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天钢中厚板精轧机轧制过程中厚度控制系统产生的轧辊偏心问题,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轧辊偏心高频周期波的特点及其与辊缝、轧制力、带钢厚度的关系,采用傅里叶级数分析算法对其进行补偿,将其应用于天钢中厚板的厚度控制系统中,很好地避免了AGC系统的误操作,提高了板材出口厚度的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板带材沿纵向厚度的均匀性,是冷轧薄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各机械工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这一指标,是冷轧机自动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在冷轧生产过程中,影响带钢厚差的因素很多,而板坯纵向厚差、机械强度不均和轧机的弹跳特性及轧辊的偏心,是造成带材厚度偏差的主要原因。厚差的产生,直接反映出轧制力的变化,如何实现随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波动,及时地调整辊缝,以减小(或消除)出口带材厚度偏差,是研究轧机厚控系统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轧辊偏心是冷连轧过程中导致带钢厚度偏差和质量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轧辊偏心特征由于机架间的耦合作用和累计效应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稀疏自适应匹配追踪(s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 SAMP)的偏心诊断方法。首先根据轧辊偏心模型构建偏心特征冗余字典,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算法将厚度数据进行稀疏分解,提取轧辊偏心特征。其次,采用匹配测试方法预测初始稀疏度,并通过迭代估计偏心和噪声的能量自适应地确定最优稀疏度,对偏心信号进行去噪。最后重构偏心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辨识各机架的轧辊偏心状态。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本方法比小波分析方法对早期偏心故障有更好的诊断效果,诊断结果为监控轧辊工作状态、优化换辊周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轧辊偏心是高精度冷轧机厚度控制不能忽视的问题。带钢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带钢原料性质、处理量变化等也会导致过程模型发生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进行偏心补偿,鲁棒PID控制器对模型不确定性不敏感的带钢厚度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和抗扰性能,表明这种混合控制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小波分析的数学原理及小波分析在轧辊偏心补偿控制中的应用。从各种随机噪声的轧制力信号这一复杂高频干扰周期波中分离出偏心信号,控制轧机在压下系统实现对偏心的补偿,以提高热轧带钢的厚度精度。还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构成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吴德振 《武钢技术》2002,40(4):54-58
1 前 言VAI的热带钢轧机轧制和冷却过程的控制和最优化概念建筑在数理模拟及人工智能组件上。通过根据过程数据的测量和动态循环计算全面修正模型参数来改进实际轧制设定值。轧制过程是由轧制策略决定的 ,轧制策略控制带钢厚度和温度以及考虑了轧辊热膨胀、轧辊磨损、轧辊弯曲、轧辊偏心和轧辊外形的作用的带钢断面形状和平直度。带钢硬度用在线回归分析法来修正。它依据的化学分析、温度和收缩由神经元网络法导出。此外 ,微观结构作用的模拟提供包括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在内的各种带钢参数方面的解释。2 自动化是满足质量要求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板带轧制生产中,重要的新技术和研究项目之一,是控制和改善板带钢形状(平直度)和横向厚度差,并使之与纵向厚度自动控制系统(AGC)联结在一起,进行综合自动控制,以得到高质量的板带钢成品,相应地提高产量。而在板带轧机上安装的液压弯辊系统就是有效实现这种控制的新装置。影响板带钢形状和厚度差的主要因素是:轧辊的弹性弯曲(即挠度)、轧辊压扁的不均匀分布、轧辊的不均匀热膨胀和磨损以  相似文献   

8.
随着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带钢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轧后带钢表面水印则成为产线经济效益提升的制约。本文从热轧原料、轧辊表面质量、辊缝润滑、乳化液浓度、轧制策略、压下分配等工艺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邯钢2 180 mm酸轧机组带钢表面水印的形成原因,认为水印缺陷主要由带钢表面粗糙度均匀性太差、轧辊粗糙度在带钢表面不均匀复制所致。通过降低轧辊表面粗糙度,提升轧辊粗糙度RPC,降低F5机架压下率,提升末机架乳化液浓度,加强轧辊喷嘴检查,提高原料表面质量等措施,轧后带钢表面水印缺陷得到有效控制,为后序生产汽车外板创造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莉  张立静  郑泽华 《有色设备》2007,(1):11-13,19
分析轧辊偏心对板带材厚度的影响,深入研究唐钢1650mm可逆式冷轧机的轧辊偏心补偿方案,由于通过数字程序直接实现,避免了传统偏心补偿方案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分析轧辊偏心对板带材厚度的影响,深入研究唐钢1650mm可逆式冷轧机的轧辊偏心补偿方案,由于通过数字程序直接实现,避免了传统的偏心补偿方案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边海涛  杨荃  钟恬  郭立伟 《钢铁》2007,42(11):42-44,60
轧辊偏心是影响轧制过程中带材厚度精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轧辊的偏心补偿控制一直是冷轧板厚度控制系统AGC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轧辊偏心对带材厚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轧辊偏心补偿控制方式,并应用于河北中钢五机架冷连轧的生产现场,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厚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2.
 汉宁窗采样快速傅立叶变换比值算法,可用于带钢厚度偏差的诊断,也可用于板带材的轧辊偏心控制补偿。它在非整周期截断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由泄漏效应和栅栏效应产生的估算误差。与直接FFT和一般的FFT改进算法相比,具有算法公式简单明了,算法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数字仿真和某中厚板厂的现场数据分析,证明了这种算法的准确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曹小军  卢红梅 《山西冶金》2007,30(5):15-17,34
轧辊热凸度直接影响着热轧带钢的板形质量,而轧辊冷却水系统和轧制计划都与轧辊热凸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着重分析实际生产中常见的一些轧辊热凸度曲线以及这些曲线产生的原因,对生产控制过程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冷轧生产中带钢毛化质量问题,开展轧辊激光毛化工艺研究,毛化后采取镀铬工艺,减少或消除了带钢表面条纹状色差缺陷、亮线缺陷、粗糙度不均匀和过钢量偏低等问题,进而提高轧辊毛化质量、降低轧辊消耗、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开发冷轧高档次产品。  相似文献   

15.
可逆冷带轧机偏心的影响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冷带轧机中轧辊偏心的起因 ,深入分析了偏心对带材厚度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将轧辊等效 ,然后作N次等分的轧辊偏心检测方法 ,并应用最小二乘方法计算轧辊偏心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马钢CSP轧机工作辊不均匀磨损严重影响了带钢板形的问题,对CSP轧机F3~F4的磨损辊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使用高速钢轧辊的必要性。针对高速钢轧辊的使用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通过分析现场的生产数据如轧制力、轧辊温度及轧辊表面氧化膜,制定了马钢CSP投入高速钢轧辊的使用工艺,并实现了该工艺条件下的长期稳定使用,通过现场实绩表明,使用高速钢轧辊大大改善了工作辊在线不均匀磨损,提高了热轧带钢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冷轧带卷的凸棱缺陷,对冷轧生产工艺进行适当调整,未能完全消除;而同期热轧带钢表面出现了亮带,经过跟踪与测量,确定热轧卷亮带位置与冷轧卷凸棱位置有对应关系,并提出亮带的实质是轧辊的猫耳状不均匀磨损导致在带钢厚度方向上形成的局部高点。通过优化热轧轧辊辊型和其他工艺制度,成功地解决了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热轧带钢亮带问题,同时避免冷轧带钢凸棱缺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带钢热连轧技术的发展,对轧辊的强韧性、耐磨性、耐表面粗糙性和耐热裂性邮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国外开发了高速钢轧辊并应用于带钢热连轧机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对加速我国高速钢轧辊开发,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哲英  王君  马明旭  王哲锋  刘相华 《钢铁》2005,40(8):56-59,69
针对目前冷轧生产中因轧辊偏心引起带材厚度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轧辊偏心信号频谱分析精度的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伪点剔除技术、抗混滤波技术和平滑趋势技术对原始轧辊偏心信号进行预处理,再使用改进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析,其频谱分辨率明显提高。现场测试表明,经该方法分析ABB压头采集到的轧辊偏心信号,其频谱分辨精度明显高于以往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的分辨精度,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轧辊偏心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热宽带钢轧机中,用于控制轧制和冷却过程并使之最佳化的AVI设计方案是建立在采用数学模型准确地模拟物理过程及人工智能基础之上的。为了改善轧机的预调整,使用了动态过程模型,以及根据实践掌握的过程参数、对模型参数具有连续的适应性。评估轧机调整的最佳化主要取决于达到带钢厚度、带钢温度、带钢外形和带钢平直度等目标值的轧制策略,其中,也要考究到轧辊热凸度,轧辊磨损、轧辊弯曲和轧辊外形等影响。材料硬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