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进行探讨.结果 1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成活6例,死亡9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死亡率较高,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颅脑损伤患者积极救治,治愈4例,死亡7例.结论 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颅脑损伤患者有极高的病死率,积极治疗原发病、脱水剂应用降低颅内压力、气管切开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血管扩张剂等措施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e pulmonarl edema,NPE)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们自1995-10~2005-06共收治NPE患者11例,结合临床及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疗效.方法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治疗组),常规机械通气PaO2<60 mmHg组(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2周后GCS评分、撤机时间,6个月后 GOS评分评定预后.探讨机械通气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2周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6个月后2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但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高.结论 NPE是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合理机械通气治疗是NPE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格拉斯哥评分(GCS)为3~8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的46例,非手术治疗40例,采用规范的神经外科救治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结果 恢复良好19例(22.1%),中残16例(18.6%),重残14例(16.3%),植物生存7例(8.1%),死亡30例(34.9%).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是成功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建立规范的救治体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治疗组26例中,痊愈6例,死亡20例,治愈率23.1%; 亚低温治疗组28例中,痊愈15例,死亡13例,治愈率53.6%; 两组相较,其治愈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肺病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治疗组26例中,痊愈6例,死亡20例,治愈率23.1%;亚低温治疗组28例中,痊愈15例,死亡13例,治愈率53.6%;两组相较,其治愈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中一种严重损伤,常由于交通伤、坠落伤、砸压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伤残率和病死率高,病死率达50%[1].迅速正确的病情判断和有效的救护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和预后中至关重要.我科2007-01~2009-12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8例,通过密切监护,有效配合医生抢救及护理,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伤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科近5 年来28 例重性颅脑损伤合并ARDS 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 进行讨论.结果 28 例患者均诊断明确,16 例抢救成功,12 例死亡.结论 重型性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3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急性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 23例患者诊断治疗正确,15例抢救成功,8例死亡。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43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存活30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69.8%.结论 ARDS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重型颅脑损伤137例患者中合并寰枢椎半脱位者17例。每例患者均行颅脑和寰枢椎CT扫描,必要时加做寰枢椎CT三维重建或MRI检查。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同时,均予以颈同固定制动、颌枕吊带或颅环弓牵引治疗。结果1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经治疗后12例神志转清,5例植物生存。2例有脊髓损伤者完全恢复。无1例因寰枢椎半脱位而导致呼吸骤停或猝死,CT复查寰枢椎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颅脑伤诊治的同时,应常规行寰枢椎CT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指由于某种暴力作用而对脑部造成的严重创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1]。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指在无原发性心、肺等疾病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急性肺水肿[2-3]。重型颅脑损伤之后出现NPE非常危险,由于这种情况发病时间短、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非常高,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院2010-06-2012-06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N PE患者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本科2001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CT或MRI诊断和治疗.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加重,出院时12例疗效评定中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查CT或MRI,使其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得到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1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急救程序及手术精细度、护理细致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11.3±4.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7±3.6)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争分夺秒地抢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我科治疗68例老年重型腰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48例,非手术治疗20例,存活46例,存活率67.6%。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严重、变化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对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成功抢救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则是其有效措施[1]。我院1995年至2001年间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共对216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本文对此种急救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6例,男性176例,女性40例,GCS评分为3~8分,颅内血肿、脑挫裂伤186例(手术172例),其中发生脑疝58例;脑干损伤30例。1.2气管切开的原因呼吸道内分泌物、血液、呕吐物潴留影响呼吸道不畅,可能引起窒息158例;颅脑挫伤短时间内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12例…  相似文献   

18.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88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检查和治疗要点。方法在18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急诊手术10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行开颅脑清创术,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根据病情行血清肿清除内外减压术,凹陷骨折深度>1cm者手术复位;保守治疗82例,给予吸氧、补液、抗炎、止血、脱水、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抗休克及对症支持处理;对昏迷程度深、估计昏迷时间长者,施行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中枢性高热者用物理降温、人工冬眠疗法等。结果治愈154例,好转19例,死亡15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若临床上抢救及时,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其预后比成人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07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总结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经验以及疗效。结果预后按格拉斯哥结果评分法(GOS评分),恢复良好70例(33.8%),轻残42例(20.2%),重残29例(14%),植物生存10例(4.8%),死亡56例(27.2%)。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判断伤情,合理把握抢救顺序,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则可提高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33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和探讨地震发生后一线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将336例地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GCS评分法初筛,按伤情程度分为重、中、轻3型,予以药物治疗和医学观察;伤口行止血包扎和清创;复合伤行相关处置;重型颅脑损伤中开颅手术4例,死亡1例.结果 本组病例中,轻型颅脑损伤206例,恢复良好201例;中型颅脑损伤122例,恢复良好11例;重型颅脑损伤8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4例.结论 地震所致颅脑损伤具有致伤机制复杂,合并损伤多,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提高一线医院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储备,对于及时抢救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提高抢救存活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死残率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