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电子邮件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有大量的垃圾邮件不断涌现,随之也出现了各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文中主要介绍基于信件源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和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介绍,分析了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垃圾邮件发送者不断改变发送策略以逃避过滤技术的过滤,垃圾邮件发送策略也不断的更新。文中对近年来垃圾邮件发送的新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讨论目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垃圾邮件过滤是一种主动安全防御技术。首先概述了垃圾邮件过滤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概念;然后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进行了分类,并评述了各种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和技术;最后展望了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及其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概述了图像型垃圾邮件的基本概念;其次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技术进行了分类,并评述了各种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和技术;对已经用于图像型垃圾邮件分类的两类共五种分类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效果比较;最后对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羿  周建国  晏蒲柳 《计算机工程》2006,32(18):106-108
介绍了各类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分析了已经应用于垃圾邮件内容过滤领域的一些分类算法存在的某些不足,创新地将一种新的分类算法(SECTILE)应用于垃圾邮件的分类过滤中去,并设计了一个多层次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该系统整合了多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黑名单/白名单技术、基于规则的过滤、基于内容的过滤),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垃圾邮件过滤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客户端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面对技术越来越高明的垃圾邮件发布者已经突现出它的弱点,多Agent技术为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旨在将Multi-agent技术和多用户协作的思想引入到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中,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使各邮件客户端能够互相协作,共享反垃圾邮件信息,从而提高单客户端垃圾邮件过滤的效果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垃圾邮件泛滥的原因,分析了当前的防范措施及不足,针对垃圾邮件的内容、获取IP技术及发送手段等特征的变化,通过对行为识别技术及SenderID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只有采取主动防御来解决垃圾邮件的网络流量及发送源,才能有效打击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内容邮件过滤器的攻击及过滤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是反垃圾邮件技术中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垃圾邮件发送者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方法对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器进行攻击,严重影响了过滤器的正确率和健壮性.在介绍主要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基础上,分析了针对基于内容垃圾邮件过滤器的常用攻击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过滤改进技术.同时,针对单词沙拉攻击,在几种过滤器上进行了模拟攻击实验.最后分析了垃圾邮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反垃圾邮件技术的主要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垃圾邮件发送者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来隐藏踪迹,垃圾邮件变得更加狡猾、更有针对性。这是由于垃圾邮件发送者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来隐藏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的基于URL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邮件是当前Internet上关注一个焦点问题,随着垃圾邮件的伪装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前主要的几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目前垃圾邮件大都含有要宣传网站的URL地址的特点,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URL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通过查询邮件中是否含有URL黑名单中的URL地址,来识别垃圾邮件。在URL地址查询过程中,采用Hplf散列函数来加速查询。通过试验测试,该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垃圾邮件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垃圾邮件日益猖獗,本文简单阐述了垃圾邮件的定义和危害,并详细介绍了现今常用的传统反垃圾邮件技术及其综合运用.最后,针对近来图片垃圾邮件猛增的最新形势,对未来反垃圾邮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邓维斌  洪智勇 《计算机应用》2010,30(8):2006-2009
如何将邮件的头信息和内容信息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垃圾邮件过滤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粗糙集具有很好地处理不确定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两阶段邮件过滤方法,首先根据邮件头信息将其分为正常邮件、垃圾邮件和可疑邮件,再根据邮件内容将可疑邮件分为正常和垃圾邮件。通过在中英文邮件集上的测试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邮件过滤方法不仅能提高垃圾邮件过滤的准确率,而且能大幅降低误杀率。  相似文献   

12.
从图片垃圾邮件的现状着手,通过对图片垃圾邮件的分析,将图片垃圾邮件与文本垃圾邮件之间的不同点进行了对比,并对图片垃圾邮件的特征进行了总结.与此同时,对图片垃圾邮件过滤中常用的一些过滤方法,例如OCR(最优字符识别)以及指纹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优缺点,并结合它们自身的缺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看法.最后对最新的反垃圾邮件研究成果作了简略描述,并对垃圾邮件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结合危险理论的思想,提出了运用树突状细胞算法( DCA)检测垃圾邮件群发现象的方法。该方法从垃圾邮件群发的行为特征入手,对一段时间内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正常和垃圾邮件在群发特征表现上的差异,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群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检测出垃圾邮件群发现象,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4.
结合邮件的半结构化特征,将最大熵模型引入垃圾邮件过滤中,构造出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Outlook提供的PIA相结合,利用.NET技术开发出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垃圾邮件过滤插件,在客户端实现了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较好地解决了垃圾邮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垃圾邮件行为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垃圾邮件制造者不断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垃圾邮件的内容和发送手段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传统基于内容的反垃圾邮件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式的垃圾邮件行为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当前垃圾邮件的通信行为和MTA通信原理,提出了追踪源头认证、信誉验证和质询验证行为识别技术,详细阐述了它们在MTA通信连接的不同阶段对垃圾邮件进行识别与拦截的方法,并给出了整个行为识别算法.最后设计了一个可扩展性良好的垃圾邮件过滤网关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识别技术真正实现了与内容无关、语言类型无关的邮件实时过滤,并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最近,spam页面急剧增加,这极大的影响了搜索引擎的精度和效率。如何抵御spam页面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合并了基于内容来侦测spam页面和基于链接spam侦测spam页面的方法,从而提出了一个两步的侦测spam页面的方法。第一步是一个过滤的步骤,用于生成spam页面的候选列表;第二步,通过一个自动的分类器从候选页面中侦测出最终的spam页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对邮件过滤的准确性和返回率,论文改进了传统的贝叶斯定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单词提取特征值和使用特征向量来描述频率。模型降低了垃圾邮件的错误率,总体上提高了系统的过滤性能。与传统贝叶斯公式的假设不同,系统为垃圾邮件样本的每个特征值分配不同的权值,降低了的垃圾邮件判断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能够显着提高准确性和返回率,系统性能得到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子邮件应用中垃圾邮件危害日益严重的问题,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正成为当前互联网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邮件处理方法的分析研究,并结合中文信息处理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并加以设计实现.实验表明,在有限样本情况下,基于SVM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The main purpose of most spam e-mail messages distributed on Internet today is to entice recipients into visiting World Wide Web pages that are advertised through spam. In essence, e-mail spamming is a campaign that advertises URL addresses at a massive scale and at minimum cost for the advertisers and those advertised. Neverthel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L addresses and of web sites advertised through spam have not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URL-dissemination through spam e-mai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L addresses disseminated through spam. We conclude that spammers advertise URL addresses non-repetitively and that spam-advertised URLs are short-lived, elusive, and therefore hard to detect and filter. We also observe that reputable URL addresses are sometimes used as decoys against e-mail users and spam filters. These observations can be valuable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spam filters and in order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 to fight sp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