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中心已启动"十三五"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绍,未来住宅产业化将以城市为主体来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截至目前,深圳、沈阳和济南三个城市先后成为住宅产业化的试点城市。据悉,根据住宅产业化的"十三五"目标,截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发展50个左右试点城市(区),同时建成10个左右国家级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向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授牌,标志着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正式挂牌,这是我国第33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创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是建筑企业应对建筑业形势的变化、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建筑》2015,(15)
<正>建筑产业化工作以政策引导、标准建设、示范带动为工作重点,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双引擎推进,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产业化"深圳模式"。一、工作推进情况(一)政策引导——政府定位明晰1.战略: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品牌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产业化,在今年举行的第十一届绿博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将建筑产业化定位为"传统绿色建筑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4.
宋毅 《住宅产业》2011,(12):65-67
引言深圳市是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近年来,深圳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契机,推进住宅产业化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以深圳龙华保障性住房项目为例,介绍住宅产业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梦想,更需要对梦想矢志不渝。住宅产业化,正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关乎实现中国人安居乐业的伟大梦想,起步无论早晚,梦想不可放弃。上世纪末,我国政府已开始正视住宅产业化发展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志在长远的万科董事长王石也率先高调"试水",并将住宅产业化视为万科未来的生存之本。30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相继确定,有开发商,有生产商,甚至还有城市——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再次挑起了探路者的重任,成为全国第一个住宅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4,(2)
<正>目前,我国已有深圳、沈阳和济南三个城市先后成为住宅产业化的试点城市,整体推进住宅产业化。合肥、北京、上海、厦门等很多城市的政府也出台了大量的鼓励政策。住宅产业化有助于解决雾霾。有关专家表示,建筑工地是形成雾霾的四大罪魁祸首之一,一些三四线城市,如果工业不是特别发达的话,建筑扬尘可能占到30%左右,有的高达40%。如果把现场施工都挪到工厂的话,所有与水泥、砂子、扬  相似文献   

7.
2006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和研究具有深圳特色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试点实践,深圳已将住宅产业化提升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高度,通过培育新型住宅产业链,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现将深圳建设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的的实践经验和以后的工作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现代建筑产业化,看起来都很像,怎么区分,可能就连业内人士都感到困惑,但这种"说法不一"很可能会逐步统一。在2013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高层召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围绕"建筑产业化"进行协商座谈。此时很多人发现,座谈会既没用通常表述的"住宅产业化",也没有选择距离建筑业、房地产业、建筑部品生产和流通较远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各地正在研讨住宅产业化的热门话题,而住宅产业化与建筑板材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有关资料,建筑板材要占住宅部品部件的80%左右。为此,讨论建筑板材的发展,对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意义重大。一、什么是"住宅产业化"或"建筑工业化"所谓"住宅产业化"或"建筑工业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住宅部品部件生产要工业化,二是住宅建筑施工安装要装配化,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把住宅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作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住宅产业》2014,(6):39-40
2006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和研究具有深圳特色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试点实践,深圳已将住宅产业化提升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高度,通过培育新型住宅产业链.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现将深圳建设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的的实践经验和以后的工作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良文 《住宅产业》2012,(5):24-28
创建试点城市的条件与优势济南具有推动住宅产业化的优良传统,是国家第一批住宅性能认定试点城市,建立了住宅产业化政策体系与推进机制,拥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研发CSI住宅系列技术,启动了济南市住宅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了一批新兴住宅工业企业,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12.
汪红蕾 《建筑》2020,(3):14-19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在住房和建设领域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改革创新始终走在前列、引领全国。深圳建筑业作为最早的拓荒牛,是经济特区建设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率先启动"第一次房改";实行工程搞招标、施工搞监理、设计搞评选;率先开放建筑市场,放开建材价格;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金融中心,不断刷新"深圳高度";累计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170项,获奖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3.
<正>2006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和研究具有深圳特色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试点实践,深圳已将住宅产业化提升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高度,通过培育新型住宅产业链,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现将深圳建设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的的实践经验和以后的工作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两年来,济南市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总体要求,坚持把住宅产业化发展作为实现房地产业、建筑业及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了住宅产业化工作体系的研究和推进。特别是2012年我市获批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全面加快了工作进程,使住宅产业化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一、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起步于2001年,至目前主要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探索时期,主要进行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学习,探索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律,学习总结先进城市的经验教训,熟悉行业相关情况;对接相关管理技术部门,协调各方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在传统思路中,盖房子总是先做土建,再装设备,最后做装修;但新思路却截然不同。一种被称为"PC建筑"的预制装配式住宅结构,可以"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记者日前从市国资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城建集团将以PC建筑为突破口,推进"住宅产业化"。所谓"住宅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总体上还是一种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环境的行业,与其他先进产业相比,建筑业的技术进步非常缓慢。过去我国改进建筑业的宏观目标有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说法,最近提出的促进建筑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变的提法更为科学,既符合半个世纪前的"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又遵循新时期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建筑业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针对装配式结构住宅,将住宅产业化技术与绿色建筑理念结合起来,从动态交融性空间设计、工业化施工技术、工业化装修三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应用于装配式住宅,以期达到提高建筑品质与性能、节能减排、降低建筑成本等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建安 《住宅产业》2013,(10):16-16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6年多来,深圳以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为使命,在制度设计、标准化体系研究和产业项目实施等多个层面先行先试,取得了新的突破和丰硕成果,并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本刊专题刊发系列文章,为读者一一解读“深圳密码”,以期对全国其他省市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近日获批"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在沈阳召开的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现场交流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为北京市授牌。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着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工作。率先出台了支持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政策,由点到面多层次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发布实施了相关技术标准,形成了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的技术体系,培育了一批从事住宅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材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功指出,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绿色建筑必将围绕绿色建材的使用而全面展开,新型绿色建材的出现势必引发整个建筑工业的革命。
  住宅产业化已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发向。绿色建筑材料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住宅产业化呼唤绿色的建筑材料,反之推动了绿色建材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