡水库"水华"监测研究的基础上,从水库运行、水文、气象、温度、富氮、富磷、生化降解速率、pH环境、缓流水态角度,深入剖析了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成因条件,指出水力学条件的改变是引发"水华"的基础,确定了水利工程运行形成的特殊水文情势,人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沉淀、吸附、解吸和生物降解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导致水华的爆发,同时具有发生频繁、消失快的特点.指出库水总磷含量大,以泥沙吸附颗粒态磷、游离颗粒态磷、胶粒态磷、溶解态磷等多种形态存在,各种磷组分与藻类生长在适应的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的作用影响机理下形成了复杂的协同作用,加速增强了藻类生长过程,以至爆发"水华".提出防治三峡"水华"是一项多学科攻关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试论水华的定义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讨论了水华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类别、危害等相关问题,并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有关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水华的定义,最后利用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透明度、总磷和总氮5个参数制定出水华程度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浮游藻类有7门48属,硅藻、绿藻和蓝藻是主要构成部分.4、5月优势种群为硅藻、绿藻,6-9月为蓝藻,10、11月为绿藻、硅藻.密云水库浮游藻类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水温、水深及氮磷等是浮游藻类种群及藻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水温与蓝藻呈正相关,与硅藻呈负相关,水深与藻密度呈负相关,氮磷比波动较大,磷为限制性因子.未来几年,在外部环境没有显著改变的前提下,密云水库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不会明显变化,大面积水华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始于2008年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至2012年已经投入近千亿元,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太湖水质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水华,特别是大面积的蓝藻爆发仍然是困扰太湖的严重问题。在长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实践中,荷兰人积累了大量蓝藻处理的有效技术方法。本文分析了这些水华治理实用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在太湖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环境科学院宣布,启动“汉江中下游水华形成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科研项目,通过现场与实验室研究,结合示范工程和依托工程建设,形成适合河流水华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的技术体系,并全面推广应用,为防治同类水华,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铜绿微囊藻初始接种量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藻种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蓝藻生长经过延滞期、对数期到稳定期直至衰退期,持续时间很长,符合野外湖库水华的特征;不同接种量对水华产生的影响不大,接种量越小暴发水华的时间相对越短.水华发生机制复杂,充分利用冬季光照强度弱、温度低以及控制碳的供给是防止水华暴发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水华机理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流水华问题已成为三峡水库生态环境目前较为主要的环境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当前三峡水库水华研究成果,系统分析、总结了支流水华暴发机理及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相应对策及措施。结果表明:支流分层异重的产生是三峡大坝建设对水文的最大改变,以此动力背景为基础的支流营养盐补给模式及水体特殊分层是支流水华暴发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一特点,只有持续开展三峡及上游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三峡水库营养盐、控制水华;而且,通过水库调度改变支流异重流特性来控制支流水华具有可行性。建议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及示范。  相似文献   

12.
水华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2):72-72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3.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出现了夏季蓝藻大量生长的现象,对天津市城市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对此,于桥水库管理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缓解了藻类水华暴发的影响,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对于桥水库蓝藻防控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突出了防控措施和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水华暴发会加剧水质恶化,影响用水安全,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普遍面临的水生态灾害之一。微囊藻水华暴发的水动力机理与模拟是开展相关水华防治的关键,是当前环境与生态水力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与难点。本文对国内外微囊藻水华暴发的水动力机理与模拟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包括:归纳了微囊藻自主迁移的生物学机制;总结了静水环境下微囊藻个体与群体的垂向迁移机制;梳理了风生流、异重流等典型流态下微囊藻聚集的水动力机理;从粒子模型与连续介质模型角度,阐述了微囊藻迁移分布模拟方法以及应用;凝练了微囊藻水华暴发水动力机理与模拟研究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河湖水华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华预测研究方法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从机理生态建模和智能方法建模两方面对水华预测方法进行总结。通过对国内外常用预测模型的建立思路和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和描述,比较了机理模型和智能模型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最后,针对目前水华预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机理建模和智能方法的有机结合将为准确预测水华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选用3种复合生物制剂对山西汾河公园景区水体进行了治理与修复,研究了技术运用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和种属变化、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恢复。结果显示,治理后藻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治理前,有效抑制了蓝藻的生长,且有害蓝藻出现频率较低,水华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水质和透明度得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0月—2022年4月通过现场调查开展了武汉市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后官湖藻类越冬及复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后官湖越冬期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26属,其中以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为主;从时间尺度上看,水体中藻类丰度于11月初(秋季)开始下降,12月份—次年2月份(冬季)处于较低水平,3—4月份(春季)呈上升趋势;底泥藻类丰度从10—11月份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于1月末2月初降至最低,随后上升,该变化较水体而言有所延迟,可能与藻类垂向迁移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和底泥中的藻细胞密度对水温均有较强的响应(p<0.01),水体和底泥中藻细胞密度的变化分别主要取决于绿藻和蓝藻的变化,说明越冬期大量蓝藻细胞沉降至湖底;冬季(11月份—次年2月份)后官湖水体与底泥藻类丰度的比值相对较低,说明大多数藻细胞在冬季沉降在底泥中。研究揭示了武汉市后官湖藻类越冬及复苏过程,为揭示水华发生机理,开展水华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再生水回用人工景观水体优势藻和水华指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人工景观水体用水,考查了北京5~9月期间藻类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级出水作为景观用水的人工水池中,夏季暴发水华的优势藻种类以绿藻为主,主要有小球藻、十字藻、栅藻等,另外还有短时期的裸藻出现,蓝藻一直没有成为优势种属。试验水体的氮磷比为5~15,处于地表水的氮磷比为3~45,可见氮磷比并不是决定水华优势藻的主要因素。对各项指标的监测及分析表明,碳元素的水平才是影响水中优势藻种的关键。试验结果得出水体透明度与藻类生长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本试验中当透明度低于0.4m可称已发生水华,可作为水华发生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9.
依据 2017 年—2020 年巢湖健康状态报告,重点分析评价了导致巢湖处于亚健康状况的水环境、生物两类关键要素。巢湖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入湖污染负荷量大、湖体氮磷营养盐浓度和蓝藻密度较高、水生植物稀少、鱼类小型化。提出巢湖治理必须综合施策,分区施策,分类施治,重点削减西半湖污染物通量和修复湖区生态。在强化流域水环境监管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南淝河、派河等重点污染入湖河流综合治理;尽快研究解决湖区污染物进出不平衡和持续增加的问题,找出各环境因子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藻密度、水华程度、水华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定量关系,制定重点污染因子消减对策和蓝藻水华控制措施。充分论证巢湖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方案,进一步加大湿地和水生植物建设和维护力度。开展巢湖水质生物调控和污染底泥控制试点工程,有计划地开展鱼类结构优化调控,保持水体生物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碧山水库藻类群落特征及蓝藻水华情况,在碧山水库设置5个点位开展丰水期和枯水期藻类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碧山水库共鉴定出藻类7门44属63种,丰水期藻类及蓝藻丰度、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多样性指数低于枯水期;丰水期全库发生蓝藻水华,主要水华蓝藻种类是长孢藻和挪氏微囊藻。在水库管理中要注意防范水库蓝藻水华风险,建立蓝藻毒素和异味物质的监测与预警措施,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