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云金矿是辽东青城子矿田的一处大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碎屑岩中,受白云EW向断裂控制。构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总结找矿预测标志,有助于开展深部及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通过对白云金矿床不同中段微量元素与烃类组分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矿体周围的异常展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该矿床原生晕分带序列为:Hg、烃类(前缘晕)→As、Sb(矿头晕)→Au、Ag、Cu、Pb、Zn(近矿晕)→Co、Ni、Mo、Bi、Mn(尾晕)。研究表明,白云金矿床向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空间,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对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前河金矿床是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构造研究表明,该矿区经历了多期演化,形成近东西向、北东向、南北向等3个方向的构造,不同构造对矿体起着控制或破坏作用。F4断裂为近东西向构造的典型代表,为Ⅳ号矿带的容矿构造。通过对Ⅳ号矿带进行构造原生晕分析,认为头晕元素整体以中、内带异常为主,近矿晕元素以内带异常为主,尾晕元素分布差别较大,可能与元素变异系数变化较大有关。葚沟矿段00中段83勘探线深部、石家岭矿段260中段43勘探线—45勘探线深部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锡矿山锑矿飞水岩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概况,通过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对矿床地质体的空间展布、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剖析,进而指导深部找矿预测。分析表明,矿体受地层构造联合控矿,NNE向断裂带F75附近及下盘,矿床南倾伏端深部转折部位(背斜核部)及背斜西翼,是预测找矿靶区的有利地段。圈定找矿靶区两处。  相似文献   

4.
熊耳山矿集区地处秦岭造山带中东部,印支—燕山期地幔与地壳相互作用导致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从而形成区内分布众多的不同期次和规模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东草沟金银矿床是近年来在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金银矿床,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野外构造解析表明,东草沟金银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根据产状、运动学和变形特征,将矿区控矿断裂划分为构造破碎带(强构造变形带)和陡倾断裂。东草沟金银矿床构造与矿化时空关系研究表明:早、晚成矿阶段的控矿断裂特征明显不同。其中,早成矿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的控矿断裂为压性断层,显示出明显的韧—脆性变形特征,发育有S-C构造及构造片理化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SN向挤压;晚成矿阶段(燕山中晚期)的控矿断裂表现为张性断层和脆性变形特征,矿脉具有典型的扩张性充填脉的特征,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EW向引张。区内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是在近SN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多方向复共轭断层(conjugate-conjugate faults)系,及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复共轭断层系统的组合式样(assemblage patterns)控制着区内矿体空间展布及式样。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陡沟子金矿位于小兴安岭西段,成矿带属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塔溪CuZn-Au-Mo成矿亚带。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组合异常共圈定12处,其中16陡Ht-8号组合异常最具找矿意义。经过异常查证,初步圈定金工业品位矿体+低品位矿体宽度为19m,平均品位2.75g/t。对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及构造特征认为,该金矿(1)具有较好的金矿原生晕,附近土壤样品中Au和Ag元素,Pb和Zn元素,W和Mo、Bi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元素异常分带性较明显,金、银矿伴生以金矿为主,具有深部找矿意义;(2)区域上的格根敖包组变火山岩非成矿系统,矿体受近EW向断裂控制,断裂带附近的糜棱岩化流纹岩充当了容矿体,具有受早白垩期构造活动控制,形成于早白垩期的低温热液型成因;(3)矿体外围西部格根敖包组与侵入岩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接触带附近也具金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治岭头金矿床一直以金银品位高而闻名,是浙江省最大的金银矿床,矿区的金银矿体主要有Ⅳ、Ⅴ、Ⅵ共3条矿带十余条矿脉。F1断裂带至治岭头金开采以来多年一直被前人认为是导矿、阻矿、切矿构造的断裂带,直至在F1断裂带中发现了Ⅵ号矿带使得F1断裂带变为既是容矿构造又是破矿构造。F1断裂带在Ⅵ号矿带成矿前、成矿后多期活动,早期为矿液提供成矿有利部位,后期断裂活动错动矿体明显;在断裂舒缓波状弯曲、膨缩处、多期热液叠加处金银品位较高。  相似文献   

7.
夏甸—姜家窑测区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招平断裂带在该区段大致沿玲珑花岗岩与胶东群变质岩接触带展布,总体走向42°,倾向SE,倾角37°~52°。主要金矿体赋存于招平断裂带主裂面下盘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中。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面积约12.6 km2,采集样品352件,测试元素包括Au、Ag、Cu、Pb、Zn、As、Sb、Hg、Mo、Bi、Mn等19种。Au元素异常与Ag和As元素异常有普遍套合性,与Cu、Pb、Zn、Sb元素异常呈局部套合性。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测定针对深部矿体预测的构造地球化学标志Au-Ag-As,元素组合异常以及斜交参考因子得分Y(i,3)异常和Y(i,7)异常。在现采矿区深、边部所对应的地表区域圈定出深部隐伏矿体找矿靶位4处。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镍钴等战略金属的资源基地,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深部找矿遇到“瓶颈”,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地质勘查成果,通过建模软件分析各矿体和构造的变化规律,系统总结了主矿体的深部赋存特征;梳理了金川深部找矿的难点——深部断裂构造变化趋势与成矿作用关系不清,提出“研究矿体(富矿)深部延伸变化判断含矿岩浆侵位方向,预测岩浆通道位置;研究断裂构造和成矿作用关系,构造与物化探信息结合来预测潜在矿体位置”的找矿思路,提出“断裂构造是形成金川矿床重要因素,含矿岩浆在脉动型构造运动作用下上侵形成金川矿床,其附近出现花岗斑岩脉或辉绿岩脉,与深部隐伏富矿体或致密块状特富矿体密切相关”的科学认识。采用深部构造变化、矿体赋存规律及物探等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分析了金川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为下一步地质找矿设计和找矿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安金矿床位于哀牢山南段,金平—大坪Au-Pb-Zn化探异常中部。矿体受区域主断裂F5与分支断裂F6制约,控矿因素主要为构造、岩浆岩及地层等。通过与区域内成矿特征相似的典型金矿床进行对比,认为长安金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探矿潜力,经过钻探、坑探工程对深部具有较好探矿潜力的区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矿区深部发现蚀变辉绿岩型金矿体及蚀变碎屑岩型、砂屑白云岩型、构造角砾岩型铅锌银矿体,新增探明+控制+推断矿石量46.7万t、金金属量1 824 kg、平均金品位3.90×10-6,探矿效果较好,可为进一步探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15,(4):111-114
绿竹坪铅锌矿床是新近发现并探明的伴生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均产于断裂蚀变破碎带内,赋矿岩石绝大部分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及各种矿化岩脉。矿体呈陡倾斜透镜状,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一致,倾角68°~82°矿体受破碎带限制,厚度一般1.16~1.55 m,Pb+Zn品位2.61%~17.20%,矿床总体品位Pb+Zn5.02%;三个围岩蚀变带:内带为绢英岩化带;中带为硅化、绿泥石化带;外带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矿化主要产生于内带;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带:以内带的绢英岩化带和中带的硅化、绿泥石化带为主要标志;沿断裂破碎带侵入的石英二长岩脉是大部分富矿的直接围岩;断裂构造及其交汇、转弯部位或陡向深部变缓处是寻找铅锌富厚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1.
浅议焦家金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在焦家金矿田内,岩体的接触带控制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床的产出.断裂的产状变化、展布规律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主控矿断裂的控制,矿床表现有等间距性;受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表现有等间距性、斜列性、侧伏性、侧列性等规律.据此,推测焦家金矿田的北段和南段仍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在日沟铜铅多金属矿地表矿体均产于上三叠统陆相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火山构造控制明显,Cu、Mo、W、Sn、Pb、Zn、Ag等元素在平面上具明显的分带性,深部矿体在火山岩中、变质杂岩体中均有发育。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构造特征、岩浆活动、矿化蚀变等现象以及多年的找矿成果分析,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腊子沟金矿区位于牟平—乳山成矿带中段。本次完成了腊子沟金矿区地表约6 km~2及矿体纵投影剖面20线—123线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地表测量结果显示,Au异常高值点沿金牛山断裂呈串珠状展布,在金牛山断裂上盘发现一断续分布的Au异常带,As、Ag、Cu、Pb、Mo、Bi等元素异常与Au异常有显著套合性。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腊子沟金矿区隐伏矿体找矿的构造地球化学标志为Au-As元素组合异常及斜交参考因子得分Y(i,1)异常。根据地表与剖面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及找矿标志,圈定找矿靶区3处。  相似文献   

14.
刘小照 《黄金》2021,42(3):14-18
河南庄金矿床位于北秦岭构造带内,该构造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Ⅱ号矿体为河南庄金矿床的主要矿体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其深部找矿潜力,针对Ⅱ号矿体进行了原生晕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Ⅱ号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Pb-Zn-Au-Mo-Cu-Ag-As-Sb-Bi-W;前缘晕元素为As、Sb、Ag,近矿晕元素为Pb、Au、Zn、Cu,尾晕元素为Bi、Mo、W,元素分布较为混杂,呈现了明显的逆向分带特征,在矿体头部、中部、尾部均出现前缘晕和尾晕叠加现象,表明深部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通过钻探工程查证,在Ⅱ号矿体深部对应位置探获矿体,表明通过原生晕方法找矿是可行的,可为矿区深部及周边矿床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旁开门金(银)矿床处于爱辉-呼玛成矿带,矿床主体赋存于侏罗系甘河组火山岩中,矿体主要以脉状形式产出,受断裂控制。区内断裂按展布方向可划分为5组,即NEE、NNE、NNW、NWW及SN向;区内主要存在4个期次构造运动,从早到晚形成的先后顺序为NEE、NNE、NNW和NWW向构造。其中,NEE向构造具长期继承性活动特征,为燕山期火山多次喷发和深部含矿热液提供了良好的通道;N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着研究区内矿化带的分布;NNW向张扭性裂隙为成矿热液沉淀富集提供良好的容矿空间。  相似文献   

16.
金厂金矿床产于岩浆岩内部,主要的矿(脉)体类型有角砾岩型、岩浆穹隆裂控型,各类矿(脉)体在形态、产状、容矿构造特征、矿石类型、矿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区分特征。NE、NW、近EW、近SN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环状断裂、放射状裂隙和角砾岩构造是主要容矿构造。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断裂构造为NW向断裂和NE向断裂,相应的控制了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的侵入。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侵入时,在早期岩浆岩中的断裂交汇部位形成了侵入角砾岩型矿体,在断裂交汇与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部位形成了塌陷角砾岩型矿体;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穹隆构造控制了环状、放射状矿脉。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寻找穹隆构造南西部环状、放射状矿体,穹隆内部深部隐伏的环状、放射状矿体;燕山晚期侵入体接触带与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7.
大水金矿床位于大水金矿田的东侧,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通过实践总结了"两期三组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即早期的F4断裂(北西西向断裂)、与F4断裂同期相切的旋扭构造和晚期的放射状断裂共同构成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从而形成了2组容矿断裂(F4断裂与其同期相切的旋扭构造为一组容矿断裂;沿放射状断裂侵入的脉岩与围岩的接触断裂为另一组容矿断裂),矿体基本全部位于这2组容矿断裂内。依据构造控矿规律,对大水金矿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了Au20-1矿体,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晨明东山金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其中金矿与构造关系极为密切,钼矿(化)与蚀变作用发生在区域性大断裂构造之后,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与剪切带有关的矿床。从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构造特征分析,与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及脉岩有关,深部在脉岩厚度变大的部位有可能找到规模较大的矿体,矿体产状较为稳定,向深部具有一定的延深,说明矿体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庄子金矿1号脉矿床受大庄子断裂带控制,金矿体赋存在构造蚀变带内,矿体形态似厚层板状,沿走向呈脉状展布.矿石矿物具有多世代性,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经过对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和成矿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化探异常,总结出大庄子金矿床l号脉找矿标志,进而对深部探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0.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