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骨-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自体骨 -骨膜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探讨骨膜间充质细胞对关节透明软骨组织全层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以成年兔胫骨内上侧的骨 -骨膜组织作为供体 ,镶嵌式植入兔自体髌股关节之股骨滑车关节软骨等大、相同形状的全层缺损区 ,术后 4~ 2 4周分别对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自体骨 -骨膜移植组织与缺损周围组织完全愈合 ,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显示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组织。结论 自体骨 -骨膜组织移植修补关节软骨缺损可以诱导关节软骨缺损以透明软骨方式进行修复 ,这为临床应用自体骨 -骨膜组织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自体软骨膜移植,自体骨膜移植,培养的软骨细胞移植,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等.近年来,关节镜下的带骨软骨镶嵌移植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开展和应用.该技术通过特殊的取骨工具,将关节非负重部分的正常软骨连带部分软骨下骨取下后转移到受植区域,修复该区域的软骨病损[1,2].[关键词] 带骨软骨;移植;软骨,关节;创伤和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表明,移植兔耳软骨膜能形成新的关节软骨面,软骨膜移植的再生过程分为移植、粘着、愈合和成熟四个阶段,新生软骨从血凝块、滑膜血管、髌骨的滋养血管和关节滑液获得营养。文中阐述了软骨膜移植重建关节软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和评价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40只,在股骨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后13个月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1)骨膜移植和钻孔组软骨缺损完全被修复组织填充,修复组织稍高出毗邻软骨,关节表面光滑、平坦,已与毗邻软骨交融;对照组软骨缺损内无正常软骨形态,表面不平,仍为缺损状。(2)骨膜移植和钻孔优势修复组织均为透明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3)修复组织厚度:骨膜移植和钻孔组均稍高出毗邻软骨,但与毗邻软骨之间的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钻孔组与移植骨膜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二者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简单的钻孔术能够替代复杂的骨膜移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物技术、组织工程技术、材料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进展,由此为成功治疗关节软骨病变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方案。本文从软骨下骨钻孔、截骨术、骨膜及软骨膜移植、软组织移植和自体骨软骨移植、细胞移植等方面对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骨膜转移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体骨-骨膜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探讨骨膜间充质细胞对关节透明软骨组织全层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以成年兔胫骨内上侧的骨-骨膜组织作为供体,镶嵌式植入兔自体髌股关节之股骨滑车关节软骨等大、相同形状的全层缺损区,术后4-24周分别对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自体骨-骨膜移植组织与缺损周围组织完全愈合,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显示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组织。结论:自体骨-骨膜组织移植修补关节软骨缺损可以诱导关节软骨缺损以透明软骨方式进行修复,这为临床应用自体骨-骨膜组织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寻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实验观察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变化过程 .[方法 ]将自体骨膜移植于 2 4例中国家兔膝关节股骨髌面制作的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观察不同时期修复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 ]自体骨膜于术后第 12周完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区 ,修复组织中细胞分布及排列接近周围正常软骨组织 ,整个细胞被胶原原纤维环绕 ,经方差分析示 ,实验组单个细胞面积与空白对照组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自体骨膜具有成软骨能力 ,其参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区的细胞有骨膜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和骨原细胞  相似文献   

8.
关节软骨创伤及关节疾患可导致关节软骨坏死、剥脱 ,而软骨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较差可直接影响关节功能 .1 骨膜移植骨膜在组织学上分为纤维层和生发层 ,其中生发层所含有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终身的潜在分化能力 ,在关节腔无血液供应、低氧张力及较大的局部应力下 ,可促使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向成软骨细胞分化 ,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 .骨膜移植的修复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骨膜生发层的朝向、关节的运动、年龄、骨膜与创面的比例及缺损面积的大小等[1 ] .夏虹等[2 ] 首次通过分析不同方向的骨膜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形成的新生软骨…  相似文献   

9.
修复是指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关节软骨组织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缺乏血供和未分化细胞,使得自我修复后的软骨组织不能恢复正常关节软骨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正是由于这种自然修复过程的局限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成为近年来风湿、骨科临床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临床以及实验中人们研究各种方法以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大体有:软骨下骨打孔术,降低关节面应力及保持关节活动;软组织移植术;软骨/骨软骨移植;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20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自体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应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行鼓室成形手术20例。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移植成功率95%;气-骨导间距在20dBHL以内17例占85%,其中气-骨导间距在10dBHL以内者11例占55%。结论 自体软骨-软骨膜是一种有前途的中耳乳突手术修复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24只兔股果髁部的关节软骨缺损进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关节软骨缺损区被骨膜再生的幼稚软骨完全充填,其组织结构趋于透明样软骨,而以地照组仅被纤维组织和纤维软骨部分充填。  相似文献   

12.
天然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软骨内无血管,缺乏血液供应,细胞代谢缓慢,临床上常见的由创伤和各种疾病(如骨关节炎,剥脱性骨软骨炎、骨坏死等)引起的关节软骨缺损难以自行修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传统的方法(关节灌洗清理术、微骨折、软骨下钻孔、骨膜和软骨膜移植)都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均不能实现长期的软骨修复。自体软骨移植在临床上技术较成熟,但也存在供区缺损、来源有限等不足,异体软骨移植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受到限制。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出现为软骨缺损修复提出了新的途径。1977年Green将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与脱钙骨支架联合培养,开始尝试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并认识到细胞培养支架的重要性。目前,软骨组织工程中支架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支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 -骨膜复合组织与软骨下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方法 :采用胫骨 -骨膜复合组织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区与缺损区软骨下钻空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并进行大体观察与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种修复治疗方法均完全填充关节软骨缺损区 ,修复组织与周围正常关节软骨连接良好 ,并形成类透明关节软骨。结论 :游离骨 -骨膜复合组织和软骨下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骨膜组织和红骨髓均能够再生为类透明软骨 ,并可充填关节软骨的缺损区 ,形成修复组织  相似文献   

14.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渊  陆敏安 《广西医学》2002,24(12):2027-2031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本文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身修复、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骨膜或软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三维立体细胞培养组织工程技术及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修复等六个方面 ,综述了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1 关节软骨缺损的自身修复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极低 ,在正常成熟关节中几乎见不到有丝分裂 ,其分裂周期不是以日、月计 ,而是以年计。一般按损伤的程度可分为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和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两类。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 ( PTCD) ,…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国外、国内开展了自体软骨膜移植的实验研究。Lester(1959)在为漏斗胸畸形复发的儿童动手术时发在肋软骨膜可以再生软骨。Skoog 等(1972)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软骨膜确有再生软骨的能力Ohlsen、Sohn 等又进一步把软骨膜移植于动物自身皮下、肌间、肝实质等处均生成软骨。Eng-kvist(1975)用自体软骨膜移植再生软骨的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自体软骨移植已有许多实验研究和一些临床研究报道,本文从  相似文献   

16.
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骨关节软骨缺损(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及骨不连。方法 对14例骨不连或难愈性骨折、髋、膝关节结核、滑膜软骨瘤行病灶清除或清理,植骨、减压而有软骨缺损,采用游离自体骨膜或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或带缝匠肌蒂髋骨骨膜移植。结果 髋、膝、踝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无融合或强直,患者恢复工作,日常生活可自理,疼痛完全解除,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移植血运建立快,成软骨作用强,修复骨缺损,增强抗炎能力。结论 自体骨膜游离或带蒂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难愈性骨折、骨缺损或不连均有一定的成骨、成软骨作用,修复重建功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关节软骨缺损膜移植修复与自身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的自身修复能力和方式及骨膜移植对软骨缺损重建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45只,分为软骨全部切除组,部分软骨切除线,骨膜移植组,各组15只,手术后2,4,8周各组处死5只,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及电镜进行评估。结果:软骨全切组与部分全层软骨切除组均以类透明软骨修重缺损,骨膜移植组各期之表现均优于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生软骨接近正常软骨结构,纤维蛋白粘合剂固定骨膜牢牢靠,结论:兔软骨缺损缺乏自身修复能力,外源性修复以类透明软骨为主,骨膜移植修复优于自身修复,再生软骨接近正常软骨结构,应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骨膜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游离折叠式骨-骨膜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及再生软骨的特性.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实验动物48只,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设计折叠骨-骨膜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为实验组,单纯骨膜游离移植为对照组,未作任何修复处理为空白组,每组16只.术后2、4、8、12周进行大体标本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观察、扫描电镜观测和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分析. 结果 术后实验组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且与周围正常软骨融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深;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呈强阳性;电镜显示包埋在软骨细胞囊中的软骨细胞排列整齐,胶原纤维呈多孔结构,孔隙均匀;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评分实验组各时间点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 结论 折叠式骨-骨膜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是对以往单纯游离骨膜移植的改进,为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从骨膜的解剖生理功能和骨膜再生软骨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关节内营养环境、关节活动、骨膜生发层不同朝向、年龄及手术技巧等因素对移植修复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状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实验及临床的研究证明自体骨膜游离移植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局部环境因素影响骨膜成软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员的修复方法,方法;取家兔15只,双侧髌股关节股前关节面造4mm×7mm全层软骨缺损伤物模型,将经二步冷冻法保存的胎兔骨膜转移于缺损处,并用自体骨膜移植作对照,术后肢体不作外固定,16周后取材,经组织学观察。结果:经冷冻保存的胎兔颅骨膜移植后能形成透明样软骨,与自体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缺损差异无显性(P〉0.05),为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