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发现右额颞部包块3年,增大3天。体检:右额颞部可触及4cm×5cm×5cm大小包块,质软,压痛( )。CT表现:右额颞部见一巨大类圆形高密度占位病变,大小约7.2cm×6.0cm×6cm,密度均匀,CT值98HU。内缘光整,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晰,外缘宽基底紧贴颅骨内板,向前侵蚀额骨内板,累及右侧额窦;向外呈膨胀性生长,额骨骨质吸收变薄,部分骨皮质缺损,病变穿破颅骨突向颅外,并见皮下软组织肿块。鞍上池、三脑室、右侧脑室明显受压变窄,左侧脑室枕、颞角扩大,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增强扫描:颅内病变无强化,额顶部皮下软组织肿块部分呈明显…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3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热、抽搐、拒奶、呕吐2 d,伴阵发性右侧肢体抽动2 d。体检:前囟隆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注射孔处出血不止,肌张力增高。实验室检查:WBC3.9×109/L,RBC 3.68×1012/L,Hb 103 g/L,Plt 230×109/L。凝血酶时间7 s,凝血酶原时间17 s,活化部分凝血46 s。颅脑CT扫描示右额颞部颅骨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后纵裂池内见铸型稍高密度影(图1、2)。结合临床CT提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临床给予维生素K及新鲜血浆治疗,10 d后复查CT示出血明显吸收消散(图3、4)。讨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期到乳幼儿…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5 0岁。 5年前因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行右颞骨部分摘除术 ,2年前因右侧眼球突出行右侧眼球摘除术。 2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持续时间约 10min。查体 :右颞部颅骨缺损 ,右侧眼球缺如 ,右眼睑肿胀 ,右球结膜水肿 ,余无异常改变。  CT表现 :右额颞部颅骨板增厚外缘毛糙并部分却如 ,右侧眼球缺如 ,右侧眼眶内见一长条状肿块影 ,大小 1.5cm×4 2cm× 2 .0cm ,CT值 4 1Hu ,右侧中颅凹内有斑片状略高密度灶 ,周缘示大片低密度灶 ,右侧脑室受压变形 ,中线结构左移(图 1)。增强扫描右侧眼眶内肿块及中颅凹内略高密度灶明…  相似文献   

4.
1患者男,28岁。两年来间歇性肢体抽搐3次,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2天入院。视物模糊,头晕,有视物旋转感。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戈登征阳性。2颅脑CT示右颞顶叶片状低密度灶,CT值约20~30Hu,其内密度明显不均,可见多发大而不规则的钙化灶,其内及后方脑实质内示片状中等高密度灶,CT值约80hu,呈片状,周围伴有环状水肿带。右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小且左移。增强后扫描强化不明显(图1、2)。3手术与病理肿瘤位于右侧颞顶部,外观灰红色,质软,大小约3.5cm×3.0cm×4.0cm,周围示不规…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一年前发现右侧颞顶部包块隆起,质硬,无压痛,未予处理。近1个月来时出现头昏头痛,呕吐及肢体瘫痪等不适。体检发现右侧颞顶部约4 cm×3 cm质硬隆起,较固定。实验室检查阴性。X线平片:右侧额顶部骨质破坏吸收,其间密度不均匀(图1)。CT扫描:平扫示右侧颞顶骨部分骨质吸收破坏,周围见稍低密度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肿块大部分位于颅内,相邻脑组织受压推移(图2);增强扫描示肿块强化不明显(图3)。术前诊断:①脑膜瘤;②颅骨肿瘤性病变。手术所见:切开头皮及颞肌,见颅骨已被侵蚀,局部隆起,颅骨钻孔形成骨瓣后,见颅骨肿瘤与…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1岁.临床无异常表现,外伤后腹部CT检查发现胰腺体部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CEA:0.75 μg/L;AFP:3.09 μg/L;Ferritin:708 μg/L;CA19-9:3.14 μg/L;NSE:7.58 μg/L. CT检查:胰腺体部见大小约2.6 cm×2.7 cm×3.1 cm占位性病变,平扫呈类圆形高低混杂密度,高密度部分CT值约320 HU,低密度部分CT值约为25 HU(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稍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静脉期稍低密度区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约为35 HU,延时扫描呈低密度,高密度部分三期扫描无强化(图2~4).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行头颅CT和MRI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大脑镰旁囊性低密度病灶,大小约为1.6 cm×4.5 cm,CT值约为13.27~16.70 HU,其内侧见等密度结节,未见水肿和占位效应(图1)。MRI:示左额顶部大脑镰旁囊状影,其内侧之结节T1WI(图2)呈等信号,T2WI(图3)呈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8.
成人纵隔淋巴结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3岁。右侧胸部隐痛不适半年,伴盗汗、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检: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气管居中。听诊:右中肺外带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实验室检查:WBC9.8×109/L,N6.5×109/L,L3.8×109/L,血沉85mm/h。图1右前上纵隔增宽,内见一约4cm×6cm大小之高密度影,其中央部分密度略低,周边部分密度略高,病灶边界不清,右外侧胸壁包裹性积液图2增强扫描病灶中央为类圆形无强化低密度区,周边呈环状强化CT检查:右前上纵隔增宽,其内见一约4cm×6cm大小之高密度影,中央部分密度略低,CT值为41HU,周边部分密度略高,CT值为48H…  相似文献   

9.
罕见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机化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男,53岁。间断头疼、眩晕1月余,服用止痛药可短暂缓解,入院前2厨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既往无明确外伤史(自述)。发病以来,精神差,神志清,颅神经检查无异常。CT定位像示:额颞部颅内板下土豆形高密度影(见图1),大小约13cm×5cm;横轴位片示:双侧额颞顶颅内板下梭形高密度灶,边界较清,中央见等密度区及斑片状骨化灶,  相似文献   

10.
女 ,5 4岁 ,因头晕、头痛 1月余入院。查体无异常。头颅CT平扫见右颞枕区颅板下一梭形影 ,边缘较光滑 ,呈等高混杂密度 ,其内见斑块状高密度钙化影 ,CT值在 44~ 12 8HU之间 ,大小约 7.0cm× 5 .0cm× 4.3cm(图 1) ,骨窗见局部颅骨内板受压吸收 ,外板尚连续 (图 2 )。图 1 CT平扫示右颞枕区颅板下梭形肿物 ,其内伴斑块状钙化手术与病理 :术中见硬膜外有肿物 ,外观呈红褐色 ,切面呈海绵样结构 ,镜下见肿物由大小不等的扩张血窦组成 ,其间夹杂钙化成分及血液。病理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讨论 :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属颅内血管畸形的一种 ,临…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29岁.无诱因出现头痛20余天,呈阵发性,发作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缓解,合并双眼视物模糊半月入院.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发热.双眼视力:左侧1.0,右侧1.2.双眼底视乳头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CT平扫:右侧额顶部可见团块状混杂密度灶,范围约5.7 cm ×6.2 cm ×7.2 cm,病灶可见深分叶,CT值为37~ 51HU,其内可见斑片状及结节样、沙柱状钙化,CT值为221~422 HU,周围可见不规则水肿灶(图1).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较平扫清晰,病灶与大脑镰紧密相连(图2).骨窗:相应处骨质稍毛糙,未见骨质破坏(图3).  相似文献   

12.
1病历简介 患者,男,33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头痛头晕,并进行性加重.半月前发现右眼球突出,伴该侧视力减退直至消失.查体:右眼球突出,右眼睑闭合不全,右眼视力完全丧失,眼球固定向各方向活动受限,结合膜充血.右侧上下肢腱反射亢进.CT平扫见右额部4.0cm×3.5cm大小稍高密度圆形肿块影,CT值为38Hu,肿块边缘为环状高密度,颅内占位效应轻,右眼眶顶、眶后壁有骨质破坏.额部肿块突人眶内,眼球受压向前下方移位,使眼球突出眼眶(图1,2).CT增强扫描:仅见肿块边缘环状增强,但其内部未见增强(图3).CT增强矢状面二维重建:肿块自上而下从颅内突入眶内,肿块周边增强,与脑组织有明确界限.CT诊断:颅眶沟通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58岁.左额颞顶部头皮下包块10余年,近2年来发现包块明显增大而就诊.查体:左额顶部可见一约7 cm×8 cm×3 cm大小的头皮下包块,质硬,基底宽,无活动,无压痛,表面无破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2×10~9/L,嗜中性粒细胞84.6%,红细胞4.62×10~12/L,血小板58×10~9/L.凝血系列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患者,女,4岁。因发现头皮肿块并渐进性增大1年余入院。一年前发现左额顶部肿块约黄豆大小,无红肿、触痛,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抽搐,未予特殊处理,肿块逐渐长大至直径约2 cm、高出头皮约1 cm。专科检查:左额顶部有一大小约3 cm×2 cm 包块,质稍硬,活动度良好,未触及颅骨凹陷畸形;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及桡骨膜反射(),双侧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双侧Hoffmann 征阴性,双侧 Babinski 征阴性,Kernig 征及 Brudz-inski 征阴性。CT 平扫:左侧额顶部头皮局部呈扁平状隆起,其内可见斑点状及结节状高密度钙化,邻近颅骨骨质结构完整(图1、2)。CT 诊断:左侧额顶部头皮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良性病变。手术记录:沿肿块中央作一长约4 cm 的梭形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见大小约2.5 cm×2.0 cm×1.5 cm 的肿块,呈灰白色,质硬,即行头部包块切除。病理诊断:(左额顶部)钙化上皮瘤(图3、4)。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7岁,上腹部胀痛1个月余,血吸虫病史30年.查体:腹膨隆,腹壁浅静脉显露,曲张,肝肋下4cm,脾位于脐右下约3cm,质硬,移动性浊音(+).CT平扫:肝脾增大,肝脏CT值(65Hu)高于脾脏CT值(50Hu),肝内见斑点状钙化(图1),胆囊壁见条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脾内见多枚结节及片块状病灶,病灶周边及中央呈大团块状造影剂充填强化(图2);延迟期:病灶强化区域增多,对比剂逐渐向病变区内充填,邻近脾周病灶突破包膜,外周见积液;肝内大小0.5~1.0cm低密度灶,中央可见一小圆形稍高密度影,增强后呈血管性强化(图3).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8岁,发作性头痛10余天,疼时持续数分钟,伴有喷射性呕吐,腰穿压力显著增高,余未见阳性体征。 CT表现:平扫见额顶叶居中线大脑镰区有4.2cm×6.5cm的类圆形略高密度区(图1),CT值为39Hu,其内有小囊状低密度区,CT值为26Hu。周围有大面积不规则水肿区域,侧脑室前部显著受压。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60ml强化扫描,见肿瘤区显著强化(图2),CT值为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7岁。慢性贫血伴头晕、乏力13年,近8个月来出现进行性视力减退,反复头痛。曾因慢性贫血在多家医院反复就诊并输血。6年前因脾功能亢进行脾脏切除术。2年前通过骨髓穿刺活检诊断为骨髓纤维化。体检:呈贫血貌,除双侧视力模糊外无明显其他局限性神经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18.5×109/L,中性粒细胞0.127,淋巴细胞0.807,血红蛋白60 g/L,血小板45×109/L,偶见幼稚红细胞,血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升高。MRI:两侧额颞顶部及大脑镰旁脑膜广泛增厚,部分呈结节、肿块样改变,T1WI呈等信号(图1),T2WI除右额顶部病灶为等低信号外,其余均呈等信号,邻近脑实质略受压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9岁,因头痛20余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体检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左侧脑室旁颞顶叶区可见一不规则状低密度影,边界大部分较清,截面大小5.1 cm ×3.9 cm,其内未见钙化影,后部边缘呈稍高密度,前外缘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左侧脑室三角区和后角受压,中线结构局部右偏,右侧侧脑室稍扩张(图1、2).颅脑MRI:左颞顶叶可见-7.3 cm×4.0 cm ×5.4 cm长T1、长T2信号囊实性肿块,周围见片状不均匀水肿区,实性部分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图3~11).  相似文献   

19.
姚金龙 《放射学实践》2006,21(6):545-545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头昏,左耳闭气1年,无疼痛。体检:左侧耳前区稍肿胀,颞颌关节研磨运动轻微受限,双外耳道干燥,左耳鼓膜标志不清、内陷,无红、热、压痛及关节弹响等阳性体征。颞部CT:平扫左侧颞下窝示大小2.4cm×2.5cm×3.6cm。椭圆形不均匀性肿块影,长径与矢状面平行,边缘光滑清晰,高密度区(CT值420~800HU)为钙、骨化灶,其内散在的低密度区(CT值58~129HU)为软组织成分(图1);增强后原病灶内的低密度区密度增高,CT值73~242HU(图2),该病灶上抵左侧中颅窝底,下与下颌切迹平齐,翼外肌向前外侧移位,翼内肌向下稍向后移位,左侧咽旁脂…  相似文献   

20.
阑尾黏液腺癌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 男 ,48岁。因右下腹包块半年余入院。查体 :右下腹可触及 3.0cm× 4.0cm包块 ,压痛 ,移动度小 ,大小便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WBC 8.9g/L ;G 0 .72 ;L 0 .2 5 ;M 0 .0 3;RBC 4.44× 10 12 /L ;HGB 141g/L ;PLT 2 6 5g/L。腹部CT平扫 :右下腹阑尾区见 3.1cm× 3.4cm× 4.0cm的软组织密度灶 ,形态不规则 ,呈分叶状 ,肿块边缘毛糙 ,其内密度不均匀 ,CT值 2 9~ 36HU ,与周围肠管及右前腹壁粘连 ,分界不清 (图 1)。增强扫描 :肿块呈不均匀性环状强化 ,壁厚薄不均 ,其内可见液体密度灶分布 ,CT值 36~ 5 3HU ,未见腹水 (图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