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站传感器老化管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器是一切控制的基础,是核电站最重要的仪控设备之一.核电站传感器的老化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牵涉到核安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国外核电先进国家推出了大量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有效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我国核电起步较晚,特别是核电站仪控设备方面,因此在核电设备国产化呼声越来越高的浪潮中,认真学习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循环泵(以下简称核主泵)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核主泵对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我国已掌握了多数关键核电主设备的制造能力,唯独核主泵在我国现已投产的核电机组中仍然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核主泵的国产化是几代核电人追求的梦想,实现核主泵的国产化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核电的飞跃发展。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核主泵各种流派的技术特点对比分析,梳理出主要核电大国发展核电主泵的历程,提出培育我国核电主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能力的建议,认为只要认真、扎实推进核主泵自主研发的各项工作,核主泵的国产化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一期核电站使用的特种门都是从法国进口,研究核电站核岛特种门技术并使其产品国产化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岭澳二期核电站起,通过我公司对核电站特种门的研发,已成功应用于岭澳二期核电站,并将在后续的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项目工程中实施应用,为中国核电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循环泵(以下简称核主泵)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核主泵对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我国已掌握了多数关键核电主设备的制造能力,唯独核主泵在我国现已投产的核电机组中仍然主要依赖国外引进。核主泵的国产化,是几代核电人追求的梦想,实现核主泵的国产化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核电主泵各种流派的技术特点对比分析,梳理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核电主泵的历程,建议培育我国核电主泵的自主设计能力、自主制造能力和自主试验验证能力。提出只要认认真真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扎扎实实推进核主泵自主研发的各项工作,核主泵的国产化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动态     
正我国自主研发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为核电站安全"把脉"近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继自主研发核电站用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之后,其新研发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也顺利通过验收,该设备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泄漏监测系统配套,已提供"华龙一号"的福清5号、6号机组投入使用。这一系列产品的交付,标志着我国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拥有国产化的核电安全监测"听诊把脉"设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核电仪控技术水平的提高,全数字化仪控技术在核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推广。核电DCS控制系统由传统的模拟技术正朝着全数字化技术急速推进。在我国在建核电站中,全部采用了数字化控制系统技术,但大都为国外产品。为了实现国产化的要求,多家单位都针对核电站数字化控制系统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常规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中的数据库所采用的数据压缩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三门核电仪控系统技术特点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仪控平台,把电厂各个系统集成起来,集成的仪控系统设计可以使所需接口和设备的数量最小化,从而提供最佳的结构和性能。本文结合国内仪控系统发展的现状,根据三门核电安全级仪控系统的要求和特点,分析安全级仪控系统国产化替代的策略。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已经国产化的安全级仪控系统进行适用性改造后,可替代三门核电安全级仪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机械》2009,36(12):I0014-I0014
近日,国内首台百万千瓦核电主泵在德阳东方阿海珐核泵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产出,并发往广东岭澳二期核电站。这标志着我国核电设备主要部件——主泵的国产化取得重要进展,核电设备国内配套制造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商运核电站大修、预防性维护等工作中,需要对部件进行更换。目前,各系统面临备件停产、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国产化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核级备件的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基于大量核仪控系统核级备件研制经验,本文对核仪控系统核级备件国产化研发质量控制流程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了控制要素,并对关键环节设计控制及设备鉴定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方家山核电工程、福建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冷水机组研制,展示了在核电设备国产化背景下我国在核电站冷水机组研制方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国首批第三代EPR压水堆核电站国产化核岛关键核级泵——设备冷却水泵从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启运前往广东台山核电站。此次发运的3台冷却水泵,标志着我国在第三代EPR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关键核级泵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薛源  陈建军  杨春娥  柳子平 《机械》2013,(Z1):96-99
核1级耐高温控氮不锈钢无缝管是核电站建设的必备材料。采用外场凝固细晶技术与先进周轧技术以及国际先进的高洁净钢冶炼技术和大截面无缝钢管热处理技术两项成熟技术,通过集成创新,形成核1级耐高温控氮不锈钢无缝管的成套制造技术与装备,最终各项技术指标达标,实现国产化并在国内各核电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核集团2015年1月6日对外通报表示,由该企业牵头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研发”科研项目日前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评审,这
  意味着我国企业已完全掌握适用于12英尺和14英尺燃料组件的控制棒驱动系统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实现了核反应堆“心脏”的自主化和国产化。这是继实现核电站“中枢神经”--核级数字化仪控
  系统(DCS)实现自主化后我国核电产业又一重大科研突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三代核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研发符合三代核电标准的新一代数字化核安全级仪控系统平台迫在眉睫。而三代核电对仪控系统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仪控系统平台设备的鉴定要求和鉴定试验参数也显著提高。本文探讨新时期背景下仪控系统平台设备鉴定试验序列、试验项目和参考标准,旨在为核电业界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行业     
<正>上海电气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国产化突破由上海电气承制的全球首台AP1000国产化主设备——三门核电1号机组安注箱,6月12日在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电站辅机厂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我国第三代商业核电站国产化和自主设计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2月24日,随着中国广核集团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华龙一号是由中广核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了我国近30年来在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营及研发所积累技术和人才优势,吸收了国内外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建造、运行的成功经验,创新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依托我国业已形成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和能力,充分体现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均衡、先进性与  相似文献   

17.
电仪设备是核电站最关键、分布最广,最主要的控制设备,是核电站重要核心技术之一。由于电仪设备仿制周期长、成本高,所以我国核电站电仪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以核电站干燥器逻辑控制单元为例,介绍一种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仪设备国产化设计的方法。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较,本方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设备工程》2011,(9):30-30
2011年7月26日,中核集团成功研制核电站全自动数控装卸料机。该成果将应用于目前在建核电站的燃料操作和贮存系统,这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对我国核电事业设备国产化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当日举行的成果鉴定会上,九位来自环保部核安  相似文献   

19.
《机电一体化》2012,(5):71-71
日前,位于广东的阳江核电站项目1号机组主管道顺利完成自动焊接,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接技术在国内核电项目的一次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核电企业已经掌握了核电站主管道自动焊接技术,为中国未来掌握三代核电技术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20.
施业寿 《阀门》2013,(1):31-33
介绍了核电阀门相关标准的规定及其产品的特殊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国内外核电阀门在企业管理、阀门研发设计和产品生产制造工艺及辅助加工设备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核电阀门产业应列入国家核电成套设备国产化计划,整合国内相关资源和集中人力、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科研攻关,促使核电阀门国产化并逐步向高端领域发展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