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鼩2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型糖尿病组。小量、多次链脲佐菌素注射可诱导树鼩产生1型糖尿病,其β细胞损伤与胰岛中细胞凋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B细胞去除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调节性B细胞是近来研究发现的一群具有免疫负向调控作用的B细胞亚群.在1型糖尿病中存在调节性B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探索调节性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将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为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β细胞凋亡的主要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细胞凋亡是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但1型和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Fas配体、穿孔素和颗粒酶、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和NO在1型糖尿病的β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应激、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2型糖尿病的β细胞凋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B细胞损伤。多数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B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破坏而导致其不可逆损害。而2型糖尿病患者被诊断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约为正常人的50%,其后更以每年4%~5%的速率持续下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胰岛B细胞功能不全是糖尿病发生的前提,保护糖尿病患者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有助血糖的良好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5.
1型糖尿病(T1DM)分为2种亚型:自身免疫型(1A)和特发型(1B)。其中,1A型是一种T、B淋巴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B细胞在1A型糖尿病中的作用较为复杂。目前对1A型糖尿病中B细胞的关注已远不止其分泌自身抗体的功能。随着对B细胞在T1DM中作用的不断探索,以B细胞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主要探讨B细胞通过促进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在1A型糖尿病中发挥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4月23-25日,长沙)2021年4月24日内容·TEDDY研究的证据与启示—儿童期感染可以诱发1型糖尿病吗?·nPOD研究的证据与启示—β细胞固有缺陷与1型糖尿病·TrialNet研究的证据与启示—1型糖尿病可以预测与预防吗?·长病程的1型糖尿病:现状与展望·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机遇与挑战·肠道菌群治疗1型糖尿病:挑战与希望·1型糖尿病的发病:胰岛细胞缺陷更重要·1型糖尿病的发病:自身免疫紊乱更重要·免疫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与展望·新型降糖药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与展望·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1型糖尿病是由致病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特异性攻击胰岛β细胞而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较于2型糖尿病,1型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差,更易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事件等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常出现的慢性并发症主要为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此外,1型患者还常合并出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下文结合2014年ADA1型糖尿病终生管理立场声明,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β细胞的凋亡从免疫系统识别机体细胞和外来入侵者的功能发生紊乱开始,β细胞就像任何其他的外来物质一样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所以治愈1型糖尿病也围绕着阻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和修复已受损的β细胞上。 途径一:修复免疫系统 要预防1型糖尿病发生或是阻止1型糖尿病的进展.我们必须要从免疫系统这个”病根”上入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症。糖尿病分型主要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其它型糖尿病:如妊娠期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10.
胰岛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1、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在1型糖尿病中,胰岛β细胞主要通过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及颗粒酶B途径发生凋亡,而在2型糖尿病中,线粒体途径是胰岛β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多种细胞因子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调节相应基因表达,进而调控胰岛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胰岛受到巨噬细胞及T细胞所产生细胞因子、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作用后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而2型糖尿病与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抵抗有关〔13〕。β细胞减少可导致血糖增高;而长时间高血糖作用能促使β细胞群数量逐渐减少。高水平葡萄糖所导致的胰岛炎症、氧化应激、线  相似文献   

12.
Caspase与糖尿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aspase是一组具有相似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和底物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由其引发的级联反应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中心环节。1型、2型糖尿病均以胰岛β细胞凋亡为特征。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 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细胞因子激活cas-pase,介导了胰岛β细胞凋亡和1型糖尿病的发生。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淀粉样变、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等也可通过激活caspase导致β细胞凋亡。Caspase参与了1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新的糖尿病分型诊断标准的提出及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进一步的确认,急性起病的1型糖尿病包括两个亚型,1A型和1B型。1A型是指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称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B型是指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检测阴性,称为特发性(idiopathic type 1 diabetes)1型糖尿病。1B型糖尿病是一种兼有1型和2型糖尿病某些特征的非典型糖尿病。在美国黑人、日本人和中国香港及内地人中已均有报道,但其病因、临床所见、诊断标准、治疗手段及预后评价仍需要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依赖胰岛素治疗, 移植疗法可有效恢复胰岛功能, 但存在术后排异等问题。近来的研究发现, 调节性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移植治疗后的免疫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调节性T细胞为干预靶点的疗法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1型糖尿病中减轻(消除)自身免疫, 以延缓疾病进展或逆转疾病进程;应用于1型糖尿病移植治疗后, 则可缓解乃至消除术后的排异反应。该策略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及缓解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伴或不伴动脉粥样硬化)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2型糖尿病患者伴动脉粥样硬化组较2型糖尿病患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呈正相关。结论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特殊的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Th1和Th2 细胞表面特征性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3在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 15例新诊断的 1型糖尿病患者、1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 1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体外培养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 4CCR5 及CD 4CCR3 淋巴细胞 ,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 4、IFN γ的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D 4CCR5 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 ,CD 4CCR3 显著低于其它两组 (均P <0 .0 5 )。 1型糖尿病患者和 2型糖尿病患者PBMC细胞上清液中的IFN γ水平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1型糖尿病患者IL 4水平低于其它两组 (P <0 .0 1)。结论 检测PBMC的CCR5、CCR3表达可以作为反映人类 1型糖尿病免疫活动的标志 ,从而为 1型DM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参与了胰岛 β细胞凋亡 ,很多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可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 ,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MAPK也可通过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水平而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 ,导致 1型糖尿病的发生。探索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 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为预防 1型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治疗的革新-β细胞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特征都是β细胞量的减少及其分泌功能紊乱.通过促进β细胞复制来增加β细胞量可能将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革新.本文着重探讨调控β细胞复制药物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1.从指尖以外部位测血糖2.维生素D与l型糖尿病3.CD38分子与糖尿病4.核酸疫苗预防l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5.细胞粘附分子与1型糖尿病6.肠道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7.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8.新生儿糖尿病9.糖尿病胰岛移植及细胞治疗的细胞来源 10.免疫耐受与胰岛移植 ¨.胰岛移植的研究进展 12.RAG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13.IL-18 糖尿病并发症 14.雌激素膜受体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15.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PCOS疗效的比较 16.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004年第1期部分文题介绍…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药物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型糖尿病以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和β细胞量的减少为特点.高血糖、炎性因子和游离脂肪酸等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保护β细胞、针对β细胞功能减退的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促胰岛激素,它的多重生物学效应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状况.GLP-1对血糖的良好控制以及对B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使其备受瞩目.本文围绕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β细胞功能,阐述了β细胞功能减退和β细胞量减少的机制,并综述了GLP-1保护β细胞功能和增加β细胞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