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南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工作场所X射线防护情况及问题, 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方法按照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方案和放射卫生相关标准要求, 选取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工作场所的防护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1年, 共检测南疆4个地区15家放射诊疗机构, 开展工作场所防护检测84次, 合格率98.8%, 与内地包括东中部地区一致。结论对于南疆地区放射诊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现状, 建议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监督管理工作, 提高新疆地区本地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技术队伍检测能力, 提高南疆地区放射卫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放射诊疗机构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和CT诊断的总人次,研究黑龙江省放射诊疗检查频度和诊断受检者的分布特点,统计全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方法 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文件形式,向黑龙江省所有放射诊断机构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结合现场抽样调查,收集并汇总全省2016年常规X射线诊断(不含介入放射学)、CT诊断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人次。将调查结果参照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数,获取黑龙江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结果。结果 共调查1 645家医用辐射机构,其中三级医院81家,二级医院359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808家,私人口腔诊所397家。这些医疗机构共进行常规X射线诊断7 706 050人次,CT诊断7 063 734人次。常规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200.9人次/千人口,CT诊断应用频度为184.1人次/千人口,总频度范围为98.0~274.7人次/千人口。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诊断频度是民营医疗机构的7.47倍。结论 黑龙江省放射诊断总人次分布中三级医院占据50%,而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只占13%。同时,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虽然在同一量级,但公立医院的放射诊断总人次是民营医院的7倍以上。黑龙江省2016年常规X射线诊断和CT诊断应用频度与江苏省2015年调查结果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天津市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基本情况,探讨设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天津市111家医疗机构中的401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X射线多功能剂量仪等设备,按卫生行业标准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状态检测与评价。结果 401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初检合格率为90.0%,X射线摄影机的初检合格率低于X射线透视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机(CT机)(χ2=9.203、3.383、5.754,P<0.05)。摄影机中合格率最低的为屏片X射线机,其次为乳腺X射线机和数字X射线摄影机(DR),主要不合格指标分别为输出量重复性、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和极限空间分辨力。X射线摄影机中无基线值占比最高的是DR。X射线摄影机不满足检测条件占比高于X射线透视机(χ2=8.216,P<0.05)。摄影机中屏片X射线机不满足检测条件的占比最高,其次为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此项研究401台设备中,私立医疗机构的初检合格率与公立医疗机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设备的初检合格率低于进口设备(χ2=4.576,P<0.05)。结论 天津市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应重视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含有不合格项目、无基线值和不满足检测条件设备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上海市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装置使用情况与设备性能质量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合理选择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装置提供参考。 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X射线检测仪和乳腺成像性能检测模体,对上海市53台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装置的9项技术指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将两类数字化乳腺X射线机——计算机X射线摄影装置(CR)与数字X射线摄影装置(DR)的性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分析两类乳腺机各项性能指标合格率差异的基础上,对两类乳腺机的乳腺平均剂量与图像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结果 两类乳腺X射线机的合格率及乳腺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模体影像,两类设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R乳腺机的图像质量优于CR乳腺机。 结论 应加强对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装置的日常检测,从辐射防护最优化角度推荐选择DR乳腺机代替CR乳腺机开展数字化乳腺摄影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设备基本情况和X射线诊断频度现状,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工作方案,放射诊疗机构在"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填报相关调查表,再将汇总后的X射线诊断人次数除以2019年底南京市常住人口数,获得南京市X射线诊断频度。结果 南京市拥有各级放射诊断机构347家,其中三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52家,一级医院159家,未定级医院109家,放射工作人员3 270人,各类型X射线诊断设备1 285台,其中69.23%设备和44.57%的放射工作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全市各类X射线诊断设备中,X射线摄影(DR)机数量最多(37.59%),其次为牙科机(20.70%);全市X射线诊断总数8 563 487人次,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占55.28%,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占35.98%;南京市X射线诊断频度1 007.47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556.90人次/千人口,CT诊断频度362.46人次/千人口,其他诊断频度80.03人次/千人口,介入治疗频度8.08人次/千人口;X射线诊断检查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62.23%),城区高于郊区。结论 初步掌握了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基本情况和X射线诊断频度现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在放射工作人员配置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城区医疗资源优于郊区,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强宏观调控,以保障患者及受检者健康安全,减少公众集体剂量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天津市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0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8至10月期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监测对象所属行业类别、辐射源项的基本情况、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配置情况等方面,对天津市辖区35家非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 结果 此次调查涵盖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港口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11个行业。Ⅱ类射线装置91台、Ⅲ类84台。使用的放射源包括Ⅱ类53枚、Ⅲ类7枚、Ⅳ类88枚、Ⅴ类253枚;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4个、丙级2个。35家非医疗机构中的921名放射工作人员均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20 mSv;共配置个人防护用品274件,个人剂量报警仪194台,辐射剂量监测仪135台。在35家非医疗机构中,分别有29家(82.9%)开展了职业卫生评价和自主检测工作,34家(97.1%)开展了委托检测工作,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均为85.7%(30/35)。 结论 天津市35家非医疗机构总体上能认真对待本单位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为监管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和辐射剂量仪配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按照全国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及陕西省相关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共计58家。资料收集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这些机构的放射防护基本情况、放射诊疗设备、防护配套设备及使用情况、机房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机房防护监测由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科室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为96.6%,配备有专职的放射诊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9.6%,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为89.6%,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为85.7%,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率为74.3%,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为91.4%,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6.5%;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机房的最短边、机房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在机房通风(χ2=7.034,P<0.05)、有无杂物(χ2=29.075,P<0.05)、警示标识配备(χ2=23.156,P<0.05)、工作状态指示灯配备(χ2=23.478,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合格率为74.1%,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8,P<0.05)。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个人放射防护用品配置率及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率较低,放射工作场所的规范性较差,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医用诊断X射线机和CT机防护性能现状,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辐射水平,2007年我们对黑龙江省5个城市、2个国营农场分局和大兴安岭林区的101家医疗单位的CT机、X射线摄影机和X射线透视机的影像质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2020年放射诊疗资源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淮安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现状及医疗照射频度。方法 根据"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2020年监测数据,对淮安市放射诊疗机构的人员、设备、照射频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淮安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181家,其中三级医院7家(3.9%),二级医院24家(13.3%),一级医院126家(69.6%),未评级医院24家(13.3%);放射工作人员1 397人,其中男性948人(67.9%),女性449人(32.1%);放射诊疗设备459台,其中放射诊断设备420台,放疗设备13台,核医学设备4台,介入放射学设备22台;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平均数量相差较大,三级、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平均放射工作人员分别为80.1、20.9、2.2和2.0人,三级、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平均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分别为15.7、5.5、1.4、1.6台。淮安市2020年度X射线诊断频次2 903 246人次,放射治疗27 648人次,核医学8 078人次,介入放射学17 874人次。全市医疗照射频度为599.50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为334.59人次/千人口,CT为239.82人次/千人口,乳腺和牙科共计14.18人次/千人口,介入3.6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5.61人次/千人口,核医学1.69人次/千人口。结论 各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不平衡,需加强合理配置。二级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可能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加大放射卫生监督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医疗照射频度与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分析不同地区医疗照射频度差异及预测发展趋势,需建立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医疗照射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16年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应用频度。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以行政文件形式下发调查表格,了解河北省2016年医用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人次。将调查的各类型放射诊疗人次数除以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数,得出不同放射诊疗类型的应用频度。结果 2016年全省有放射诊疗机构2 951家,放射诊疗设备6 966台,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379.25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应用频度2.31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应用频度0.55例/千人口,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1.65人次/千人口。CT应用频度136.39人次/千人口,占全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的36.0%,年均增长率达12.4%。各地各类医疗照射应用频度中,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最高的石家庄是最低的衡水的11倍;三级医疗机构虽然只占机构总数的2.3%,但其开展25.5%的医用X射线诊断和35.3%的CT检查,开展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超过了全省的70%,临床核医学更是高达全省的97.7%。结论 初步掌握了河北省2016年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应用频度,医疗照射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增长趋势且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情况很不平衡,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医疗照射防护管理力度,合理应用各种放射诊疗,保护患者和受检者健康和安全,促进放射诊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辐射剂量水平及其分布状况, 以期更好地指导现场人员的防护并为放射性药物生产场所的屏蔽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以某医院安装的1台HM-20S型回旋加速器及其放射性药物生产场所为研究对象, 使用LiF(Mg, Cu, P)热释光剂量计、CR39中子剂量计、NH-1B中子剂量当量率仪和451B剂量巡测仪测量加速器室内中子和γ射线辐射剂量率, 并对室外关注点的辐射水平进行验证。 结果 在质子能量20 MeV、束流100 μA条件下, 回旋加速器自屏蔽体南侧表面中子最高剂量率为北侧表面的63倍、γ射线最高剂量率为北侧的6. 0倍; 机房南墙内表面中子和γ射线剂量率分别为北墙内表面的11倍和5. 3倍; 机房东墙内表面中子和γ射线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21 μSv/h和45 μSv/h, 西墙内表面中子和γ射线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34 μSv/h和69 μSv/h。 结论 回旋加速器室内辐射水平及其分布状况与束流方向和靶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实测值可用于指导场所的屏蔽设计和人员防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武汉市放射诊疗机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频度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照射防护策略及合理调配放射诊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通过"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收集2022年全市1 030家放射诊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和武警医院)填报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和诊断人次调查表,将调查的各类型X射线诊断人次数除以2021年底武汉市常住人口数,获得武汉市不同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结果 武汉市1 030家放射诊疗机构拥有各类型X射线诊断设备2 540台,放射工作人员7 062人,其中37.76%的设备和75.01%的放射工作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全市平均每百万人拥有186.10台X射线诊断设备,其中数字X射线摄影机(DR)48.65台/百万人最多,其次为口内牙科机31.21台/百万人;全市X射线诊断总数11 884 582人次,集中在X射线摄影与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检查,分别占43.61%与43.59%,频度分别为379.75人次/千人口与379.52人次/千人口;中心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优于远城区。结论 武汉市X射线诊断设备发展较快且仍有增长空间,诊断频度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中心城区与远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需统筹优化,医疗照射防护管理力度应不断加强,以促进区域间放射诊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患者及受检者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benefits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fluoroscopy-guided interventions and assess radiation exposures incurred with CT fluoroscopy.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6-month period of use of CT fluoroscopy to guide abdominal biopsy procedures and catheter drainage was analyzed. Efficacy measures and needle placement and procedure room tim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preceding 6 months during which conventional CT was used. CT fluoroscopic times and estimated radiation exposures were compared for two CT fluoroscopic methods.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biopsy procedures and the success rate for needle aspiration or catheter drainages for CT fluoroscopy--98%, 86%, and 100%, respectively--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conventional CT--95%, 80%, and 97%, respectively. Room time was not reduced significantly, but mean needle placement time for CT fluoroscopy (29 minutes; n = 9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for conventional CT (36 minutes; n = 93; P < .005). The mean patient dose index was 74 cGy. Limiting CT fluoroscopy to scanning the needle tip rather than scanning the entire needle pas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ose to the patient and the operator. CONCLUSION: Although CT fluoroscopy is a useful targeting technique, significant radiation exposures may result. Therefore, radiologists need to be aware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CT fluoroscopic guidance and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radiation expos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山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特征及重复检查情况,为正确引导合理实施各种医疗照射,提出策略和建议。方法:通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平台获取金山区医疗机构2017年的放射学影像检查个案数据,分析受检者的人群分布、检查类型、检查部位、诊断疾病等特征,并对其重复检查、检查结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金山区放射学影像检查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山东省X射线影像诊断应用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估算全省的X射线影像诊断的应用频度,为X射线装置的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典型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0个地级市的32家医疗机构作为样本医院,调查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及受检者的年龄、性别、检查类型和检查部位等信息,分析X射线应用项目的分布情况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估。结果 共有受检者14 694 085例,抽取的样本中男女比例并非完全均匀。共收集2016年的X射线影像诊断信息2 099 155条,常规X射线摄影应用频度最高,占59.49%;其次为CT检查,占28.34%;且两类检查的频度呈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在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和CT检查的总频度中,三级医院所占比例最高,达52.13%;二级医院较低,占30.09%;一级医院最低,为17.77%。常规X射线摄影中的胸部摄影占比最高,占32.79%;CT检查中的颅脑检查占比最高,为10.07%。透视检查、乳腺摄影和牙科摄影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一级医院主要以X射线摄影为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常规X射线诊断项目(包含常规X射线摄影、透视造影、牙科摄影和乳腺摄影)的应用频度与设备量、门急诊量、三级医院呈现正相关(t=4.334、3.615、2.339,P<0.05),CT检查与设备量和住院量呈现正相关(t=2.167、2.595,P<0.05)。通过估算,山东省常规X射线诊断和CT照射检查的检查频度分别491.17人次/千人口和258.17人次/千人口。结论 山东省X射线照射频度较"九五"期间显著增长,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疗照射防护,降低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