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景观多样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了4种景观类型:植物群落组成、种数、层次、色彩在武汉道路绿化带上的应用以及对道路绿化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物群落生活型组成上分析,武汉市各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多样性差异不大,整体组成单一,类型较少;从种数上,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不同地段道路绿化带植物种数差别较大;从层次上看,多样性指数偏高,说明不同路段绿化带层次上差异较大;而色彩的景观优势度最大,说明道路绿化带中某一类色彩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适合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并总结出优秀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以武汉市解放公园25个典型人工植物群落为对象,选取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包括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建立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Ⅰ级样方7个,占总样方数量的28%;Ⅱ级样方16个,占总样方数量的64%;Ⅲ级样方2个,占总样方数量的8%;无Ⅳ级样方.说明解放公园整体景观质量处于优良水平.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6个评分较高且处于Ⅰ级的优秀样方,提出了适合武汉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SBE法的成都市人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人工湿地公园为研究地,以相关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BE法原理建立评价体系,包含生态指标与美学指标两大类,将植物景观分为四类,并拍摄照片作为研究样本.对实验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在原有分析过程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分析方式,丰富了SBE法的分析途径,基于评分结果对成都市人工湿地公园中四类植物景观进行了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从植物景观的生态特性和美学特性两方面对植物景观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给予了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与城市景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武汉市城市发展较快的时间段(1996~2001年)的遥感图片作为信息源提取湿地景观信息,采用部分景观格局指标评价5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利用马尔科夫矩阵计算湿地景观与非湿地景观的转化概率,再据此分析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协调,使得湿地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现湿地景观与城市景观部分与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自贡城市绿地夏季植物景观的调查,采用SBE法对自贡城市绿地中的复合层类、灌丛类、疏林草地类、邻水绿化类和立体绿化类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公园植物景观实例,结合园林植物与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出了较为理想的植物设计方案.该研究为科学构建生态健全、美学价值高的自贡城市绿地植物景观,探寻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聊城市水城广场现有景观进行调查和照片拍摄,采用SBE法对水城广场景观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的3个评判群体在广场地形景观、广场水体景观、广场植物景观、园路及场地景观、广场建筑与设施景观的审美态度方面具有一致性;广场水体景观、园路及场地景观、广场建筑与设施景观在运用SBE法评价时应分别根据美学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进行评判,广场植物景观根据生态学原则和美学原则进行评价,效果较好.并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评价较高的景观实例进行了分析,为广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景观美学评价是环境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化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在景观资源的美学评价实践中,基于公众感知的景观美学评价方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武汉市后官湖地区景观美学评价的案例研究中,引入均匀网格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知觉评价法,采用六名学生评价人员完成总面积达148km2的景观现场评价.在结构化调查问卷和预定评价程序的帮助下,评价者对研究区的景观美学质量做出了合理可靠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人感知的主观景观美学评价方法,包含客观理性的成份;个体的主观评价法具有应用于景观评价实践的潜力,可作为专家评价法的校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莫愁湖公园为例,利用问卷调查和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公园内植物景观分类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莫愁湖公园植物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莫愁湖公园内各类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植物景观的空间层次不明显,园内部分植物景观出现退化现象;园内评价较高的植物景观主要是植物种类较多、色彩丰富、长势良好、空间层次多样且分明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姚成丽  贾志辉 《科技信息》2010,(31):I0311-I0312
本文将长春市五大城区有代表性的30条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从道路植物配置的景观和生态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上述道路植物配置景观进行综合评价,从评价结果中总结出长春市道路绿化最佳配置方式,为城市道路绿化改善和发展提供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引入经济学中满意度理论,提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系统,构建公众对道路景观的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满意度三类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所选取指标的合理性,应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设计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满意度模型。在广州市某景观路发放景观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系统分类合理,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满意度模型可以系统、科学和定量的分析公众对道路景观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景观评价方法多为定性评价,主观性太强,且对景观的评价比较片面,不能反应公路景观的整体安全水平。本文将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法应用于公路景观评价中,建立公路景观评价的物元分析模型,分别从公路景观的敏感性、景观阈值、景观价值及其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用视距、地形、景观色彩、气候、生物多样性等27项指标作为物元分析模型的评价因子,以张花高速公路实测数据为例进行评价,得出公路景观所属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法克服了传统物元可拓评价在实测数据超出节域时无法计算的局限性,客观性强,评价精度高,是公路景观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今后的公路景观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日夜不同时段,对厦门市集美区海上栈道的视听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深入讨论日夜差异对海上栈道总体环境、视听元素及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海上栈道在日夜客观声压级及温度、湿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总体环境及视、听元素的声景满意度、视景优美度等指标的日夜主观评价结果呈显著差异;协调度是影响海上栈道视听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栈道日夜感知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日间评价结果优于夜间.  相似文献   

13.
视觉系统是驾驶员获取行车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城市道路景观分布是引起驾驶员视觉刺激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需研究城市道路景观分布对驾驶员视觉刺激性的影响。实验路段选择某地省道,对选择路段的景观异质性进行评价。在研究实验样本的基础上,选择6位高校老师作为驾驶员参与实验。将眨眼时间、注视时间、瞳孔直径、扫视幅度作为衡量指标,研究路段1和路段2景观对驾驶员视觉刺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景观相对复杂路段的瞳孔直径和扫视幅度较大,眨眼持续时间与注视持续时间较小;不同城市道路景观对驾驶员的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扫视幅度影响不显著,对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宅间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组成宅间空间的道路空间与绿化空间的设计重点及主要设计方法,并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两部分空间的功能进行分类研究.指出在道路空间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其功能性,而且要考虑美观性;在绿化空间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种植密度,而且要考虑植物种植种类等.真正使各个居民小区各具特色,又能体现其整体风格而后主题,给住宅居民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贡献较大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体系.并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和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和分析,有力地验证了该模型在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中的应用及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构建延安城市道路空间体系完整、分区明确、特色突出的景观体系。方法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景观连续性、因地制宜、格局优化等原则,经过详实考察,从6个方面进行规划。结果从道路路段定位、道路标识系统、道路广告系统、道路绿地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等6个方面构建起延安城市道路景观空间体系的思路。结论延安城市道路景观体系构建模式是通过优美的道路景观引导自然优雅,高效有序,充满关爱的延安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节点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安全性、合理性、艺术性要求还是从现状调查评估结果看,道路节点空间景观绿化设计对于提高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的环境品质、获得公众更广泛的认可以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中环线的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进言,同时给类似环线景观设计以启迪。并借鉴上海市已建成的环线交通景观的经验,从交通安全、视线景观、生态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而提出了中环线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认为,一个良好的环线景观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绿色链接优势。以人为本,将环线景观和周边景观有机的结合。使环线使用者和周边居民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绿化现状调查,得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绿地共有园林植物26科50属84种。同时,分析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同类型道路绿地园林植物配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道路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改进建议,以便为长春市道路园林植物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