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遥感图像获取的地质线性体与土壤岩石化探异常数据处理来进行定量分析提取具有控矿构造意义的遥感地质线性体,并从遥感地质环形体影像与化探金异常数据的关系,间接地分析环形体在成矿、控矿中的作用,为地面地质工作者提供找矿构造数值分析依据。研究结果与过去做过的大量地面成矿、控矿地质构造分析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2.
从遥感图像获取的地质线性体与土壤岩石化探异常数据处理来进行定量分析提取具有控矿构造意义的遥感地质线性体,并从遥感地质环形体影像与化探金异常数据的关系,间接地分析环形体在成矿、控矿中的作用,为地面地质工作者提供找矿构造数值分析依据。研究结果与过去做过的大量地面成矿、控矿地质构造分析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地表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ERS-2SAR)和光谱信息丰富的常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7ETM)作为主要数据源,综合利用不同传感器不同成像方式的成像优势,进行图像恢复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与信息融合来突出南京目标区隐伏线性构造的影像特征。然后通过分析建立活动断层的影像解译标志,共解译出工作区内4条主要活动断层,并对其影像特征与活动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了微波遥感与光学遥感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被第四纪覆盖的隐伏构造特征,克服了单一遥感手段的不足,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金矿成因分析为了确定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尤其是金矿与线性、环形构造的分布关系,可以把一图幅内的已知金矿床(点)标在解译图上,通过分析已知金矿的影像特征,找出线性、环形构造与金矿的成矿关系,查明图幅内金矿的成矿构造条件。由此外推,初步确定金石厂预测远景区地段,为靶区的圈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线性拉伸增强→边缘检测增强→优选图像最佳值为阀值进行二值化→矢栅转换→拓扑重建→干扰信息剔除→遥感影像线性体分布图的流程方法,成功地自动提取了辽西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线性体,且通过线性体长度-频数、线性体方位-频数及构造强度分析,得出提取数据地质上的有效性。最后运用证据权重法得出构造线性体与矿床的关系,即构造强度分级4~7为最佳致矿异常上下限。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线性拉伸增强→边缘检测增强→优选图像最佳值为阀值进行二值化→矢栅转换→拓扑重建→干扰信息剔除→遥感影像线性体分布图的流程方法,成功地自动提取了辽西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线性体,且通过线性体长度-频数、线性体方位-频数及构造强度分析,得出提取数据地质上的有效性。最后运用证据权重法得出构造线性体与矿床的关系,即构造强度分级4~7为最佳致矿异常上下限。  相似文献   

7.
豫西南地区铜、金矿产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及岩浆活动的控制。矿床(点)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古火山构造以及岩浆岩体有明显的成生联系。不同规模、不同型式的构造组合在导矿,容矿空间和矿床、矿体定位上有着各自的特点。本区遥感图像上揭示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线性影像构造、环形影像构造及组合构造与铜、金矿床(点)的分布关系,充分反映了该区铜、金矿的区域成矿规律。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建立相应的遥感地质影像模型,可有效地在豫西南地区进行铜、金矿的成矿预测和矿产勘查。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矿井地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技术对于解决煤矿生产地质中的构造规律,岩溶发育,地下水活动、煤层瓦斯分布具有实用而独特的作用。通过研究程度较高的焦作、峰峰矿区遥感地质研究,可信服地指出线性构造网络的控水作用、环形构造的涨裂作用影响深层地下水活动,火成岩浸入控制煤质环带分布及煤与瓦斯突出特征,热红外手段对探测地下暗流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缺少将线性体提取技术与核密度分析二者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构造的核密度分析的划分岩浆岩体的方法。方法采用了形态学重构的思想对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运用Canny算子对影像进行边缘提取,运用Hough变换提取二值图像中线性体信息,同时对提取的线性体进行走向-长度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最终得到岩浆岩体分解图。该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浆岩体分解上取得较好的成果,实现了在岩浆岩体分解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提取。  相似文献   

10.
位于环太平洋锡矿带西段和特堤斯—马来亚锡矿带近交汇部位的云南锡矿床,成群成带分块集中于特定的构造—(花岗岩)岩浆带。锡矿化常伴铜铅锌钨铍等矿化(多有带状矿化特征),形成以锡为主的锡多金属矿床,以锡石硫化物矿系为主、锡石石英矿系次之;多伴有磁铁矿、磁黄铁矿等磁性矿物。云南重点锡矿区带遥感信息的地质矿产印证研究表明:锡矿成矿带对应于线性影像伴环形影像组成的线性—环形影像带,如滇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内遥感线环形构造及化探异常信息的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河北省遥感地质解译和化探信息的基础上,对区内线、环形构造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线环构造带、环形构造体系等概念,化探信息的提取主要是选用迭代法、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通过对遥感和化探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其控矿特征进行总结,指出了寻找大矿、特大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遥感影像地质解译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andsat-8OLI遥感数据和ASTER GDEM地形数据人机互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的方法。以ArcGIS为平台,采用OLI和DEM数据叠合人机交互解译技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开展昌都地区地质构造遥感解译研究;采用影像增强处理、山体阴影分析、坡度分析和三维可视化等处理手段,在OLI数据融合和DEM数据三维叠加图像上建立断裂构造判读标志,有效地提高了地质解释的精度。通过线性构造专题信息提取,解译出本区70余条断裂构造。根据地震地质报告和地质图查证,遥感解译结果与现有地质资料吻合度较高。一些断裂构造在遥感影像上表现明显,但在现有区调成果中未被发现,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A与EM算法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柯  牛瑞卿  王毅  杜博 《计算机科学》2010,37(3):282-284
变化检测技术能够从观测数据中有效地提取各种变化信息。以多时相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基于直接比较像元特征的变化检测中两方面的关键问题——差异影像的构造和变化阈值的提取来开展研究,具体采用PCA结合差值比较的方法构造差异影像,采用EM自动确定变化阈值以提取变化区域。通过与传统变化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从经过光学增强和计算机数字增强处理后的航空象片,卫星及侧视雷速图像上提取大量线性构造信息和解译五组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的情况。根据影像特征,探讨了各组断裂构造的发生、发展、力学性质及其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ASTER多光谱卫星数据,根据研究区内蚀变矿物的波谱特性,采用特征波段组合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蚀变矿物组合信息提取,分别提取了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明矾石等Al-OH类蚀变矿物组合信息,以及绿泥石、绿帘石和碳酸盐化(方解石和白云石)等青磐岩化类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同时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技术在研究区开展了遥感地质解译,结合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控矿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赋矿岩层和蚀变矿物组合等遥感示矿信息,并基于遥感示矿信息进行了综合找矿预测,圈定出遥感找矿有利区,经地面水系沉积物化探填图和高分辨卫星影像佐证,研究表明圈定的遥感找矿有利区为研究区开展地面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建筑物在城市化发展规划、地理国情信息系统更新、数字化城市以及军事侦察等方面的迫切要求,提出将半监督鉴别分析(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算法应用于高分辨率SAR影像的建筑区提取中,实现快速提取建筑区信息以及提高城市地物目标识别能力。以Radarsat-2影像和TerraSAR-X影像为实验数据,基于灰度共生矩阵计算影像的各种纹理特征;结合SD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并以新特征作为大津法(Otsu)的输入提取建筑区;最后对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实验结果与线性鉴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算法和局部保持投影(Local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DA算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在先验类别信息较少时,适用于高分辨率SAR影像的特征提取,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建筑区信息。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中地物目标边界清晰度较低,容易导致地物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区分度降低,进而难以提取地物目标。为此,提出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地物目标提取方法。从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边缘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特征。结合三种影像特征对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数据集实行增广处理。对完成增广后的数据集定义影像编码标签,以此确定地物目标增强权重,通过参量化处理地物目标光谱特征,计算光谱吸收指数,获取地物目标提取表达式,从而实现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地物目标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证地物目标边界的清晰度,具有较强的地物目标提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提供的宏观地质构造信息,对识别地壳块体、划分不同构造单元、探讨已知矿床的区域地质及深部地质背景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发现新的地质矿产规律。遥感信息的地质应用不仅提供了比已往记载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直线状断裂,而且新发现了同样多的环形影像。环形影像的大量发现和全球性普遍存在,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把它列为新的构造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的新课题,是遥感技术对地学的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形影像与某些矿种的矿床、矿化集中区相吻合,引起了矿产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笔者对山东省内环形影像系统地进行了解译分析,总结了环形影像的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地质类型。  相似文献   

19.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晋城矿区凤凰山矿进行了陷落柱分布预测。研究了陷落柱的遥感特征。从遥感图像中提取矿山环形和线性构造及热异常区;同时结合现有地质、采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陷落枉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 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多因素复合分析,预测陷落柱的可能分布区,进而实施实地物探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探测技术方案效果好,费用省。  相似文献   

20.
成矿元素浓集中心是成矿物质富集的表现,遥感纹理信息中线性构造是成矿物质运移储存的空间、环形构造是成矿物质活化的动力、蚀变遥感异常是热液矿床成矿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地区银地球化学块体,利用该区1/20万银地球化学数据、遥感线环构造解译及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成果,开展了银地球化学块体与遥感成矿信息集成研究。认为冀西北地区,北东向断裂构造、北东向区域蚀变异常带及银地球化学块体剩余金属量是该区银矿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