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中碳合金奥氏体内C—Me偏聚与异常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由固体和分子经验电子论提出的奥氏体内C-Me偏聚理论,利用奥氏体过冷分解转变的规律,通过控制冷却技术使中碳合金奥氏体发生异常分解。  相似文献   

2.
低碳马氏体形成时可能存在碳的扩散,使条间奥氏体富碳,以及受协作形变强化的力学稳保持至室温,形成淬火钢中马氏体条间的奥氏体,它对低碳马氏体的韧化起重要的作用。低碳马氏体形成时,碳的扩散并非必需过程;马氏体与基体间为平直界面,而贝氏体界面却存在巨型台阶;低碳马氏体也并不按贝氏体形式长大;证明低碳马氏体形成机制和贝氏体的不同。低温回火时,由于渗碳体自马氏体脱溶的形核(长大)驱动力较大,先由马氏体析出渗碳体;长时间回火时,由于条间奥氏体分解驱动力较大,又受到马氏体脱溶呈收缩的拉应力促使分解;提出回火马氏体致脆的机制为马氏体脱溶和奥氏体分解的互为关连的过程。应用低碳马氏体时须注意避免回火马氏体致脆及加强条间奥氏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中碳合金结构钢件的热变形(锻、轧)成形与锻后调质相结合的途径.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热变形得到形变(加工硬化态)奥氏体,或未形变奥氏体通过控制冷却均可使之发生异常分解,直接得到调质型组织,并达到传统调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钢的珠光体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珠光体转变得到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而且存在领先相.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钢中珠光体共析分解机制,否定了领先相的存在.认为,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以及所谓“相同沉淀”都是铁素体和碳化物两相的共析共生的分解过程,设计了新的转变模型.实验表明,珠光体分解在奥氏体晶界形核,铁素体和渗碳体具有位向关系.明确指出,钢中的珠光体和“相间沉淀”产物都是共析铁素体和共析碳化物构成的整合组织.  相似文献   

5.
奥氏体碳浓度不均匀在球化退火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球化加热时奥氏体内碳浓度均匀与否在率组织形成及长大过程听作用,认为球化加热时不仅需要保留尽可能多的剩余碳化物颗粒,还要促使奥氏体过冷分解时另一相不受剩余碳化物的引领,而在远离碳化物的奥氏体深入处单独形核。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中碳合金结构钢件的热变形(锻、轧)成形与锻后调质相结合的途径。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热变形得到形变(加工硬化态)奥氏体,或未形变奥氏体通过控制冷却均可使之发生异常分解,直接得到调质型组织,并达到传统调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球化退火工艺方法,研究了X45NiCrMo4钢退火工艺参数对硬度的影响,分析了退火组织与硬度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最佳退火工艺。X45NiCrMo4钢退火的奥氏体化温度为860℃,等温温度为640℃。结果表明,在临界点以上奥氏体化后缓冷使其分解为粗珠光体组织可使HB降低到210,从而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控制冷却可使T12钢的过冷奥氏体直接分解为Ps型球化组织。并借助于工艺参数的控制来调整Ps组织的弥散度和硬度。还探讨了控冷球化的条件和原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控制冷却可使T12钢的过冷奥氏体直接分解为Ps型球化组织。并借助于工艺参数的控制来调整Ps组织的弥散度和硬度。还探讨了控冷球化的条件和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Z3CN20-09M铸造不锈钢长期服役后的热老化机理,采用硬度法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法研究了国产Z3CN20-09M铸造不锈钢在400℃加速老化1×104h后的性能和组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始态相比,热老化1×104h后Z3CN20-09M钢的洛氏硬度上升了21.37%,同时由于铁素体内调幅分解形成的富Cr的α′相和富Fe的α″以及奥氏体相内的析出物导致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的显微硬度分别上升了70.81%和25.15%.调幅分解所引起的铁素体脆化是材料脆性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Effects of silicon(Si)content 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and temper embrittlement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other experimental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Si can suppress temper embrittlement,improve temper resistance,and hinder the decomposi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Reversed austenite appear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i content during tempering.Si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nhancing carbon(C)partitioning and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Si and C atoms are mutually exclusive in lath bainite,while they attract each other in austenite.g-carbides are found in 1.8wt% Si steel tempered at 250℃,and they get coarsened obviously when tempered at 400℃,leading to temper embrittlement.Not ε-carbides but acicular or lath carbides lead to temper embrittlement in 0.4wt% Si steel,which can be inferred as cementites and composite compounds.Temper embrittl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and the formation of reversed austenite.  相似文献   

12.
综合以往的科学研究结果,论述了从珠光体分解到贝氏体相变是1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批驳了扩散学派所说的贝氏体是共析分解产物,所谓贝氏体是珠光体转变的延续的观点.指出了珠光体与贝氏体在扩散、形核、动力学、组织形貌、亚结构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利用“形变诱发析出”原理通过控制热变形成形过程获得一种能在过冷分解时使碳化物呈颗粒状弥散析出的形变奥氏体状态,又通过控制冷却抑制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同时促进碳化物颗粒的析出,从而得到100%调质型组织,它达到了传统工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Fe-C-Cr-V合金的价电子结构对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余瑞璜先生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工业牌号的50、50Cr、50CrV钢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从原子杂化状态、共价键力大小的价电子深度,讨论了合金相的价电子结构对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影响,并结合60Si_2Mn钢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讨论了碳化物形成元素Cr、V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在相变中的行为与作用。键距差(BLD)分析的基础数据由余瑞璜先生提供。  相似文献   

15.
Fe-Cr-Mnalloys,asthefirstwallmaterialsoffusionreactors,haVemadadVantages(lowcost,goodswellingresistance,lowradioactivity,etc.)comparingwithFe-Cr-NisyStems[l--31.Intherecentyears,manyresearchershavebeengreatlyinterestingin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ncl...  相似文献   

16.
针对炸药分解研究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运用时间--温度迭加原理将常温下炸药分解研究转化为较高温度下的研究,并结合某炸药分解试验数据,计算得到该炸药在20℃条件下贮存20年与48.2℃条件下贮存1年分解情况基本相同,最后经炸药热分解动力学计算验证该原理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钢中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百分量与拉伸应变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用直线斜率的倒数Ks值可表示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的大小。提高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及其机械稳定性是改善钢强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是提高钢韧性的主要原因。在低碳贝氏体钢中,以M—A岛形式存在的残余奥氏体因受岛中马氏体的强化作用使屈服强度保持较高水平,而残余奥氏体在拉伸的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因应变诱发相变形成的马氏体使钢的抗拉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