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来研究低剂量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将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培养24h和48h,共培养72h后获细胞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并与相同剂量下60Co γ射线的细胞效应对比。将实验结果进行回归方程拟合,得到HTO β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Y=(0.001±0.004)+(0.062±0.018)D+(0.053±0.010)D2(n=3,r2= 0.995,P<0.01);通过比较HTO与γ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可知,方程系数的主要区别在b值,提示在低剂量的情况下β射线诱发畸变的能力更强。将60Co γ射线作为参考可得HTO β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RBE)最大值出现在0.06 Gy,为2.17,RBE值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聚变堆氘氚燃料循环系统燃料气及工艺气等含氚混合气体中氚分压在线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氚衰变产生的β射线与材料相互作用发射的轫致X射线(BIX),利用轫致X射线的计数率与含氚气体氚分压的标定关系曲线,实现含氚气体中氚分压(活度浓度)的实时测量。该方法中的轫致X射线是通过β射线与表面喷金的铍窗材料作用而产生的,X射线的测量采用NaI(Tl)探测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轫致X射线计数率与氚分压的标定关系曲线,对于纯氚气体,氚压测量范围为1 Pa~10 kPa(氚活度浓度为1012~1015 Bq/m3)时,计数率(C)与氚压(p)的标定曲线为C=5.01×104(1-e-4.55×10-5p),其指数拟合相关系数为1.000 00。对于氚体积分数为1%的氚-氦混合气体,氚分压测量范围为1~100 Pa(氚活度浓度为1011~1014 Bq/m3)时,计数率与氚分压的标定曲线为C=5.24×102(1-e-4.69×10-3p),其指数拟合相关系数为0.998 60。对于氚体积分数为1%的氚 氢混合气体,氚分压测量范围为1~100 Pa(1011~1014 Bq/m3)时,计数率与氚分压的标定曲线为C=5.18×102(1-e-4.61×10-3p),其指数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 53。利用以上标定曲线,对任意氚分压的含氚混合气体进行验证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较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稳定性好,在氚测量技术中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C57BL/6J小鼠妊娠12.5 d和Wistar大鼠妊娠13.0 d时,单次腹腔注射氚水,活度分别为0、24.09×104、48.18×104和144.54×104 Bq/g,探讨低剂量氚照射对仔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1)出生前氚照射可导致出生后生长发育受阻,神经行为早期的兴奋状态转为后期的抑制状态,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明显下降;(2)大脑和小脑皮质厚度变薄,锥体细胞数减少,初级和次级树突数和比值明显减少,海马锥体细胞数减少以及脑神经元细胞缺失;(3)脑垂体生长抑素增高,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减少;(4)发育中的神经元表现出Ca2+电流降低,凋亡增加,DNA梯状图谱以及p53蛋白表达增高;(5)56项生物学指标中,45项致畸阈值在0.03~0.092 Gy范围内,11项致畸阈值在0.093~0.30 Gy范围内。结论认为,氚辐射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脑神经活性物质改变、海马神经元Ca2+电流幅度下降、脑细胞凋亡增加、p53蛋白表达异常等。  相似文献   

4.
氚水的致癌效应研究工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体外细胞转化实验,使CHL-1细胞受氚水照射24~96h,比活度为9.25×10~5~3.5×10~6Bq/ml,累积剂量为0.055~0.88Gy。并以~(137)Csγ射线为参考射线,以恶性转化率为终点求得氚水相对于γ射线的RBE值为1.6。第二部分观察了大鼠长期(1.5a)饮用氚水,其比活度为2.22×10~5,1.11×10~5Bq/ml,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结果表明,大剂量组的肿瘤总发病率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中的部分氚会通过废液和废气排放系统排放至工作环境中。本文报道某压水堆核电厂辐射控制区气态氚的监测结果:运行期间气态氚浓度范围为<LLD~9.21×102 Bq/m3;大修期间为<LLD~3.14×103 Bq/m3。监测结果显示,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初期工作环境中氚浓度较低,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无需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以及进行氚内照射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6.
人类所受辐射照射主要来源于天然辐射。本工作分析了长江沿岸部分NORM行业水中210Po的浓度。结果表明,燃煤电厂、水泥厂、钢铁厂、铁矿排出水口中210Po的活度浓度分别为(0.93~4.76)×10-3 Bq/L、(1.12±0.07)×10-2 Bq/L、(9.89±0.78)×10-3 Bq/L、(2.17±0.21)×10-3 Bq/L,均在长江水系210Po的波动范围之内。稀土加工排放的废水和雨水中210Po的活度浓度分别为(1.03~1.40)×10-1Bq/L、(3.05±0.04)×10-1Bq/L,比本底水平高两个数量级,需要引起特别关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第三代SiC半导体探测器具有体积小、响应时间快、中子/伽马(n/γ)甄别容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反应堆堆芯剂量监测。本文针对自研的第三代Si C半导体探测器,采用电子束蒸发真空镀膜的技术将中子转换层材料6LiF(6Li丰度为95%)喷镀到SiC基底上,厚度为25μm,实现了中子转换层厚度优化。利用241Am α放射源(活度9.37×103 Bq)开展α粒子响应信号幅度的测量,并在137Cs γ放射源(活度6.23×107 Bq)环境下开展γ射线的响应测试。另外,在标准辐射场系统中进行了SiC探测器的中子注量率响应线性度测量、γ剂量率响应线性度测量以及中子注量率响应线性标定。结果表明:该探测器在1×103~1×106 cm-2·s-1中子注量率范围内线性响应拟合R2=0.996 9,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n/γ剂量响应范围为0.005~20 Gy·h-1,可用于核电现场反应堆中子和γ剂量的实时、精...  相似文献   

8.
刘庆云  马国学  胡翔 《辐射防护》2020,40(5):408-413
本文基于本底水平较低的反宇宙射线γ谱仪,对其在水样品测量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中使用水标准源对反宇宙射线γ谱仪进行效率刻度,比较不同形状水样品探测效率差异,对采集的某水样品经蒸发浓缩后测量,比较反宇宙γ谱仪与其他γ谱仪测量水样品的探测限。结果γ射线能量E<130 keV时,反宇宙γ谱仪对马林杯($\phi$17 cm×17 cm)水样品的探测效率低于圆柱体($\phi$7.5 cm×7.0 cm)水样品,而E>130 keV时,马林杯水样品的探测效率明显大于圆柱体样品。反宇宙γ谱仪测量马林杯水样品的探测限比圆柱体水样品探测限低一个数量级。反宇宙γ谱仪对同一水样品的探测限比常规高纯锗谱仪低一个数量级,该反宇宙γ谱仪直接测量未经前处理马林杯水样品中核素144Ce、137Cs和60Co的探测限分别为3.07×10-2 Bq/L、3.67×10-3 Bq/L、3.70×10-3 Bq/L。结论是反宇宙射线γ谱仪可用于低水平放射性水样品测量,其优势在于减少前处理时间,缩短样品测量周期,大大降低探测限,提高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氚水的致癌效应研究工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体外细胞转化实验,使CHL-1细胞受氚水照射24~96h,比活度为9.25×10~5~3.5×10~6Bg/ml,累积剂量为0.055~0.88Gy。并以~(137)Cs γ射线为参考射线,以恶性转化率为终点求得氚水相对于γ射线的RBE值为1.6。第二部分观察了大鼠长期(1.5a)饮用氚水、其比活度为2.22×10~5,1.11×10~5Bq/ml,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结果表明,大剂量组的肿瘤总发病率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国内气载氚监测仪量值传递问题,建立了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经过实验测试,其重复性为0.97%,稳定性为1.1%,可提供的氚活度浓度范围为5.0×104~2.0×108 Bq·m-3,扩展不确定度Ur=4.6%~5.0%(k=2)。该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已被授权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可以承担国内氚监测仪的量值传递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5个不同省、市共28间居室的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采用就地γ谱仪Falcon 5000、连续测氡仪器RAD7和瞬时γ剂量率仪FHZ672E-10分别测量了居室墙体中226Ra、232Th、40K的活度浓度、室内222Rn浓度和γ剂量率。结果表明,24间煤渣砖居室墙体内226Ra、232Th、40K的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86±30)Bq/kg、(83±20)Bq/kg、(759±207)Bq/kg,4间红砖居室墙体测量数据均值分别为(51±6)Bq/kg、(54±5)Bq/kg、(632±59)Bq/kg;两类墙材室内222Rn浓度均值分别为(96±42)Bq/m3和(40±4)Bq/m3,γ剂量率均值分别为(133±25)nGy/h和(120±8)nGy/h。通过分析室内222Rn浓度及γ剂量率与墙体中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的关系,可知煤灰渣的综合利用,导致了室内的辐射水平升高;初步估算了所测实心煤灰渣和加气块或空心砌块墙材所建居室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范围分别为1.6~4.9 mSv/a和1.8~5.4 mSv/a。  相似文献   

12.
以核电厂燃料组件修复过程中单根燃料棒损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为分析对象,就放射性物质释放对组件修复的工作人员产生的累积有效剂量进行评估,对向环境释放的气态流出物的放射性总活度进行计算,并对气态流出物排放监测的影响开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根燃料棒损坏后,执行燃料组件修复的每位工作人员接受的累积有效剂量为12.2 mSv,低于GB 18871—2002规定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 mSv;向环境释放的气态流出物中惰性气体与碘的放射性总活度分别为3.51×1011 Bq和2.17×108 Bq,远小于GB 6249—2011规定的年排放控制值6.0×1014 Bq和2.0×1010 Bq。燃料棒损坏后40 min烟囱排气惰性气体测量仪的读数小于1.0×1011 Bq/h,核电厂无需进入应急待命状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推导与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相关的131I可测量,为131I生产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和制定相关作业的医学应急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规定的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以及《国际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为避免严重确定性效应和降低随机性效应而推荐的防护行动水平,推算单次吸入达到相应的甲状腺待积器官剂量时的实用量,包括工作场所浓度、甲状腺131I含量和尿碘日排量。当人员(不考虑个体防护)停留的工作场所131I化合物和131I蒸气浓度CA分别达2.1×104 Bq/m3和1.2×104 Bq/m3,或甲状腺131I含量M(t)达3.8×104 Bq,或尿131I日排量M(t)尿达4.5×101 Bq时,应该根据防护目的,结合职业人员接触时间、体力劳...  相似文献   

14.
氚水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恶性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淑爱  王蕙 《辐射防护》1992,12(3):196-200
本实验使用低浓度氚水(9.25×10~(?)-3.7×10~6Bq/mL)诱发中国仓鼠肺(CHL-1)细胞恶性转化,实验中作了不同时间的照射(24、48、72、96h),累积吸收剂量为0.055—0.88Gy。实验结果表明,氚水在此剂量范围引起该细胞的恶性转化率为3.28%—13.0%。实验中平行使用~(137)Csγ射线照射诱发该细胞恶性转化,剂量率为0.359Gy/d,照射时间与氚水组相同,累积吸收剂量为0.359—1.44Gy。γ射线在此剂量范围引起该细胞的恶性转化率为2.59%—13.4%。上述结果说明,两者的转化率与剂量相关。根据上述两种射线诱发 CHL-1细胞恶性转化率,求出氚水相对于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应(RBE)为1.6。实验中同时作了形态学观察和细胞移植于动物的实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转化了的细胞具有恶性细胞的形态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30 keV的He离子辐照Hastelloy N合金,辐照温度为500C,剂量分别为:1×1015、×1015、1×1016He+/cm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辐照后块体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辐照后的块体样品均观察到了表面起泡现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辐照后TEM样品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剂量(1×1015 He+/cm2)辐照的样品中出现了黑斑缺陷;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开始出现位错环及纳米级的氦泡,同时黑斑密度减少;当剂量增至1×1016He+/cm2,位错环以及氦泡的尺寸和密度明显增大,晶界处氦泡更加密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环境中水体、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铀同位素的ICP-MS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萃取色谱法的应用对环境样品中的铀进行了分离纯化,实现了对环境中含量较少的234U、235U的同时、快速测量;所得234U、235U、238U方法探测限对土壤及沉积物而言分别为0.7 mBq/g、0.002 mBq/g、0.04 mBq/g,在水体样品测量中相应分别为0.000 1 Bq/L、6×10-7 Bq/L、1×10-5 Bq/L。进一步利用该方法对IAEA-443、IAEA-447、NIST-4357三种参考物质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一致,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84.2%、93.4%、90.6%,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电离室测氚在氚工厂、核聚变实验堆、环境监测以及各种涉氚实验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PVT法配制一定氚活度浓度的含氚气体,利用自主研制的流气式丝壁电离室实验系统,进行电离室氚标定实验,通过正交实验验证影响因素,从而完成对电离室的刻度。结果表明,该类电离室测量稳定性优异,相对偏差均小于1%,压力影响线性相关性均约为1,记忆效应影响较小。电离室IC1、IC2、IC3刻度系数分别为1.35×1018、1.34×1018、1.33×1018。该电离室实验系统能够长期并在线实时准确测量氚,能很好地满足涉氚场所氚在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武永伟  曾志  马豪 《辐射防护》2018,38(3):197-204
利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低本底γ谱仪对北京地区近4年34组气溶胶样品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进行研究。发现气溶胶样品中含有238U、226Ra、210Pb、232Th、228Ra、 40K、7Be、137Cs,其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17.47 μBq·m-3、21.19 μBq·m-3、2.39 mBq·m-3、11.12 μBq·m-3、14.43 μBq·m-3、226.64 μBq·m-3、6.98 mBq·m-3、2.36 μBq·m-3,且均在本底范围之内。同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环境参数存在相关性,7Be、40K、137Cs、226Ra均与季节负相关,210Pb与季节正相关;40K与空气质量指数(AQI)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氚气标准源的活度浓度量值对于氚活度浓度监测与校准的溯源非常重要,对于氚气活度浓度的测量,通常采用长度补偿法,本研究基于内充气正比计数器测量氚活度浓度的方法,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评定结果。氚活度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本底与计数的统计涨落、体积测量、死时间修正、壁效应修正、以及测量重复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对于7×103 Bq/L的氚气标准源,其活度浓度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1.6%。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放射化学纯度,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的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5.85 g/L氯化钠溶液(加入0.65 mL正辛胺并用稀磷酸调pH至7.0)-乙腈(V∶V=20∶1)为流动相,串联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 nm)与放射性流量检测器,柱温为25 ℃,运行40 min,1.5 mL/min进行等度淋洗,可有效地将主峰碘[131I]化物与放射性化学杂质碘[131I]酸根进行分离,碘[131I]化物和碘[131I]酸根分别在0.19~92.50 GBq/L和0.15~4.81 GBq/L活度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和0.997,碘[131I]化物和碘[131I]酸根的检测限分别为3.21×10-2 GBq/L和4.74×10-2 GBq/L,定量限分别为9.63×10-2 GBq/L和7.91×10-2 GBq/L,回收率为70.0%~125.0%,耐用性和精密度良好。该法适用于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的放射化学纯度测定,为制定该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