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聚酯产业链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中国聚酯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认为中国聚酯产业链发展面临较好的历史机遇。分析了中国石化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强化一体化是中国石化聚酯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石化也具有发展聚酯产业链的有利条件。建议中国石化强化一体化优势,抓住机遇,率先发展,提高中国石化聚酯产业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聚酯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聚酯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重点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国内PTA产业供需及盈利情况,对十二五期间国内PTA产业的供需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PTA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聚酯涤纶作为纺织最为重要的基础原料,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趋势成为行业密切关注的问题。“2012中国(涪陵)聚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及产业转移论坛”日前在重庆市涪陵区召开,聚酯化纤产业链上的企业代表参会达150人之多,这样的未雨绸缪不仅仅体现了决策者前瞻的思维,更是企业忧患意识的作用使然。  相似文献   

4.
在近两年全球油价不断创历史新高,石化业景气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作为石油石化产业链下游的聚酯业的日子却每况愈下,不断滑向低谷。如今,聚酯产品供应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效益低下,聚酯业的景气低谷特征越来越明显。聚酯业何时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迎来复苏,是业内外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1月9~11日,由中纤网(WWW.CCFEI.COM)与海外信息合作方TECNON携手打造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聚酯论坛将在上海明悦大酒店召开。本届聚酯论坛作为总结2011年,展望2012年的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标志性年度大会将集中讨论当前产业链的诸多热点:PTA在2011年完成了去"暴利"的过程,未来几年新扩建的装置会不会对现有PTA市场的供需格局造成根本性的改变?聚酯市场的话语权将会花落谁家?产业链的利润归属将会是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未来  相似文献   

6.
蔡雨龙 《中国石化》2004,(11):20-21
目前国内聚酯企业陷入了全面亏损的困境,大聚酯生产企业装置开工率约在70%左右,小聚酯的开工率只有10%左右。预计我国聚酯行业在短期内仍将延续亏损状况,有的企业会退出该行业,最后达到供需基本平衡,实现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酯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其中短流程的合成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适合产业链环保、安全和节能的回收再生、生物资源利用等的新产品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聚酯纤维应更注重适合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的开发。与世界聚酯产品结构相比,应注重聚酯在非纤市场开拓,形成聚酯生产业、应用加工业与科研院校相结合,经济利益共享和共负社会责任的市场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市场     
眼下离春节只剩约一周的时间了,聚酯产业链已步入淡季,商家普遍认为节前的化纤原料市场不会再有什么作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受上游聚酯原料中间商利用合同价及下游聚酯厂家心理,炮制出现货紧缺假象,从而将行情捧高,再加上近日一些下游织造企业开始春节前的建仓补货,提高了对原料的需求的共同作用,上周(1月19-25日),聚酯产业链走出了全面上扬的行情。不过,在目前下游需求没有实质性扩大的情况下,这种喜人的景象只会给涤纶长短丝企业带来更多亏损,估计反弹行情也不可能持续多久,希望原料商见好就收,若要期待市场行情出现大的转变恐怕只能等到…  相似文献   

9.
PX作为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全球约90%以上的PX用于生产PTA, PTA作为聚酯行业的龙头原料,在其原料中占比达8成。而聚酯行业与国民生活"吃、穿、住、行"密切相关。换而言之,PX→PTA→聚酯是一条关系到民生经济繁荣稳定的产业链。在我国,由于PX化工企业受制于国家政策、资金规模、行业审核、民间压力等因素影响,准入门槛较高,整体发展较为缓慢,从而导致国内PX自给率严重不足,超6成的PX缺口量需通过进口资源予以补充。一方面导致我国每年高达百亿美元的外汇流出,严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稳健发展;另一方面PX环节停留了产业链的大量利润,导致利润无法正常向产业链终端传导,严重影响了整体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直接影响到民生稳定问题。文章旨在梳理PX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PX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打破PX行业现有困境,构建PX产业良性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11,(12):59-61
在经历去年以来的非典型井喷行情之后,中国聚酯产业和其他纺织品类一样进入了普遍的挣扎期:现实及潜在的巨大产能和令人失望的需求将产业链推入矛盾境地,不容乐观的宏观环境加剧产业"沉沦"之忧。然而,问题的摆出并非目的所在,探讨突破之道才是人心所向。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聚酯论坛"就是在深刻关心聚酯产业现状及趋势的同时,更深层次对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为产业发展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PX(对二甲苯)产能增长一直比较缓慢,远低于下游PTA(对苯二甲酸)产能年均增速,随着2012年我国大量PTA新增产能投放后,处于中间环节的PTA产业面临的成本和需求压力相对更大.而PTA需求依然疲软,PX-PTA-PET(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产业链环环相扣。土下游产能释放不同步.导致聚酯产业链产能失衡问题严重。2013年我国聚酯行业整体亏损还将延续,新产能释放加剧市场供大于求格局,2013年初主要下游的平淡表现奠定聚酯切片未来需求易减难增基调,聚酯下半年需求或将继续维持一种偏淡局面.聚酯作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正处于调整转型的道路起端点之上,转型之路尤为严峻、  相似文献   

12.
恒力的成长,来自勇做一流的梦想。从做苏州一流、全国一流到做全世界一流、纺织业的一流到做石化、聚酯、化纤、织造全产业链的一流。  相似文献   

13.
已经实现产业化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功能性聚酯纤维包括染色改性、阻燃、抗菌防臭、吸湿排汗及防紫外线纤维等.聚酯功能纤维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聚酯改性技术成为发展的主流;聚酯纤维以及后加工产业链的整体成本、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的降低,聚酯材料的回收再生和环境友好成为业界的共识;聚酯纤维在功能性应用领域取代或部分取代其他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速度加快;生物资源取代矿物资源生产聚酯纤维的产业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4.
纺企走过的"十一五"李水荣:荣盛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20多万元启动资金创业,到已经有了从纺织、聚酯,做到PTA的产业链。如今有房地产、煤化工厂等其他产业。第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纺织》2011,(11):158-158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化纤纺织行业在经历了去年的大获丰收后,开始面临各项全新的、棘手的、现实的挑战。全球金融市场形式复杂多变,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振荡,流动性过剩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又对商品市场带来了诸多影响。鉴于此,在年末收官之时,中纤网CCFEI与海外信息合作方TECNON携手,共同打造第八届中国国际聚酯论坛。本会议是中国聚酯产业链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峰会,现已成功举办七届,获得了海内外业内人士的~致好评。  相似文献   

16.
全球约有1万家印刷厂在使用聚酯版,德国约有600家,主要用在B3尺寸(36cm×52cm)范围。自drupa2004展览会以来,善于创新的印刷厂也使用B2尺寸(52cm×74cm)聚酯版。但仍以常用的B3小尺寸为主,大多数小企业多采用这种印版。在德国,近8500家10人以下的印刷厂主要在这种小尺寸范围内经营,600家用户确实不算多,仅占7%。而小尺寸范围铝版CTP系统制造商的销售比例也不高。因此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铝版CTP系统的数字能否赶上聚酯版CTP系统的数字?印刷者对聚酯版下意识地反感,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经过对两种版的质量以及经济性进行试验和对比之后,…  相似文献   

17.
他打造了全国惟一的橡胶轮胎产业链。他创造了营业额4年增长4倍的企业发展速度。他赞助了中国第一支美女赛车队,他让中国第一个轮胎人——利奥第一次代表民族品牌轮胎和米其林轮胎人共同出现在赛车场上。他擅长在困境中发现并把握机会。他似乎有着险地生存、愈挫愈勇的神奇。他就是人称"橡胶王子"的王锋——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全球经济,聚酯产业链也遭受沉重打击,涤纶长丝价格也深跌至历史低位。2009年,随着国际油价的反弹,全年涤纶长丝行情也上演了一幕退一进二的上涨大戏。以150D/48F半光POY长丝为例,市场主流价格从6600元/吨上涨至11100元/吨。  相似文献   

19.
力宝龙(LIBOLON)——力丽集团纺织事业群旗下的力丽企业与力鹏企业于2007年共同整合聚酯及尼龙两大领域事业的自创品牌,也是亚洲地区横跨尼龙、聚酯领域,从母粒到布料上下游产业链完整,提供聚合、纺丝、织布、染整及后加工等全方位服务的品牌.力宝龙拥有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拥有可大量或弹性生产的优势以及四十余年的技术经验,可提供完整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近年来更致力追求绿色可持续性.深耕技术、扎根台湾,力宝龙不仅要做台湾纺织产业的代言人,更要做世界优秀企业公民,持续追求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近日,辽阳石化公司成功研制出以纳米熔胶为添加剂的高阻隔聚酯专用料。高阻隔聚酯专用料是采用纳米复合方法,在聚酯合成过程中加入经高分子改性的纳米溶胶,使其均匀分散在聚酯高分子链问,有效阻隔气体渗透,制得的高阻隔聚酯阻隔性能突出,是普通聚酯阻隔性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