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方 《工业水处理》2006,26(7):4-6,39
制备纯水用电去离子(EDI)工艺在工业上已应用近20 a了.为了改善EDI装置的性能、增加可靠性和降低系统的总费用,已先后推出了第一代"薄室"、第二代"厚室"和第三代"圆盘式"结构EDI装置的种种系列产品,EDI工艺已在发电、电子、制药等行业得到愈来愈多地应用.作者通过对这三代EDI装置发展历程的讨论,重点阐述圆盘式新型EDI装置的结构和特点.还讨论了EDI装置的出水水质标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Z1):134-136
超纯水工艺单元采用EDI装置时,由于受单个EDI模块产水量的限制,需要将多个EDI模块组合使用。本文通过分析常见EDI模块组电气设计及特点,提出了EDI模块组电气设计优化方案,期望能够对EDI模块及纯水系统设计人员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际水会议(IWC)论文摘要 EDI装置特性表征基准JOHN H.BARBER等IWC-03-35反渗透/电去离予(RO/EDI)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水系统。目前,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者可以采用几种不同设计和运行特性的EDI工艺。本报告为比较各种EDI工艺提供一统一的基准。  相似文献   

4.
电除盐装置(EDI)是先进的生产超纯水的设备,但是容易产生膜污堵。膜污染会直接影响到EDI设备的出力,甚至会对全厂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威胁。本文讨论了EDI化学清洗的工艺。  相似文献   

5.
超纯水系统中的电去离子(EDI)装置由于长时间运行会逐渐出现污堵,导致EDI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缩短。通过对某公司EDI装置在长期运行下产生的污堵清洗方法和过程进行总结整理,为超纯水系统设备管理、EDI装置化学清洗及灭菌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EDI装置运行参数及水质的分析,得出由于一级反渗透出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导致二级反渗透产水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钠离子在EDI装置的浓水侧,浓缩析出,从而影响EDI装置的产水量及出水水质,最后通过盐酸进行化学清洗,使EDI装置恢复到了设计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二级EDI膜堆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总结了一级反渗透 二级EDI超纯水工艺在广州市药品检验所的应用经验,阐述了在原水含盐量高的情况下,采用一级反渗透 二级EDI超纯水工艺具有节水、节电、运行成本低、产水电阻率高的先进性,显示了一级反渗透 二级EDI超纯水工艺普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承担的科技部攻关项目“EDI装置关键制造技术”课题于2 0 0 2年 1 2月 2 7日通过专家组验收。研制出的 EDI装置的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考核指标 ,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配置了规模化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模具 ,具备了产业化的生产条件。国产工业化 EDI装置的研制成功 ,必将丰富我国膜分离技术和装置的种类 ,进一步缩短我国膜分离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增强我国在水处理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EDI装置关键制造技术课题通过验收@黄宝能  相似文献   

9.
电去离子软水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明了电去离子(EDI)软水技术。EDI软水装置具有:连续产水;深度除硬;无人值守;不用再生药剂的特点。EDI软水装置将作为更新换代的制备软化水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制备工业锅炉补给水、冷却水、其它工业用水等领域内得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反渗透/电去离子(RO/EDI)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水系统。目前,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者可以采用几种不同设计和运行特性的EDI工艺,本报告为比较各种EDI工艺提供了统一的基准。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领域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在高压水射流清洗工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清洗对象,为清洗机配置相应的清洗机构及喷嘴,才能获得良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清洗聚合釜的情况,根据聚合釜的结构特点设计出适宜清洗聚合釜的设备,三维旋转喷头定位机构和三维旋转喷头配合使用,保证了高压水射流可覆盖聚合釜的任何部位,使聚合釜的清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船舶管路系统投入运行前进行化学清洗的必要性。根据设备特点,设计了中性化学清洗的方案和清洗工艺,选择了专用的中性除油除锈剂。清洗结束后,经过检测达到了标准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用三甘醇清洗熔体管道及熔体分配管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甘醇清洗堵塞的POY装置熔体管道,分析了熔体管道堵塞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清洗方法。清洗效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方便、见效快、效果好,可用于锦纶、涤纶等常规或高速纺熔体管道的清洗。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电子清洗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指出了我国逐步淘汰氯氟烃类(ODS)物质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e parameters of a new device for destoning the inner surfaces of pipes by the rotation of a sphere in the fluid flowing through the pip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ydrodynamic forces were studied for the parameter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stability of the clean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and the working range and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were determined. A nomogram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prac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device in a wide range of values. The cleaning method was applied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to remove sediment and rust from the inner surfaces of the pipes.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电站直接空冷岛清洗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电站直接空冷岛全自动清洗装置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全自动清洗装置,该装置已应用于国内某电站直接空冷岛清洗系统项目中,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ED-EDI工艺制备高纯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冬云  李清雪  李福勤 《水处理技术》2004,30(3):162-163,181
通过电渗析(ED)后接电去离子(EDI)过程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水流量、原水水质因素对EDI产水水质的影响,并探讨了EDI过程去离子的最佳操作参数。实验表明:进水导电率越低,适当提高膜堆的操作电流及加大进水流量,都可以提高产水水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an effective hydro‐dynamical vibrational device for cleaning inner surfaces of pipes from sediments. The device is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vortex shedding behind spheres in fluid flow (Karman vortex street), which leads to vibration and sphere rotation. Forces of impact interactions of a sphere with the pipe wall exceed 25 N. This value allows cleaning of pipe inner surfaces irrespective of the sediment type. The ability to vary the sphere oscillations and a range of up to 125 Hz provide very flexible intensity control for the cleaning process. The pressure pulsations caused by the working device greatl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sediment removal.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ovided, showing good agreement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models. Laboratory tests show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cleaning device.  相似文献   

20.
该文阐述了国内某核电站AP1000机组蒸发器排污系统中电去离子(EDI)的构造、除盐原理、优势及其在机组运行中的水质控制,并介绍EDI运行和维护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以期给EDI这个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核电机组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