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临界水氧化中试反应器(2.2 L+1.7 L)对制药回收溶媒后的残釜液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及其氧气浓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25℃,压力为24 MPa,氧化反应时间为90 s时,其COD去除率达到99.86%,处理后的排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机理及放热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水氧化法中试装置的建立和考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承愚  姜安玺  彭英利  王靖飞  穆莹 《化工进展》2003,22(10):1102-1104
介绍了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小流量有机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中试装置 ,以及利用本装置对不同种类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处理 ,处理流量为 90 0~ 10 0 0L/d。当氧化反应时间 >2min时 ,化学耗氧量 (COD)去除率为 98% ;当氧化反应时间 >4min时 ,COD去除率为 99%。处理后的排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240 L/d的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SCWO)装置对鲁奇炉气化废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设计的高压连续加氧系统和在线温度测量装置,系统研究了废水的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质量浓度等对废水COD、NH3-N和挥发酚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氧化自热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均可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随着废水质量浓度的升高,COD去除率增加而挥发酚和NH3-N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当温度超过500℃、压力23 MPa、停留时间为68 s时,经处理的废水COD、NH3-N和挥发酚去除率均超过了99.8%。通过高质量浓度鲁奇废水的氧化试验,证明在现有的试验装置上实现过程自热操作是可行的,为过程开发和放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HMX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在400~550℃的反应温度、22~25MPa的反应压力下对HMX炸药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有机物COD去除率在99%以上。采用单因素法分析反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对超临界水氧化HMX废水的影响,确定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HMX废水的最佳实验运行条件:反应温度500℃,压力为22.4MPa,反应时间为150s。通过液相色谱检测,得出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为99.88%。  相似文献   

5.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以O2为氧化剂,在703~823 K、压力24 MPa、停留时间10~50 s的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DDNP模拟废水实验,COD去除率可达99%;建立了COD去除率宏观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对处理DDNP是有效的,在超临界条件下,DDNP废水的COD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氧化剂过量2倍的情况下,DDNP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对有机物的反应级数为1.33级,对氧气为0.21级;反应活化能Ea为30.7 kJ/mol,指前因子A为61.97.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以O2为氧化剂,在703-823K、压力24MPa、停留时间10-50s的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DDNP模拟废水实验,COD去除率可达99%;建立了COD去除率宏观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对处理DDNP是有效的,在超临界条件下,DDNP废水的COD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氧化剂过量2倍的情况下,DDNP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对有机物的反应级数为1.33级,对氧气为0.21级;反应活化能E。为30.7kJ/mol,指前因子A为61.97。  相似文献   

7.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黑索今(RDX)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氧气过量的条件下,温度是超临界水氧化黑索今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当反应温度为600℃,反应压力为28MPa,反应时间大于120s时,废水的CODCr去除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8.
胡树枝 《山西化工》2011,31(4):65-67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氧气过量2倍~3倍的条件下,实验系统的压力为28 MPa,反应时间为60 s,反应温度为580℃,焦化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9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小试装置,在实验室以配制的模拟焦化废水进行试验研究。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温度、压力、氧化剂比例K、反应物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以贵州省某焦化厂的实际焦化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50℃、压力为25MPa、K为1.3、模拟废水原始COD。浓度为3706.5mg/L时,出水COD。为53.9mg/L,COD去除率达98.55%;当温度为500℃、压力为25MPa、K为2.0时,实际焦化废水硫化物、CO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9.54%、94.69%、48.16%,氨氮去除率相对较低,其试验参数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6):1463-1468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武汉某焦化厂废水。Ir-Ta/堇青石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460℃,反应时间20~100 s,反应压力为22~30 MPa,过氧比0~4下,探究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用COD的去除率表示超临界水氧化降解有机物的进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中添加催化剂后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催化剂;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和过氧比等影响因素与COD和氨氮去除率呈正相关;加入催化剂后,在反应压力24 MPa,过氧比为200%(2倍)时,反应活化能为46.26 kJ/mol,频率因子为73.20 s(-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武汉某焦化厂废水。Ir-Ta/堇青石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460℃,反应时间20~100 s,反应压力为22~30 MPa,过氧比0~4下,探究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用COD的去除率表示超临界水氧化降解有机物的进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中添加催化剂后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催化剂;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和过氧比等影响因素与COD和氨氮去除率呈正相关;加入催化剂后,在反应压力24 MPa,过氧比为200%(2倍)时,反应活化能为46.26 kJ/mol,频率因子为73.20 s~(-1)。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丙烯腈剧毒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为高浓度剧毒有机废水,采用焚烧等方法处理均不能满足环保要求.使用2.0 L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0℃,压力为28 MPa,氧气过量为理论量的200%,反应时间为180 s时,COD最高去除率可达到99.998%.笔者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氧气浓度以及催化剂等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处理后出水水质中的COD、氢氰酸、色度、pH等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DDNP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通过正交实验,以色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及过氧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能有效地降解DDNP废水,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过氧量的增加,CODCr去除率也随之提高.反应压力24 MPa、反应温度600 ℃、停留时间3 min、过氧量0.8 MPa为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可达99%以上,色度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TNT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实验装置,氧气为氧化剂,对废水中的TNT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幂函数法则建立了COD去除率宏观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SCWO技术可有效消除废水中的TNT,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TNT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显著增大。在温度为673~823K、压力24MPa、300%过氧量、TNT浓度为5.7×10-4mol/L的实验条件下,有机物的反应级数为1.18,活化能Ea为96.85kJ/mol,指前因子A为4.87×103s-1。  相似文献   

15.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 Cu O为主活性组分通过对 Mn O2 的复合和掺入电子助剂 Ce O2 的考察 ,研制出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复合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 ,新制备的复合催化剂氧化活性显著提高 ,并有效地抑制铜的溶出 .通过对氧气分压、反应温度和废水 p H等工艺条件的进行考察 ,由实验结果得出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适宜工艺条件为 2 5 5℃ ,4.2 MPa和 p H=1 0 .8,在此条件下用自制催化剂处理初始浓度为 1 0 2 3mg/L氨氮废水 ,在 1 5 0 min内 ,NH3 - N的去除率达到 98% ,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二级 ( 5 0 mg/L)的排放标准 .  相似文献   

16.
林伟帮  李琪琪  杨贺群  谭毅  蒋伟芬  陈英  陈东 《广东化工》2012,39(16):112-113,115
采用曝气微电解-双氧水工艺处理炼厂焦化废水,考察了废水pH、反应时间、双氧水投加量以及空气流量等因素对废水COD、NH3-N2、除率和BOD/COD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7、铁稻用量100g/L、双氧水(浓度为30%)用量2mL/L,反应时间1.5h、空气流量60L/h(实验废水量150mL)的条件下,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37.6%和299%,BOD/COD比值从0.25提高到0.66,废水可生化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连续化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处理HMX炸药废水,在反应釜温度450~590 ℃,压力23 MPa,过氧量3倍废物量条件下研究超临界水氧化HMX.实验结果表明,HMX去除率及COD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且只有在较高温度(大于590 ℃)的超临界条件下,HMX去除率及COD去除率才能达99%以上,而在450~590 ℃、0~20 s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HMX去除率及COD去除率的的影响较显著.在450~590 ℃、23 MPa、过氧量300%的条件下,HMX的反应级数为2.24,反应活化能为5.727×104 J/mol,准频率因子为2.348×105.  相似文献   

18.
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焦油高酚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焦化废水处理现状提出不同工艺外排水分别单独处理的思路,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对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一股废水-焦油高酚水进行处理研究,在不同压力、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化剂过量倍数下进行正交试验,考察了COD的去除情况,并对氧化剂不足情况下产生的结焦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420℃、25MPa、反应时间30min,加入双氧水氧化剂2倍.此时焦油高酚水的COD去除率达99.1%,COD浓度为152 mg·L-1,除NH3-N指标外,出水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试验结果说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焦化废水中小流量、高污染浓度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郭峰波 《净水技术》2007,26(4):53-55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黑索今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氧气过量的条件下,温度是超临界水氧化黑索今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当反应温度600℃,反应压力28MPa,反应时间大于120s,在此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Cr去除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二硝基甲苯废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二硝基甲苯(DNT)废水的非催化超临界水氧化,考察了有机物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效率.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COD测定及液相色谱检测,对气体样品进行定性显色分析.发现在温度600℃、压力25MPa、停留时间30s左右时,DNT在超临界水中有很好的氧化去除效果(处理后的水样化学需氧量CODCr达28mg/L左右且无有害气体产生).研究了含DNT废水COD的去除率与反应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关系,确定了氧化降解的影响因素和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几乎可完全去除DNT;在超临界和氧量充足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COD去除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