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骏 《中国核电》2012,(4):346-351
核电项目的设计接口发生在项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之间,并包含了不同专业的需求。设计接口管理,即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设计接口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并确保接口内容要求满足全厂设计要求。为了实施对核电项目繁杂接口的有效管控,需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予以支撑。在确立完整的工作环节和内容后,对其进行纵向分层归类并建立相互的横向关联,从而形成管控体系的框架结构。这一体系框架分三个层次和两条主线:三个层次由工作程序、管理工具和技术文件分层所构建;两条主线则明确了管理工作的思路,即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从而确保硬件层面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核电质量保证体系是一套能够确保核电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管理体系。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保体系,是核电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文章以完善《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核电质保体系为基础,从吸收借鉴国军标(GJB)、美国工程机械协会(ASME)法规,汽车行业标准(TS)、职业健康标准(OHSAS)、质量管理体系(IS09001)的相关要求入手,着重介绍了几种方法在完善核电质保体系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宁 《核动力工程》1996,17(3):230-233
阐述了秦山300MW核电机组全范围仿真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组成及其在仿真机研制过程的动作。该体系结合亚洲仿真公司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核电工业部门有关法规及质保程序,以《质量保证大纲》为核心加以《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保证程序》,成为一套完整的、具有仿真机研制生产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为秦山300MW核电机组仿真机质量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对风险管理在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风险思维策划和优化核电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得出促进风险管理与HAF003核电质量保证体系的融合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核电工程的质量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构建以风险为中心的核电工程质量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厂主回路源项计算程序,对裂变产物的生成、释放和迁移等各个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和完善各个过程的计算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压水堆主回路裂变产物源项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主回路裂变产物源项计算程序,并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陈刚 《核安全》2010,(4):33-36,60
本文概述了核电法律体系建立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引出核电法律体系相关主体和调整对象,结合核电行业特点进行了分类和阐述,将核电技术与法律调整关系结合起来以说明核电法律的特殊性。围绕核电行业要求利益和安全平衡的特殊原则,概述了核电法律体系应具备的立法要素和基本要求,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核电行业立法工作,加快建立行业管理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Benn.  GL 《国外核动力》1996,17(5):30-45,60
过去30年,美国政府开发了一套用于申请将核电源发射至空间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这个程序涉及了若干政府机构,以确保充分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假设事故情况,并确保在事故环境下对核电源的反应进行评价,发射批准也涉及了联邦政府的适应因素。自1961年以来,美国对37个同位素热电发生器和1个反应堆的发射成功,说明这个程序运转良好。特别关注的是最近发射的伽俐略宇宙飞船。  相似文献   

8.
核电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的发展形势要求我国核电行业标准化建设与之相适应,并成为推动我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国产化的重要技术支撑.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权威、统一、协调、与我国工业体系和技术基础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核电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就我国核电标准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我国核电标准体系框架建立可以参照电力行业标准体系的结构;根据我国批量建造核电站的需求,按照堆型建立压水堆核电厂设计建造标准体系;我国核安全法规导则与核电技术标准应有效衔接等的设想,并对填补国内核电标准的空白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核电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的发展形势要求我国核电行业标准化建设与之相适应,并成为推动我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国产化的重要技术支撑.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权威、统一、协调、与我国工业体系和技术基础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核电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提出我国核电标准体系框架建立可以参照电力行业标准体系的结构;根据我国批量建造核电站的需求,按照堆型建立压水堆核电厂设计建造标准体系;我国核安全法规导则与核电技术标准应有效衔接等的设想,并对填补国内核电标准的空白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热点的管理是核电厂辐射防护管理核心项目之一。基于秦二厂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从放射性热点的清单建立、分析和处理制度、协作管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压水堆核电厂放射性热点管控优化体系。这套体系在秦二厂进行了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电厂对热点的管控能力,降低了热点管控的成本,提高了辐射防护运行业绩。相关方法和措施可为其他核电厂的放射性热点管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刚 《核安全》2009,(4):33-36,60
本文概述了核电法律体系建立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引出核电法律体系相关主体和调整对象,结合核电行业特点进行了分类和阐述,将核电技术与法律调整关系结合起来以说明核电法律的特殊性。围绕核电行业要求利益和安全平衡的特殊原则,概述了核电法律体系应具备的立法要素和基本要求,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核电行业立法工作,加快建立行业管理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主管道是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动脉。某制造厂在主管道预制资质取证模拟件制作过程中出现环焊缝横向拉伸试验结果不满足RCC-M标准规范要求,通过对比不同标准规范下的管道环焊缝横向拉伸试验要求和验收准则,得出从严要求的监管原则。从而得出核电标准与规范的编制是核电国产化的关键,是核电发展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我国核电建设亟需建立一套适应国情的、统一完整的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一、核电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标技委自成立以来,聚焦标准的制修订和贯彻实施,依托行业,充分发挥委员和单位的作用,有效推动了我国核电标准化工作。(一)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体系建设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建立和完善核电标准体系是推动我冈核电发展的基础性和开创性工作。2009年,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标志着我国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起步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隋阳  王凯  丁睿 《中国核电》2017,(1):100-105
核电工程具有建安承包商多、作业人员密集、交叉作业频繁和危害因素随工程适时变化等特点,这对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以福清核电工程为例,为了对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的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了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并开展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核电工程建安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是科学、有效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海 《中国核电》2009,(3):230-233
结合我国能源结构和电力需求状况,国家做出了积极发展核电的能源发展战略部署。面临核电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方家山核电工程为例,提出建立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体系是促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的当务之需这一观点,并从其必要性、可行陛和具体举措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我国核电自主化需要,积极推进我国核电标准体系的建立,2005年5月19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建立我国核电标准体系研讨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昌基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意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核电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和设计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及与核电相关的主要电力规划和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产生和排放途径,建立了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的计算模型,开发了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计算程序CPGale,并采用国内在役压水堆核电厂的流出物源项实测值对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CPGale程序计算所得流出物源项相比实测值具有适度的保守性,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首套非能动核电材料编码体系成功应用我国首套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材料编码体系已构建,并成功应用于压水堆重大专项;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填补了我国第三代非能动核电领域的空白。(摘编自中国核电信息网2016年6月30日报道)防城港核电站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7月15日,广西防城港核电站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一期工程即将全面建成。(摘编自中新社2016年7月16日报道)我国首批高热导抗事故核燃料芯块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辨函数运算法及查表法编制了一套在线粒子鉴别获取程序。在查表法中提出并采用了光笔点制表法,适用于ΔE-E,E-t(飞行时间)等情况。阐述了程序的流程框图,编制方法,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最后讨论了在线粒子鉴别获取程序的两个主要问题——粒子质量分辨及计数漏失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核电土建标准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借鉴核电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核电土建标准体系的初步建议。在目前的基础上,着眼于核电站建造、运行直至退役的整个寿期的要求,建立核电土建标准体系的大纲文件。在大纲文件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统一、开放和持续改进的核电土建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