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护理满意度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75.68%,出院时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SCC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TSCC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4月接受中医辨证施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其中医辨证施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症状,阻止病情恶化,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按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包括情志调适、辨证施膳、按摩调护、运动康复调理以及生活环境调护。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比较:中医组有效率95.7%,对照组有效率75.7%,两组比较(P0.05);中医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足部神经筛查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筛查评分都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知识掌握度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农春兰 《河南中医》2013,33(8):1380-138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糖、饮食治疗,并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及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包括辩证施膳、中药足浴、运动康复以及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FBG、2hPG、TG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4年4月所收取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38/40),显著高于照组的5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4年7月—2015年7月时间段内该院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小针刀治疗方法 ),跟踪随访1年,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例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30例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3%)。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例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20.0%;30例研究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7%)。结论对于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来说,采用小针刀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复发率低,该治疗方法值得患者的深度信赖,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必须应用甲钴胺)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2例完全缓解,1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患者中,21例完全缓解,15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1%,研究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方剂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可获得满意疗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传输速度恢复,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数字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3周和6周后,研究组疾菌转阴状况与空腹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与疾菌转阴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神经运动传导及感觉传导、中医症状及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7. 22±3. 08) m/s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 58±4. 12) m/s均比对照组高(P 0. 05);且研究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等中医症状比对照组低(P 0. 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4. 00%比对照组76. 00%高(P 0. 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减轻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27-2429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予以心理调节、健康宣讲等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势侧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护理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显效患者12例(30.00%),有效患者16例(40.00%),治疗有效率达70.00%;护理组治疗显效患者21例(52.50%),有效患者18例(45.00%),治疗有效率达97.50%,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足浴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项研究,随机将患者分别归入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均为患者运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增加足浴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前,两组SCV、MCV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CV、MCV均高于对照组,且相比护理前,两组指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浴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配合中药方(自拟化湿活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任选在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选取时间跨度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均分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自拟化湿活血汤配合甲钴胺治疗方法),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系统症状评分(4.2±0.2)分、密西根MDNS评分(5.4±0.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9.38%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6.7±1.3)分、(8.6±1.6)分、30.0%(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自拟化湿活血汤配合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良好,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中医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较好的改善临床情况,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高巍 《辽宁中医杂志》2014,(8):1738-1739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伟力糖尿病治疗仪治疗的疗效和治疗护理体会。方法: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降糖药物及怡开治疗15 d;治疗组75例,应用常规降糖药物及怡开治疗的基础上并用北京伟力糖尿病治疗仪WLTY-200O型治疗15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肌电图的变化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糖尿病治疗仪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6.7%,仪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WLTY-2000型伟力电脑糖尿病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可作为一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辨证施膳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辨证施膳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总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总体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后血压和血糖控制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有效38例(92.68%),满意38例(92.68%);对照组有效31例(75.61%),满意30例(73.17%);两组护理后血压和血糖控制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总体化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血压,避免损害各重要脏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服用大柴胡汤加减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4天后评价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3.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单侧优势病变腓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得到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方能提高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