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测量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数目.结果 50例中,内中膜增厚大于1.1 mm者41例,有粥样斑块并引起不同程度狭窄者33例.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内膜明显厚于对照组(P<0.01或P<0.05),斑块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下肢动脉发生了程度不等的病变,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明确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琳  马小萍  杨玲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979-9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2型DM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IMT)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①DM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异常血流和闭塞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1)。②2型DM组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P<0.01)。结论二维声像图可清晰显示2型DM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判断下肢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管腔闭塞,并且对早期无症状糖尿病下肢病变能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56例糖尿病患者组和5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下肢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及最大峰值速度.结果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足背动脉的斑块及最大峰值速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及防治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60例糖尿病患者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下肢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斑块,确定狭窄或闭塞部位,同时检测血流频谱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斑块及最大峰值速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彩超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5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有57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减小(P<0.05);动脉内中膜(IMT)增厚,粥样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腘动脉及股动脉发生率高,且有1例患者单侧足背动脉闭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小红 《河北医学》2011,17(8):1008-10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0例糖尿病患者(DM组)双侧下肢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管管壁、管腔、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血流情况,并与同期相应年龄10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M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病率为58.3%明...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IMT)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和管腔闭塞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糖尿病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血流异常和闭塞检出率以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潘燕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4):152-15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对两组病例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管腔的内-中膜增厚、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流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及双侧下肢动脉常规检查,并设同期相应年龄的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其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管壁、管腔、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血流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2型糖尿病组患者颈动脉及下肢近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于60例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可以直观地观察大血管管壁及管腔病变,对于预测疾病的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它对糖尿病患者尽早了解下肢远端血管供血情况至关重要,可作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56例糖尿病患者组和53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下肢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及最大峰值速度。结果: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足背动脉的斑块及最大峰值速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及防治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彩色双功能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进行二维、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变细 ,狭窄处峰值流速稍增快 ,而月国动脉及足背动脉减慢。其下肢动脉病变主要在月国动脉以下 ,以足背动脉改变为著。结论 :彩色双功能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部位和程度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SonoCT技术联合CDFI和常规超声联合CDFI对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测量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数目,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sonocT技术联合CDFI在二维图像质量、血流图像质量及血流参数上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onoCT技术联合CDFI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SonoCT技术联合CDFI提高了对下肢动脉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检出率,可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栗莉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89-19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的代谢综合征(MS)合并脑卒中患者50例,单纯脑卒中患者48例,健康患者50例。对其进行病史询问,测量代谢相关指标,静脉血检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并对所有入选者进行颈动脉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阻力指数及斑块数量,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MS合并脑卒中、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MS合并脑卒中组在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及冠心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MS合并脑卒中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明显高于单纯脑卒中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S合并脑卒中、IMT、SBP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韦秀湘 《广西医学》2014,(3):329-331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精神分裂症并发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颈动脉,探讨其颈动脉结构的变化和特征。方法精神分裂症并发MS患者100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两组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和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对比两组斑块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IMT、Ds、Dd明显大于对照组,PSV、EDV、RI、P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检出斑块52个,斑块检出率52.00%;对照组共检出斑块31个,斑块检出率为31.00%,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精神分裂症并发MS患者颈动脉的变化特点,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测,可为预测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提供超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 (彩超 )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对 4 6例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 ,描述了正常下肢静脉血管 ,深静脉血栓 ,静脉瓣功能不全 ,静脉炎的声像图表现 ,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超声检查技术和体会进行了讨论。结果 :4 6例中完全性血栓 2 7例 ,部分性血栓 14例。其中 2 7例下肢股深静脉血栓 ,12例大隐静脉血栓 ,2例月国静脉血栓 ,5例静脉瓣功能不全静脉炎。结论 :彩超对下肢静脉疾病检查安全、迅速 ,可了解血管、血流状态和血管周围情况 ,解释原因不明的下肢肿胀 ,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 ,利于疾病的随访 ,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患者,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IMT及粥样斑块;根据IMT及斑块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弥漫性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Hcy浓度,分析超声结果与血清Hcy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7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3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脑梗死的发病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值、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增高,MS组β细胞功能较非MS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尿酸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冠心病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结论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及肾脏损害较重,冠心病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血浆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是否相关.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MMP9水平,并比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伴与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间的血浆MMP9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MMP9水平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显著升高(均P<0.01);稳定性心绞痛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不伴代谢综合征组比较,血浆MMP9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测定血浆MMP9水平可帮助寻找具有不稳定斑块的易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