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三峡大坝14号坝段坝体应力应变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峡左岸大坝应力应变的工作性态及变化趋势,选择大坝的14号关键坝段对坝体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坝体应力应变在设计的混凝土标号的抗压、抗拉强度范围内,其分布及变化符合重力坝一般规律,工作性态正常;预测数学模型的定量分解结果认为,影响坝体垂直向应变的主要因素是坝体自重,其次是水位,时效及温度对坝体影响较小.水库蓄水抬高到155.5m,175 m时,预测坝体应力应变均在设计的混凝土标号的抗压、抗拉强度范围内,工作性态正常.  相似文献   

2.
大坝工作性态评估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云模型理论探讨了大坝工作性态评价的新模型,从变形性态、渗流性态及环境因素3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大坝工作性态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依据大坝工作性态评价因子分类标准,计算各评价因子隶属于不同大坝工作性态等级的云数字特征,并结合评价因子权重和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得到待评样本的综合确定度,以确定大坝安全级别。实例应用结果及与其它评价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大坝工作性态分类是有效可行的,且具有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也为其他类似问题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坝变位是大坝观测的主要物理量,也是评估大坝工作性态、监控其安全运行的主要物理指标量之一。大坝变位观测具有较高精度,易随时掌握大坝性态变化规律。但目前国内外重力坝规范中尚未具体规定大坝病态变位阀值,只规定了坝体材料允许应力,这就需要建立大坝变  相似文献   

4.
模糊可拓模型在坝体变形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坝体各种变形实测资料,构造了坝体变形综合评价的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结合变形监控模型,实现了坝体多种变形量的集成描述,建立了大坝变形性态综合评估的模糊可拓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分析结果综合反映了坝体各种变形监测量的变化性态,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将大坝视为灰色系统,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可用于分析大坝结构性态的灰色过程模型,并以新安江大坝13号坝段为例具体应用,建立以沿坝顶上下游方向位移、沿坝轴线方向位移和坝踵处正应力为状态变量的灰色过程模型,得到了一些坝体结构性态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分析监测序列的波动特征进而识别大坝整体性态演变规律,将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MF-DFA)方法应用到大坝监测序列分析,并以一混凝土坝垂线监测序列为例,通过单个测点、环境量的长程相关性和多重分形特征分析及3个不同坝段测点比较,结果表明:坝体变形序列具有较强的多重分形特征,大波动受温度和库水位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小波动则受水位的频繁涨落控制;同时,溢流坝段和挡水坝段又因其环境荷载条件和工作机理不同波动特征略有差异;总体看,变形序列受环境量控制,大坝整体性态正常。实例分析结果表明MF-DFA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层面评价大坝的工作性态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碾压混凝土坝逐层振捣碾压形成的诸多施工层面是坝体的薄弱环节,注定其结构特性较常态混凝土坝更为复杂,依托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大坝结构运行性态是保障碾压混凝土坝安全运行与服役寿命的重要技术手段.文中在概括碾压混凝土坝结构宏细观力学行为、多场耦合数值仿真分析与变形监控模型等方面所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碾压混凝土坝工作性态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碾压混凝土坝服役性态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亟待发展和完善的研究领域,以期进一步完善碾压混凝土坝安全监控理论体系,为碾压混凝土坝安全运行与健康服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拱坝是整体性结构,但在施工建造时需分段浇筑,设横向收缩缝。同时,根据大坝浇筑情况坝前蓄水也要分期进行,本文以拉西瓦拱坝为例,研究了分期施工、分期蓄水以及坝体横缝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闽江水口水电站19号坝段实测数据为依据,建立灰色回归-时序组合模型以诊断观测异常值.处理后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能合理反映水口电站大坝的工作性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坝工观测量的因变量(如位移、扬压力、应力等)与各自变量(如温度、水位、时效等)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序化、量化分析来了解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灰色GM模型建立坝工观测量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数学解释模型来对坝的运行性态作合理的评估;利用灰色预测对坝工观测物理量未来时刻的变化值进行预测以监控大坝的安全性态。文章详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在水工观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井对其应用时的检验标准及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龙羊峡水电站右岸坝基超深强透水贯穿性F120断层和A2岩脉(以下简称F120+A2断层)延伸至基础底部深达数公里,贯穿坝体的上下游,透水性强。为了研究库水位达到正常蓄水位或高水位作用时间较长时,F120+A2断层部位岩体渗流特性,评价对大坝安全的影响程度,黄河公司结合龙羊峡重力拱坝工程,利用大坝原型监测资料和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拱坝超深强透水贯穿性断层岩体的蠕变分析模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对拱坝超深强透水贯穿性断层渗流性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龙羊峡大坝右岸坝基F120+A2断层渗流和变形性态变化尚属正常,其变化对大坝的工作性态尚未有明显的影响,就目前F120+A2断层的工作状态,尚不需要采取进一步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阐明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大坝运行期安全主要因子的方法,并对不同样本进行关联度计算,证明灰色关联分析中,真正唯一反映因子之间关联度大小的是关联度的排列顺序,即关联序,该方法可在大坝观测数据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坝裂缝及接缝监测对于了解坝的工作性态和整体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大坝安全的影响,以便必要时进行有效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与此有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张峰水库黏土料心墙堆石坝在初期蓄水后,上游坝壳及心墙受到上游库水和湿化作用产生了变形,同时,坝体的浸润面也将逐渐形成,对大坝初蓄期进行渗流和变形观测是保证大坝安全和验证坝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坝高72.2m的张峰水库黏土斜心墙堆石坝初蓄期坝体变形和渗压等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大坝初蓄期监测资料分析总结的方法,证明大坝目前工作性态总体正常,可以进一步蓄水,分析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丰满大坝多年变形、渗流监测成果及坝体结构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了丰满大坝的工作性态,结论认为,丰满大坝存在一些严重先天缺陷,又长期在冻融、冻胀、溶蚀等不利环境下工作,安全耐久性出现不少问题.经过几十年不断地维修加固,特别是近年的系统加固工作,大坝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老化进程已经减缓.监测成果表明,近年大坝变形、渗流变化规律正常,数值比前期明显减少.大坝实际工作性态是安全正常的.  相似文献   

16.
大坝裂缝及接缝监测对于了解坝的工作性态和整体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大坝安全的影响,以便必要时进行有效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与此有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表征混凝土坝服役性态变化的监测效应量,其变化客观反映了大坝的工作性态变化,为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需对相应的监测效应量拟定安全监控指标,传统的方法在假定一定失效概率的前提下拟定监控指标,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经对传统方法不足的分析,基于典型小概率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提出了混凝土坝服役性态评价等级属性不等区间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最大熵原理,构建反映混凝土坝服役性态变化的监测效应量概率密度函数,提出拟定对应大坝服役性态评价不同等级属性的监测效应量安全监控指标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高坝增设聚氨酯保温层后的服役性能是大坝安全监控领域的研究重点。为研究聚氨酯保温层对重力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在响洪甸大坝上布置了监测设备,对比分析了响洪甸大坝增设聚氨酯保温层前后的坝体温度和坝体变形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增设聚氨酯保温层后,坝体温度与坝顶垂直位移最大变幅、最大年变幅与最小年变幅均明显减小,其中坝体温度最大变幅消减率超过50%,坝顶垂直位移最大变幅消减率超过35%。综上,聚氨酯保温层能有效降低坝体温度变化幅度和坝体变形程度,改善坝体应力状态和大坝沉陷状态,提高大坝服役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大坝渗漏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渗漏是水库大坝主要病害形式之一,进行大坝渗漏分析预测对了解大坝渗流性态和提高工程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坝体内部渗漏表现出的灰色甚至黑色特征增加了渗流性态的分析难度,基于常规的最小二乘法无法解决渗漏变量间多重共线、样本较少等问题。针对此类分析的难点,本文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依据监测数据建立了渗流统计回归模型,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与渗漏量的关联程度。采用该模型对吉林台面板堆石坝工程运行条件下渗漏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大坝运行中,各种条件均有可能发生变化,为能对土坝工程渗流性态进行安全评价,以月塘水库大坝为例,运用平面有限元软件分析大坝各工况下的渗流性态,计算得到大坝的渗流场,现状坝体水力坡降明显偏大,存在渗流安全问题,为此提出防渗加固措施,并分析加固后大坝的渗流性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泥搅拌桩垂直防渗墙对大坝进行加固后,大坝渗流性态明显改善,可保证大坝在各工况下渗流稳定。有限元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反映土坝渗流性态,为大坝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