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阻率测井在我国的水淹层测井系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一般的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注水情况较复杂(先注淡水,后改注污水),当油层被注入的淡水、污水混相水淹后,因无法准确给出各水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使水淹层测井解释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从地层水电阻率这一关键参数出发,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使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生产资料,考虑到开发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动态变化,给出了油层水淹过程中地层水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内在变化关系,建立了含水饱和度的测井解释图版(一组模数为地层孔隙度、有效粘土含量的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用本方法确定储层含水饱和度的精度较高,用密闭取心岩心分析饱和度资料进行验证,其误差为2.74个饱度单位。使确定水淹剩余油饱和度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剩余油饱和度解释在油藏动态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电阻率,孔隙度,自然电位和中子伽马等综合测井资料求水淹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利用专利技术“用普通取心测试资料求水淹油层饱和度的方法”对565块岩样的含油饱和度分析值进行计算处理,计算出剩余油饱和度,并以此为标准检验和标定测井解释剩余油饱和度结果,测井解释值和岩心分析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3%,说明经标定后的测井解释剩余油饱和度更加准确可靠,用这种方法解释胜坨油田14口井57个单层,再与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水淹层测井解释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研究油层水淹后,在实际测井情况下,电阻率的静态变化特征,从而准确识别水淹层,为利用电阻率测井更好计算剩余油饱和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京11断块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指导水平井设计和钻井,同时为油田的二次开发提供依据,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在华北油田京11断块进行了20口井的套管井剩余油评价.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对地层水淹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行了测井资料质量分析及重点井的措施层特征分析.分析表明,电阻率降低对应的均是强水淹层;电阻率升高对应的有中水淹层和强水淹层;电阻率基本不变时,地层受到注水影响越明显,水淹强度越高.编制了京11断块水淹层定性解释图版和解释标准.对18口井进行了重新处理解释,总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9.5%,证明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剩余油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淹层测井综合解释及水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吐哈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解释以水洗检查井岩石物理实验为基础,针对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中为非线性关系,对阿尔奇公式进行修正或用派生公式利用地层电阻率求解地层含水饱和度.在对水淹层进行定性解释、细分层定量解释基础之上,结合油田静态、动态地质资料,综合研究油层的四性特性和水淹特性,油层水淹特性以均匀水淹型、底部水淹型和顶部水淹型为主,从而有效地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服务.  相似文献   

6.
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注入水与原生地层水矿化度的差异导致储层地层水电阻率发生变化,准确计算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对正确评价剩余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至关重要。通过不同体积、不同矿化度溶液混合实验分析了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混合液地层水离子导电模型,结合饱和度模型,利用最优化算法,通过约束迭代反演得到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以及剩余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该方法应用于渤海SZ油田综合调整阶段水淹层定量评价中,经密闭取心、生产动态验证,计算结果可信,对渤海油田大井距复杂水淹层定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利用电阻率、孔隙度、自然电位和中子伽马等综合测井资料求水淹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利用专利技术“用普通取心测试资料求水淹油层饱和度的方法”,对565块岩样的含油饱和度分析值进行计算处理,计算出剩余油饱和度,并以此为标准检验和标定测井解释剩余油饱和度结果,测井解释值和岩心分析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3%,说明经标定后的测井解释剩余油饱和度更加准确可靠。用这种方法解释胜坨油田14口井57个单层,再与试油结果对比,符合49层,总符合率为86%。用此方法和处理软件对胜坨油田二区2-2-G18井区30口井的测井资料和20多年的生产资料进行解释并建立数据库,构制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时空变化图,在不同方向进行切片,还绘制了三维立体图,描述不同时期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状况,这种动态描述与同期的生产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8.
在完井测井时,采用替换井内泥浆,改变泥浆矿化度方法测2次自然电位曲线,即换泥浆前测1次,换泥浆后再测1次,由于改变了泥浆矿化度,也就改变了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在资料解释时,利用2个自由电位方程,求解出2个地层参数,即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量,再应用地层电阻率和孔隙度曲线,按韦克斯曼-史密茨方程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因为在计算中地层水电阻率是按求出的地层水矿化度计算的,用求出的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粘土影响校正,故计算的地层含水饱和度较为准确了,然后,应用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和层含水饱和度数值来判定油层是否水淹及确定水淹级别,水淹层的含油饱和度即是其剩余油饱和度,在辽河油田进行了2口井实验,取得了较好地质效果,该测井方法适用于所有能够测量自然电位的砂泥岩油田。  相似文献   

9.
注水开发油藏加密调整井测井解释准确率不高,部分高电阻率油层解释成果与试油结论不相符合,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措施效果。制约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混合地层水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合水地层电阻率及水淹层电阻率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建立混合水电阻率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因素影响下水淹层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以期提高水淹层解释精度和加密调整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测井评价的重点和难点.注水开发的涠洲W油田由于油层水淹程度不同,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较大,因而不同时期、不同区块的地层水电阻率成为剩余油饱和度计算准确与否的关键参数.对于水淹层,利用产出水矿化度随含水率(即水淹程度)的关系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对于未水淹层,采用纯水层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利用实际...  相似文献   

11.
特高含水期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评价特高含水期水淹层的技术难点是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本文从自然电位的机理出发,通过对自然电位进行过滤电位的校正及侵入、井眼、层厚校正,提高了用其计算地层混合液电阻率的精度,进而可以较准确地计算水淹层的剩余油饱扣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注水开发油田来说,提高水淹层解释精度,开展剩余油田分布研究,是实现稳油控水的两项关键技术,而剩余油饱和度数值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上述技术的成败。在剩余油饱和度的求取过程中,关键参数之一就是地层混合液电阻率。本文对利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混合液电阻率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实际生产中自然电位曲线可能受到的多种影响因素(井径、层厚、泥浆侵入、泥质含量、过滤电位、含油性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校正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文中研究方法能够提供科学可靠的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值,从而使剩余油饱和度数值更趋准确,更好地为油田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计算濮城油田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对其主要水淹层段各项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确定自然电位扩散吸附系数,应用RFT压力资料计算过滤电位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濮城油田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模型,确定了合理的参数。实验分析表明,在濮城油田水淹层矿化度较高的情况下,计算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所需的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参数基本稳定。水驱油对储层的物性有小幅度改善,继续使用阿尔奇公式计算饱和度是可行的。依据该方法对岩心资料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数据十分接近,说明该方法选取的参数符合地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自然电位的形成与地层水矿化度和钻井液滤液矿化度密切相关。非盐膏地区自然电位的变化幅度明显,在同一口井内,通过改变钻井液滤液的矿化度,可测得2条幅度不同的自然电位,从而建立联立方程,解决油田在注水开发阶段,混合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继而准确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判断地层水淹程度,并为解释水淹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俊胜  罗娜 《石油物探》2001,40(3):48-56
首先,基于孤东油田沙河街组水淹层测井资料和岩心物性分析资料,建立了本区水淹层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其次,利用水分析资料和自然电位测井(SP)资料,建立了本区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与SP、泥浆电阻率和泥质含量的关系;综合利用遗传约束优化方法,建立了考虚水淹影响因素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然后,讨论了储层与油层识别问题。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孤东油田沙河街组近200口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通过对比,其处理解释结果与已知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清忠  率世和 《测井技术》1996,20(5):351-355
油田综合含水越来越高,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变得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确定地层水民阻率和含油饱和度的方法。(1)利用已知的地怪水分析资料,采用井下自然电位刻度,井间对经和双自然电位一方法来示准地层水混合电阻率,然后利用相邻井相同地层的电阻率对比方法求含水饱和度。(2)利用电阻率的横向探测特性,避开阿尔奇公式中m、a选择上的困难,采用横向法计算水淹层目前的含水饱和度。利用以  相似文献   

17.
GS油田中浅层N^1-N_2~1油藏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准确评价水淹层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是油田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资料为基础,明确研究区水淹机理与水淹特征,建立水线法与流体替换法求取油藏原始储层参数,提高水淹层定性识别的精度;在相渗实验基础上,建立产水率计算模型,形成水淹层6级划分标准,实现水淹层分级解释定量评价。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水淹层,提高水淹层的解释精度,水淹级别解释与生产测试结论更加吻合。不同的水淹层解释方法都有区域适用条件,准确求取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与产水率是水淹层定量评价的基础,但对于低矿化度水淹层电性特征接近于原始油藏电阻率的储层目前没有较好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8.
常规电法测井在我国的水淹层测井系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一般的注水开发油田,常因油层被注入的淡水、污水混相水淹后,而无法准确给出各水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使水淹层测井解释产生较大的误差。围绕地层水电阻率这一关键参数,利用数理统计、动态测算、地质建模等手段,结合油田开发全过程的生产资料,提出了一组模数为地层孔隙度、有效粘土含量的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版。用克拉玛依油田三个层块四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对该方法的解释参数进行验证,认为对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储层水淹以后注入水与原生地层水发生混合,导致地层混合液矿化度出现较大变化,如何获得合理的地层混合液电阻率来计算剩余油饱和度成为高含水油田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通过基于水淹储层并联导电的理论模型,利用迭代计算方法,优选印度尼西亚公式探讨解决水淹储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难题。首先依据储层导电机理,将地层等效为符合实际地质特征的体积模型,分析储层水淹前后孔隙内注入水和原生水体积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建立水淹层并联导电模型,进而推导出混合液电阻率与剩余油饱和度、原生水电阻率及注入水电阻率的计算关系;最后结合印度尼西亚公式,利用迭代算法获得合理的混合液电阻率值,为高含水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准确计算提供基础支撑。此方法在涠洲W油田实际应用,计算的剩余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与以前模型相比其计算精度大幅提高,为高含水开发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计算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是求准不水电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根据非均少泥岩地层的沉积微相,沉积韵律、孔隙结构、结合溶液平衡原理和水驱油理论,提高了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计 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