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年龄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广东省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现状及近10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5、2000和199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MMA)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FSMA)。结果2005年城乡女生MMA分别为12.51、13.26岁,城市比农村提前约0.75岁;城乡男生FSMA分别为14.23、14.79岁,城市比农村提前约0.56岁;城市女生在身高、体重突增后约1年月经来潮,农村女生在身高、体重突增后约3年月经来潮;城市男生在身高突增后约1年、体重突增后约2年出现遗精,农村男生在身高突增后约1年、体重突增后的同一年出现遗精;2005年城乡女生MMA分别比1995年推后0.27岁和0.47岁,城乡男生FSMA均比1995年推后0.63岁。结论广东省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城市早于农村;近10年城乡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的年龄推后,尤以城市女生明显,是性发育年龄提前的长期趋势已经停止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蒙古族学生性发育状况,以便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7~18岁蒙古族学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其与体质的关系。结果 蒙古族女生初潮最早年龄城、乡均为10岁;全部来潮年龄城市为16岁,乡村18岁仍未达100%、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2.96和13.44岁,城市较乡村早0.48岁。男生最早首次遗精年龄城、乡均为11岁;全部首次遗精年龄城市男生18岁,乡村男生18岁尚未达100%。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4.14与15.15岁,城市较乡村早了1.01岁。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均比全国平均年龄晚。结论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最早发生年龄存在提前趋势。形态发育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衡阳市学生性发育状况,以指导学生的性教育及青春期卫生保健工作。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城乡816名11~18岁男生和1011名9~18岁女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对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学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市为14.45岁,乡村为14.56岁,城乡合并14.20岁;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市为12.94岁,乡村为13.27岁,城乡合并13.11岁,与1985年比较平均每10年城市女生提前1.68个月、乡村女生提前5.76个月;城乡男女“体重-(身高-100)”指标平均值最低值所在年龄组恰与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所在年龄组相对应或十分接近。结论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月经初潮平均年龄长期提前趋势,1991年后明显减慢,城市女生已出现迟滞现象。学生性知识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提前到小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4.
宁夏回,汉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宁夏5986名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及4198名男生的首次遗精年龄调查表明:月经初潮出现半数年龄为13.36岁,首次遗精出现半数年龄为15.82岁。月经初潮年龄与首次遗精年龄在回、汉族学生间无差异,且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宁夏回、汉族学生的月经初潮年龄与首次遗精年龄均大于全国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2005年汉族学生性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学生性发育现状,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州市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点校学生为样本,随机整群抽取中小学生4320名,采用询问法进行调查,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汉族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4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39岁;城市学生的性发育年龄早于乡村学生;与2000年比较,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无明显变化,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提前了0.11岁,乡村女生提前了0.54岁。结论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趋于稳定,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呈提前趋势,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建议青春期性教育的学龄段应前移。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麦明章 《中国校医》1998,12(3):229-231
本文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城乡3600名学生进行了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以及与身体生长发育水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首次遗精年龄在11~18岁之间,平均为13.61岁,初潮年龄在10~18岁之间,平均为12.88岁,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年龄为城市小于乡村。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是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一个预测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了解广州市体调监测点校青少年的性发育变化趋势,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收集1985-2014年共7次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和t检验对青少年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城市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比乡村男生早0.02岁(t=4.41,P<0.01),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比城市女生早0.24岁(t=39.80,P<0.01).1991-2014年城市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推迟了0.54岁,乡村男生推迟0.08岁;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提前了0.40岁,乡村女生提前1.99岁.结论 1985-2014年广州城乡男生青春发育年龄除了1995年的数据出现偏离发展趋势轨迹之外,其余各次调查的结果相对稳定,而女生则出现比较明显的提前趋势,乡村女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麦明章 《中国校医》2002,16(3):208-20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学生性发育状况 ,以指导学生的性教育工作。 方法 选择 9~ 18岁女生和 11~ 18岁男生 ,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及Logistic回归 ,进行了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 ,及性发育与体质关系的研究。 结果 城乡学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最早 11岁 ,最迟 18岁 ,平均 13 .94岁 ,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最早 10岁 ,最迟 18岁 ,平均 12 .68岁。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广州比全国平均年龄提早。创建了以身高、体重预测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的数学模型。 结论 近十年来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最早发生年龄的提前趋势不明显。身高、体重与青春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威海市中小学生女子月经初潮、男子首次遗精的年龄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2 398名城乡男女生 ,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 0 0 0年威海市中小学生女子半数月经初潮年龄 ,城市女生为12 .6 1岁 ,乡村女生为 12 .89岁 ;95 %分布范围 ,城市女生为 10 .0 1~ 14 .45岁 ,乡村女生为 10 .0 6~ 16 .5 2岁 ;与 10年前相比 ,城乡女生分别提前了 0 .2 5、0 .5 2岁 ;月经初潮的高峰年龄城、乡分别为 12~ 13岁、13~ 14岁。半数首次遗精年龄 ,城市男生为 13.5 0岁 ,乡村男生为 14 .6 4岁 ;95 %分布范围 ,城市男生为 10 .37~ 17.5 8岁 ,乡村男生为 12 .2 1~ 17.5 5岁。结论 性知识教育应提前到 12岁 ,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分析重庆城区中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与其父母生育年龄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青春早期发育研究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重庆主城2个区7 285名中小学生(男生3 649名,女生3 636名)的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及其父母生育年龄.采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城区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3.14岁,乡村男生比城镇男生早0.2岁(=-3.016,P=0.003);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2.43岁,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6,P=0.613).母亲生育年龄对其子女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生育年龄每增加1岁,其女儿月经初潮提前0.034岁(乡村提前0.019岁,P=0.024;城镇提前0.048岁,P<0.01),儿子首次遗精年龄提前0.025岁(乡村提前0.013岁,P=0.818;城镇提前0.029岁,P=0.027).结论 父亲生育年龄较大可能是其子女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影响因素之一.减少大龄产父母可降低其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追踪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河北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情况。方法:于1981-1995年对河北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采取追踪调查。结果:1995年比1981年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1.22岁;农村女生提前1.56岁;城市女生与农村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之间差异也在逐渐缩小,1981年相差0.4岁,1995年相差0.06岁。结论:河北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每年提前的速度也在加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怀化市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为中小学生何时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在怀化市鹤城区、中方县、芷江县、新晃县、洪江区、靖州县抽取城市、农村各3所中学、3所小学,整群随机抽取9-18岁女生1 415名、男生1 40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城市为(12.01±1.08)岁,农村为(12.41±1.09)岁;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城市为(13.02±1.03)岁,农村为(13..43±1.01)岁;城市学生均早于农村学生(P<0.01)。[结论]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13.
许云华  张雷  沈洁  郑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300-5303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身高及体重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其与青春期性发育的关系。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标准对连云港市5 672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对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采用现状调查。结果:连云港市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5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5岁;城乡中小学生身高均值无明显差异,乡村男、女生体重均略低于城市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身高及体重发育城乡无明显差别,在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前身高及体重的增加明显加快,在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后即明显放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汉黎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海南省汉、黎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探讨其性发育规律。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汉、黎族7-18岁学生9561名进行询问调查,并采取概率单位回归法分析资料。结果:海南汉、黎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平均年龄较全国汉族族学生提前;与1985-1990的年资料比较呈逐年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太原地区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 ,探讨其发育规律。 [方法 ] 2 0 0 0年在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小店区及清徐、阳曲县抽取城市、农村各 3所中学、3所小学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 9~ 1 8岁女学生 1 4 1 2名、1 0~ 1 8岁男学生 1 2 88名进行询问调查。 [结果 ]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城市为 (1 2 71± 1 0 8)岁 ,农村为 (1 2 91±1 0 9)岁 ;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城市为 (1 3 2 5± 1 1 3)岁 ,农村为 (1 3 73± 1 1 1 )岁。均为城市学生早于农村学生。 [结论 ]本地区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较早 ,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进行有关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教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体成份及ROHRER指数与男生首遗女生初潮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都市城乡3139名和中小学生的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年龄(12.9岁)与体脂增长速度高峰年龄(13岁)和男生半数首次遗精年龄(14.4岁)与瘦体重增长速度高峰年龄(13岁)关系的分析提示,青春期性发育与形态发育间有密切的联系,并认为用皮褶厚度法间接推算出的女生体脂/男生瘦体重,对于预测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的来临、指导适时开展青春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和  孟谦谦  林哲  佟伟军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346-1347
目的分析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学生性教育提供干预建议。方法对2000年7~18岁蒙古族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与1985年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及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性发育与体质关系的研究。结果15年间,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提前0.81岁与0.72岁,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0.54岁和0.48岁。蒙汉族学生之间月经初潮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月经初潮年龄与体重、维尔维克指数、肺活量及肺活量/胸围指数等4个因素有关;乡村月经初潮年龄与体重、肺活量、肺活量/胸围指数、身高及脉搏等5个因素有关。结论月经初潮年龄与体质因素关系密切。蒙古族城乡学生月经初潮均表现提前趋势,性教育应提前,加强青春期性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学生青春发育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小频  林晓霞 《中国校医》1997,11(6):408-411
以1995年广东省7~18岁城乡共15840名学生生长发育调查资料的分析为基础,结合1991、1985、1979、1963、1952年调查结果,对各年代的青春期发育开始年龄、身高最大增长年龄与增长幅度、男女生长曲线交叉年龄和交叉时的均值、平均月经初潮增次遗精年龄及青春发育后期开始年龄等的研究得出:我省学生青春期发育存在着逐步提前的长期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学生青春发育开始年龄、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平均年龄、青春发育后期开始年龄的提前。学生青春发育的提前,使学生健康教育中有关性卫生知识的教学安排出现滞后现象。性卫生知识课,应安排在女生发生月经初潮前(小学四年级)讲授。  相似文献   

19.
李琼晔 《中国校医》2008,22(3):363-364
目的了解仙居县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平均年龄,探讨其发育规律,有效地指导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6~18岁2 323名在校高中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分别为12.64和13.51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小于全国乡村组调查月经初潮平均年龄0.02岁;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小于全国乡村组调查首次遗精平均年龄0.72岁。结论该地区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较早,社会经济和营养状况是影响男女学生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有关青春期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进行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淄博市城乡9-18岁中小学生2400人,进行了性发育及常见病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1)半数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城市学生均早于农村学生,但这种城乡差异在逐渐缩小;(2)月经初潮和遗精对学生的形态发育有明显影响,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均值普遍大于未发生初潮或遗精的学生,女生尤其明显;(3)月经来潮可增加感染蛔虫卵的机会,但没有引起贫血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