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提高阵列天线功率容量为目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采用双边立柱探针耦合的48单元高功率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首先介绍了该天线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然后从单元天线的设计、耦合探针的设计、阵列布局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天线的设计过程,最后对中心频率为4.0 GHz的阵列天线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可以实现GW级高功率微波的发射,实验结果表明在3.9~4.1 GHz的范围内,天线驻波比小于1.5,增益大于22.1 dB,口径效率大于47%.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设计阵列天线,提出了在阵列天线设计过程中引入Matlab进行辅助设计。通过Matlab高效的数值计算能力和强大的绘图功能,直观地归纳出天线性能随着天线结构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为阵列天线设计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Matlab高效的数值计算能力可以直观的为阵列天线设计提供指导思路,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阵列天线设计。  相似文献   

3.
支持空时分复用的无线Mesh网络采用多方向天线阵列技术,使用多个高增益定向天线进行多方向覆盖,具备通信距离远和天线自动扫描与对准的特性,便于快速部署。但现有的多方向天线阵列的设计从扩大通信距离的角度考虑,侧重于提高天线增益,使其垂直主瓣宽度仅为6°,这对于通信距离较近并且节点之间高程差较大的情况来说,覆盖性能不够理想。对多方向天线阵列的组成单元——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支持空时分复用无线Mesh网络的微带阵列天线设计,其垂直主瓣宽度可达30°,并对设计的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了性能仿真和实际测试。  相似文献   

4.
分形天线的IFS实现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自相似特性与分数维,可以很好的用于设计天线。文章讲述了用IFS(迭代函数系统)实现分形天线的过程。并对一些典型的分形天线及分形天线阵列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作用范围以及减小其他方向的干扰,针对雷达对天线的要求,文中通过采用不等间距的变尺度算法设计优化了一种具有特殊方向图的收发天线系统。仿真设计了集成在同一块Rogers4350B材质上的一副发射天线(TX)、两副接收天线(RX1、RX2)微带天线阵,并且使该天线阵列在E面形成特殊形状的方向图。最后,对三天线系统进行了加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E面波束赋形效果良好,有效地提高了雷达的作用距离和作用范围,并且减小了其他方向信号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天线阵列俯仰面方向图的赋形设计在整个基站天线设计过程中是一项关键的技术。考虑互耦以及反射板影响的实际天线阵列,选择阵列中每个天线单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作为优化变量,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天线阵列垂直面方向图的下半空间零陷填充和上半空间副瓣抑制等指标进行优化,结果满足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材料表面设计了一种工作在P 波段的高增益阵列天线,文中设计的天线单元采用全金属Vivaldi 形式,可工作在200 MHz ~2 GHz。天线排布为一维E 面阵列,下方置有反射板。为提升天线增益,采用在天线上方加载超材料层的方式。使用HFSS 对天线进行仿真。仿真表明:通过加载超材料层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天线物理面积的情况下,使其在200 MHz ~600 MHz 的增益得到提升,最大可达2. 7 dB,且有源驻波变化不大,在工作频段内仍小于2。该技术为低频天线阵列的增益提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中基于某型号雷达天线参数的设计指标,采用阵列天线的经典理论和泰勒综合法设计出符合要求的IX28阵列天线.并且还对阵列天线的阵元选择和设计,添加反射板和阵元间互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出文中所设计的L波段对称振子阵列天线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陆畅  陈沁文  常睿  段俊萍  张斌珍 《压电与声光》2023,45(1):130-133,138
该文设计了一款C波段单馈寄生阵列的宽带圆极化天线。此天线采用紧邻的双层F4B介质基板,通过在方形驱动贴片上开槽及采用寄生阵列的设计实现了圆极化。对天线结构的设计步骤进行说明,研究了各结构对天线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的影响,并研究了寄生贴片切角长度和驱动贴片上的缝隙宽度对天线轴比和带宽的影响。对天线的圆极化方向图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5.5 GHz时实现了右旋圆极化,最大增益为8.1 dBi。加工并测试了宽带圆极化天线,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天线实测的阻抗带宽为1.3 GHz,轴比带宽为1.26 GHz。设计的叠层天线具有结构紧凑,装配简单和轴比带宽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超宽带天线体积大、重量沉、成本高、需要复杂的巴伦,为了设计一种2~7 GHz的低剖面低成本的超宽带侦察天线阵列,文中采用新型的榕树天线形式,对无限大的榕树天线阵列进行仿真优化。阵元采用SMA接头馈电,通过调整阵元尺寸,无限大榕树天线阵列工作带宽达到1.7~7.3 GHz。构造一个8×8有限大阵列,对最内部两层阵元馈电,增益的方向性相对单天线增强较多。仿真结果证明,榕树天线阵列可以实现2~7 GHz的超宽带,并且剖面高度只有最大波长的1/2,适合制作超宽带侦察天线阵列。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X波段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小型阵列天线,该天线采用Vivaldi 天线做为阵列单元。在考虑阵列单元间的互耦效应下,仿真设计了9*9 小型阵列天线,使该阵列天线在相对带宽达40%下的有源驻波系数小于2,其有源单元方向图E面、H面的波瓣宽度分别达到120度、110度以上。对9*9天线阵的实物进行了加工与测试,测试结果说明了该阵列天线具有良好的宽带宽角扫描特性。因该天线结构简单,重量轻,在相控阵雷达天线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婷  肖勇 《电子世界》2013,(15):17-18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对天线的新需求,结合阵列天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阵列天线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阵列天线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几种阵列天线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导航系统空间段、控制段和应用段,分别给出了几种可行的阵列天线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婷  肖勇 《现代导航》2013,4(6):457-460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对天线的新需求,结合阵列天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阵列天线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阵列天线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几种阵列天线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导航系统空间段、控制段和应用段,分别给出了几种可行的阵列天线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GA的智能天线系统前端扇区阵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设计了智能天线系统前端的扇区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用于TD-SCDMA基站系统中。依据智能天线系统扇区覆盖模式(即广播波束)对方向图的要求,利用GA的全局搜索性能,综合了阵列结构及单元激励相位。对该阵列结构使用GA模拟了智能天线系统工作模式(业务波束)下所要求方向图的阵列激励幅度和相位。给出了实际的智能天线系统前端扇区天线阵列结构,对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微带阵列天线是实现通信、测控等系统小型化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天线高度,对应用深腔刻蚀、硅通孔等微电子机械微纳加工技术,实现Ka频段硅基阵列天线的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常用的各种微波基板材料特性进行分析,结合3D封装集成需求,最终采用背面开腔的高阻硅材料,设计了同轴背馈硅基线极化4×4阵列天线。对天线阵元、馈线等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并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优化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指标满足系统要求。同时也对阵列天线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硅基材料上实现微带阵列天线制造可行性,为今后相控阵中天线与微波有源电路3D系统级封装集成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赵广营  罗宇 《微波学报》2023,39(4):14-17
传统的球形共形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复杂,每个天线单元需要单独馈电和控制相位,导致天线阵列效 率较低。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口径耦合馈电的单馈球面共形全向天线阵。为球形天线阵列设计了一个1 分30 的馈 电网络且直接集成在了阵列内部。这样可以通过一个端口给所有的天线单元馈电,从而降低了馈电的复杂度,提高 了天线效率。阵列的方向图在x-y 平面上是全向的。x-y 平面的增益变化小于1 dB,x-z 平面的半功率波瓣宽度约为 120°,实现了比传统全向更大的空间覆盖范围。天线的方向图最大增益为1 dBi。  相似文献   

17.
MMDS天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我国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的传输与分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MDS天线是MMD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全方位、大范围内的区域覆盖或特定异形扇区覆盖或多点定向传输的需要,形成了各种全向和定向MMDS发射天线及接收天线。笔者通过对现有微波天线技术和工艺的分析发现,MMDS发射天线一般采用波导缝隙阵列式天线、圆柱形同轴振子阵列式天线、喇叭天线、抛物盒式天线等形式;MMDS接收天线多采用矩形栅状抛物面天线及圆形网状抛物面天线。这几种天线都具有电气性能好、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8.
《无线电工程》2016,(4):67-70
为满足阵列天线热稳定性要求,针对阵列天线系统结构特点,进行了基于PLC技术的温控系统自动控制设计与研究。基于阵列天线系统射频组件功放模块的散热总量和热量分布特点,确定了本自动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对温控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测试与分析了冷却通道的关键参数,实现了阵列天线自动温控系统的PLC自动控制,提高了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实测结果也证明了这套温控系统的可行性,对无人值守、远程监控阵列天线温控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遗传算法在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刘昊  郑明  樊德森  鲁加国 《电波科学学报》2002,17(5):539-542,548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方法,在阵列天线单元数,单元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对阵列天线单元馈电幅度,相位进行优化选择,使赋形波束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遗传算法在阵列天线赋形波束应用时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实验例证,获得了优良的赋形波束形状,显示了遗传算法在天线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然后说明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并可以简化系统控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介绍了切换智能天线中预置波束的设计方法和自适应天线阵列中的经典自适应算法,并简介了目前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