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英 《电子世界》2012,(23):100-101
本文从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及信息行为的变化,探讨了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提出高校图书馆只有紧跟潮流,不断创新,才能化危机为契机,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张平 《世界电信》2010,(11):65-67
移动互联网由三大要素构成 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用户对无线服务泛在化和全业务类型的需求下,移动通信宽带化及宽带移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两化融合”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成为宽带无线通信的主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泛在计算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将来必将指引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在此技术基础上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也备受专业人士和广大的读者关注,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一、泛在计算技术;二、泛在移动信息服务、泛在图书馆理念;三、泛在图书馆理念普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四、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移动信息服务现状以应注意的问题;五、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畅想。  相似文献   

4.
邓敏 《中国新通信》2007,9(5):61-63
在移动通信网络朝着高速化、宽带化、泛在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通信技术,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异构性。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构想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提供普适服务的、开放融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世界。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人们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是科技发展中不断得以更新的技术,无线网络也是在新的科技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无线网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就从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概念入手,对基于无线网络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形式及服务实现模式进行分析,在明确无线网络在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其水平提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网络朝着高速化、宽带化、泛在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异构性.同时,人们对于个性化智能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通信系统构想了-个无所不在的、提供普适服务的、开放融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世界.  相似文献   

7.
邹琪 《信息通信》2013,(6):262-264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到来,电信服务面临用户使用习惯改变等新的挑战;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使得电信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服务领域的竞争。文章从建设智能平台与服务能力、整合手机服务渠道、推进手机服务产品化、建立泛在服务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电信企业建立智能手机碎片化服务体系的方法。智能手机碎片化服务体系以手机为服务媒介,整合微博、短信、Wap、客户端等微渠道的协同服务功能,推出微咨询、微交费、微办理等系列碎片化服务产品,并建立手机服务智能管理平台,构建智能手机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碎片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蔡丽霞 《电子测试》2015,(4):88-89,74
目前"云计算"技术正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悄然兴起,首先深入地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融合的内涵,其次,就信息资源管理云服务模式的分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得出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与云服务的融合是面向自主需求和泛在服务、强调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体现,也是信息资源管理集约化、规模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发展,以实现普适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要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无线网络朝着高速化、宽带化、泛在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异构性。同时,人们对于个性化智能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通信系统构想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提供普适服务的、开放融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无线网络朝着高速化、宽带化、泛在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其带来了丰富的异构性。同时,人们对于个性化智能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通信系统构想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提供普适服务的、开放融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世界。  相似文献   

11.
ICT行业范围很广,但在笔者看来,ICT行业在2017年可能发生的变化将主要围绕云、数据和网三大主线产生. 在云的方面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的适应性问题、云的集中和分布式控制架构的问题,其核心还是如何为不同行业提供云服务;在数据方面将围绕3个问题发展:数据开放、数据安全性以及数据如何变现,这涉及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数据如何与业务深度结合;而从网的方面来看,可以用“更高、更快、更宽”形容,也就是更大容量、更好的敏捷性、更泛在化,为了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多样性,新的网络结构和控制机制面临着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虚拟化以及泛在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群  钱焕延 《电信科学》2012,28(7):86-93
区别于传统强调人与人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技术扩展和应用延伸。本文阐述了物联网融合传感器网络、EPC系统和泛在网络的泛在多元信息获取方式,利用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电网等通信网络和各类接入网络实现泛在数据传送,为社会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提供泛在服务能力。指出物联网的技术路线是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形成的一个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人与物交叉融合的信息服务基础平台;物联网的根本属性是泛在化,即泛在网络,具体体现在泛在互联、泛在技术支持和泛在应用整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吕润宏 《电子世界》2013,(14):192-193
本文从阅读的作用谈起,逐步引出泛在化阅读发展的过程和读者阅读方式及阅读行为的变化,进一步指出在泛在化阅读日益兴起的今天,作为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并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应该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赵庶源  赵季红  曲桦 《电信科学》2013,29(10):131-135
群组移动模型的研究对泛在网络下通信协议的设计、算法性能的评价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泛在网络涉及多种终端同时为移动用户服务的场景,有效地整合终端能力需要有效的群组移动模型进行指导。总结了以往Ad Hoc网络下各种群组移动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结合泛在网络下多终端多网络的环境特点,以用户和业务为中心,对个人服务场景中的群组移动模型的构建方案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提出了关键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供动态自适应的、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是泛在融合网络的发展目标,现有的基于传统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电信服务开放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未来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化融合服务的发展趋势。该文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融合服务提供模式的重大转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持语义互操作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融合服务架构及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该方案能够在语义层次上实现电信网与互联网在服务层面的无缝融合,从而形成一个虚拟融合的服务计算环境。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为种类繁多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公共服务的业务运营和管理系统,它担负着提升物联网跨领域服务规模化与协同化的使命,是未来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目前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现状,以及与公共服务特性紧密相关的平台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信息和服务信息的日益增多,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不断增加,这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章深入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定制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用户行为数据挖掘,定制化智能服务推送等方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泛在网络环境中,组合服务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服务上下文还需要考虑用户上下文,而描述上下文属性的数据类型可能有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和直觉模糊集。为解决这种基于复杂上下文的组合服务选择难题,本文提出一个复杂上下文感知的组合服务选择框架,能够感知服务上下文和用户上下文。该框架基于智能主体设计,其中用户端框架完成用户上下文管理,服务端框架完成服务上下文管理和组合服务选择。通过相关工作的比较,验证了该框架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采用WebVPN技术,融合图书馆主页并隔离学校其他业务系统,设计了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资源统一访问的智能网关。访问入口和出口统一可控,使高等学校图书馆具有管理电子资源访问的主动权;同时简化了访问方式,实现了电子资源泛在化服务,提升了用户的访问体验。对智能网关系统进行了浏览器兼容性和压力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良好,可以满足学校师生访问电子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无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的"可移动化"使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了转变,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模式化将给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