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采用丁香酚直接乳化、微胶囊包覆、微胶囊复合银离子等实验方法整理了真丝织物.根据ISO 20743:2007E测定了真丝织物整理前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的抗菌性能.实验结果为:具有抗菌性能的丁香酚经壳聚糖包裹后其抗菌性能表现并不明显;在丁香酚质量分数0.5%和硝酸银添加量为0.10 g/L时,经10次洗涤后,微胶囊内含Ag+和外附Ag+真丝织物的抗菌性能基本相同,高于直接乳化的抗菌性能;而当洗涤20次以上时,内含Ag+的抗菌件能已远远强于外附Ag+真丝织物的抗菌性能.表明单纯依靠具有抗菌性能的丁香酚芳香原料不足以持久地赋予织物具有芳香和抗菌2种功能:向采用Ag+和芳香原料联合使用的微胶囊整理方法可以制备具有较长时间芳香和抗茼2种功能的纺织品.  相似文献   

2.
以壳聚糖和中草药黄芩甙提取物为整理剂对纯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浸轧法,利用单因素的分析方法,对不同质量浓度抗菌剂、不同焙烘温度、不同焙烘时间进行实验,并对整理后织物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抗菌效果较好,抗菌率在92%以上,水洗20次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仍在80%以上,并基本保留织物原有风格及服用性能.抗菌整理对白度和透气性影响不大.实验确定了最佳抗菌剂质量浓度为20~25 g/L,最佳焙烘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载银抗菌整理剂的改性及整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芳兰 《印染助剂》2007,24(10):33-35
对壳聚糖载银抗菌剂进行改性制备抗菌整理剂并对其在纺织品上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1227对壳聚糖载银抗菌剂进行改性来制备复合抗菌剂,然后通过浸-轧-烘方法制备抗菌织物,并采用抑菌圈法对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价.同时考察织物在经过银系列抗菌剂抗菌整理前后的变色情况.结果表明:织物经复合抗菌剂整理后,抑菌圈出现了双层,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同时织物的白度能保持在纺织品所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研究聚乳酸织物抗菌整理工艺。采用不同种类的固着剂及不同含量抗菌剂,分别对聚乳酸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在抗菌剂为0.5%,固着剂含量为30g/L的条件下,整理织物的抗菌效果及性能最好。认为:采用载银抗菌剂对聚乳酸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不同的抗菌剂即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当壳聚糖用量为0.7%(owf)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1%,同时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当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1%(owf)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8.7%,并且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水洗后,壳聚糖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性能下降,纳米二氧化钛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抗菌效果依然很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超声波处理后的粘胶纤维织物先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选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银离子制备抗菌剂,对粘胶布样做抗菌处理,然后通过性能测试选出壳聚糖和银离子合适的浓度范围。抗菌整理工艺选择二浸二轧法。选择壳聚糖浓度分别为0.4g/L、0.6g/L、0.8g/L,银离子浓度为0.4mg/L、0.6mg/L、0.8mg/L。再与3种p H值为5.5、6、6.5的样品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织物抑菌率、白度、断裂强力、透湿率、透气率等性能选择粘胶织物的最佳抗菌整理剂。  相似文献   

7.
棉针织物纳米银/壳聚糖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抗菌整理对棉针织物进行抗菌加工。结果表明,优化的抗菌整理工艺为:先进行纳米银抗菌整理,纳米银60μg/L,黏合剂PDA 10 g/L,分散剂LA 20 g/L,渗透剂T 6 g/L,50℃浸渍处理20 min;随后进行壳聚糖整理,其用量为20 g/L。采用纳米银和壳聚糖复合抗菌整理,降低了纳米银的流失,抑制了织物色变,提高了耐洗性,抗菌整理织物经50次水洗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赵雪 《纺织学报》2015,36(4):92-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壳聚糖胍亚硫酸盐和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壳聚糖胍盐酸盐抗菌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壳聚糖胍盐酸盐用于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通过研究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整理后羊毛织物抗菌效果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壳聚糖胍盐酸盐抗菌剂,整理剂在羊毛织物上的较佳整理工艺为壳聚糖胍盐质量浓度10 g/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9.
银系抗菌剂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安全环保,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在抗菌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整理之后的耐水洗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利用Ag+、β-环糊精对棉织物进行整理,使其具备抗菌性能的同时也改善其耐水洗性能.试验中探索了各项工艺参数,如Ag+浓度、β-环糊精浓度、焙烘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织物的各项指标如抑菌效果、耐洗性进行测试、分析,从而得到棉织物Ag+/β-环糊精抗菌整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中药材提取物WG-CT为天然抗菌剂、MHZ微胶囊为芳香整理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和芳香复合整理,研究了不同复合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芳香整理对织物的抗菌效果影响不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达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8%,数值略低。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抗菌整理工艺,采用中药材提取物WG-CT和KF-CT按2∶1的比例复配,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抗菌性,当抗菌剂按2∶1复配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进一步研究WG-CT和KF-CT复配抗菌剂和芳香整理的复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实验方案下能使织物保持抗菌性(抑菌率90%以上),当WG-CT和KF-CT以2∶1复配做抗菌剂,再经芳香整理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抗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飞宇  杨健  王平 《印染》2020,(2):13-17
真丝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易受日光及大气影响而产生黄变或脆损。采用壳寡糖、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及明胶对真丝进行抗老化整理,测试织物黄度、强力、抗氧化性和抗菌效果,优化提升真丝耐气候稳定性的整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增加,真丝黄变和强力损失增加;壳寡糖和壳聚糖季铵盐能提高织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优化后的整理工艺为:壳寡糖10 g/L、壳聚糖季铵盐5 g/L、明胶5 g/L,轧余率90%。经上述工艺整理后,真丝防泛黄效果较好,抑菌率为99.99%,紫外老化后强力损失较低(<15%)。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改性及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虹  赵涛 《纺织学报》2011,32(2):96-101
以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在其氨基上引入自制的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生成的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DCC)水溶性良好。将HDCC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交联得最终产物O-甲基丙烯酰胺-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NMA-HDCC),其可与纤维素纤维以共价键结合。抗菌实验研究表明,经壳聚糖、HDCC、NMA-HDCC处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都达到95%以上,带有长链烷基的HDCC抑菌率接近100%。水洗30次之后,经过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后的棉织物抗菌效果甚微,而NMA-HDCC处理后的棉织物抗菌性仍在85%以上。以抗菌耐久性为依据,得出NMA-HDCC对纯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质量浓度2 g/L,焙烘温度140 ℃,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13.
郑铮 《印染助剂》2021,(2):51-53,60
利用天然栀子黄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时间、栀子黄用量、pH和温度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并研究了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色牢度、防紫外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实现了棉织物纤维的阳离子化;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优化工艺:栀子黄用量8%,pH 5,60 min,40℃;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防紫外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晓菲  万爱兰 《纺织学报》2020,41(4):112-116
为得到导电性能优良的涤纶织物,在紫外线辐照下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银导电涤纶织物。探讨了AgNO3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吡咯/银(PPy/Ag)导电涤纶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低温真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20 W,处理时间为4 min,AgNO3浓度为0.4 mol/L,SDBS浓度为0.02 mol/L,PVP浓度为0.8 mol/L,反应时间为8 h时,所制得的导电涤纶织物表面方阻最小,为61.54 Ω/□,且表面具有1层连续的聚吡咯导电薄膜;导电涤纶织物表面存在纳米银颗粒,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带宽度均大于1 mm。  相似文献   

15.
李瑞萍  邢富强 《印染》2006,32(13):10-12
阐述了使壳聚糖产生抗菌性的三种工艺及将脱乙酰甲壳素季铵盐化的三种方法和抑菌机理,将季铵盐化的壳聚糖和BTCA混合整理在棉织物上,测试了壳聚糖整理对织物白度、撕破强力、抗菌性、尺寸稳定性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整理后织物的抑菌率达90%,且耐水洗,尺寸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贺元  黄劲旭  陈丽娜等 《印染》2014,40(1):44-47
采用AEM5700、AGP、自制纳米银抗菌剂、壳聚糖以及乙二醛5种抗菌剂分别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抑菌圈法)与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分别经自制纳米银抗菌剂和乙二醛整理的织物,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定性测试时出现了抑菌圈,其它3种试剂均没有产生抑菌圈。分别对AEM5700、AGP和壳聚糖整理织物进行定量测试,结果表明这3种都具有抗菌效果;其中AGP整理织物的抗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细菌减少率分别为99.6%和93.9%。测试结果证明,溶出型抗菌剂适合抑菌圈法测试,而非溶出型抗菌剂适合定量法检测。  相似文献   

17.
精纺呢绒的壳聚糖抗菌整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已被应用到织物的抗菌整理中.文章采用环保型化学物质--壳聚糖和柠檬酸,按轧-烘-焙工艺整理精纺呢绒,使其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分析了柠檬酸、壳聚糖、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抗菌整理的最佳工艺.整理后的精纺呢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性和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18.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g/L,次亚磷酸钠50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壳聚糖季铵盐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讨了改性处理对棉织物水性颜料墨水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后,棉纤维表面变得光滑,并形成一层薄膜;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可提高喷墨印花织物的K/S值,当壳聚糖季铵盐用量为0.8%时,K/S值由原先的3.20提高到4.87;喷墨印花的防渗化性能得到增强,印花清晰度提高,打印0.5 mm线条时,处理后织物经纬向的实际线宽清晰度分别提高16.5%和12.6%;改性后印花棉织物的弯曲刚度和弯曲滞后矩略有增加,织物手感略微变差。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持久抗菌的功能丝绸材料,采用硝酸、磷酸、亚硝酸钠体系将原料壳聚糖的C6位伯羟基选择性氧化为羧基制得水溶性氧化壳聚糖(OCS),使OCS的羧基与脱胶蚕丝织物(SFF)的氨基反应,得到氧化壳聚糖改性蚕丝织物(OCSMSF)。借助核磁共振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表征了OCS与OCSMSF的化学结构,测试了OCSMSF的力学、吸湿、抗菌等性能。结果表明:酰胺反应已将氧化壳聚糖分子化学键合在SFF中,OCS改性蚕丝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在优化反应参数条件下,OCS接枝蚕丝织物的质量增加率达到9.17%,OCSMSF的强力略有减小,而吸湿性提高42.92%,OCSMSF对测试细菌的抑菌率大于94%,且抗菌耐洗涤性好,同时OCSMSF对仙人掌黄酮提取物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