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和媒体融合之路,提升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的策划能力和移动互联网传播水平。【方法】 采用“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对刊物宣传、专题组稿、增强出版、新闻事件深度报道、热点抓取、会议和活动宣传、为广告客户提供增值数字广告和服务等进行探索和实践。【结果】 在“煤传媒”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融入“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取得了比常规微信宣传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结论】 “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可大幅提高科技期刊数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的水平,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追踪国外科技期刊视频传播研究与实践发展情况,探寻国外相关研究主题与方向、实践最新进程,为国内科技期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SCIE及SSCI数据库中科技期刊视频传播相关论文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出版商实践,探讨科技期刊视频元素的发展与应用、传播效果及衍生问题。【结果】国外科技期刊较为充分地应用视频,视频元素从多个维度与科技期刊出版结合,有助于科学问题的呈现与期刊公众传播功能的拓展。在实践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使用场景及相应服务,研究焦点集中在传播效果评估与质量控制、权益等方面。【结论】作为新生的出版形态,科技期刊视频正处于发展期,视频元素与期刊出版的多重融合、标准设定、权益讨论甚至诚信相关问题仍将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增强出版的概念、特征、流程及系统设计原则,为国内科技期刊实现增强出版提供参考。【方法】 调研国内外期刊的增强出版现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增强出版以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为理念,通过文本+关联附加数据的方式,实现“传统论文+富数据”的交互链接与显示,呈现富数据、富链接、富显示的特征;科技期刊增强出版流程涉及提交、存档与传播,须遵循相应标准重新组织与封装产品形态,满足传播和共享需求;增强出版平台设计要坚持可读性、易懂性、可链接到研究数据、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等原则。【结论】 实现增强出版可提升传统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能力,建设过程须注重顶层规划与规范化设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考虑数据的长久、有效、完整保存,积淀科研事业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实验中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在线发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发布科学实验所获得但论文未能涵盖的信息的可能性与具体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并借助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应用,以期解决问题。【结果】 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可以有效解决科技论文未涵盖的科学实验信息的发布问题。方案如下:(1)利用科技期刊网站发布科学实验的原始数据、视频及音频信息;(2)将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发布作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职能之一;(3)创新数字化论文的形态,扩充其信息容纳量和种类;(4)探索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和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模式,增强对科学实验所获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效率。【结论】得益于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普及,已能实现对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展现我国科技期刊B站传播现状,探索提升科技期刊短视频平台传播效果的有效策略。【方法】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的科技期刊为实证样本,通过网络调查法深度剖析16个科技期刊B站号的基本情况,并对视频内容传播效果进行综合测算和深入分析,挖掘高传播效果指数视频的内在特征。【结果】科技期刊B站号开通和认证数量少、运营能力有待提高;视频内容以学术活动类为主,呈现形式相对单一;选题具有创意且视角独特,紧跟时事并能与用户进行即时互动的视频传播效果更好。【结论】科技期刊需要明确账号定位与运营模式,科学布局B站;挖掘优质资源,凭内容“征服”用户;引导用户与期刊“深互动”,助力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现状,提出期刊增强出版的发展路径。【方法】 以重庆市2021年入选CSCD的期刊为数据统计源,利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期刊增强出版发展的外部机遇和面临的威胁、本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梳理重庆市CSCD期刊在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刊3种传播媒介的增强出版现状。【结果】 增强出版是目前期刊正在积极尝试的重要出版形式,在微信公众平台、网页方面的增强出版效果良好;而纸质期刊单篇论文的二维码使用率低,实验数据、过程视频材料不丰富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 从编辑角度来看,编辑应在出版过程中主动融入增强出版,加强与作者沟通,发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同时,组建新媒体人才队伍,完善增强出版的二次加工。从作者角度来看,作者应主动加强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意识,提升论文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提高增强素材的系统性、准确性、清晰性,有效促进知识共享,为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提供增强出版的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网络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趋势,以期为科技期刊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方法,扫描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发展动态,总结知名出版商的探索和实践,分析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并研判科技期刊变革及发展趋势。【结果】 科技期刊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出版方式数字化、技术影响显性化、传播效应立体化、运营模式集群化、出版模式开放化、平台功能集成化、内容组织语义化、评议过程透明化、出版伦理规范化和评价功能增强化。【结论】 科技期刊要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知识传播和科学进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性科技期刊科技热点专题策划出版的意义和方法,使学术期刊的价值更大化。【方法】 结合《科技导报》办刊实践,对比分析《科技导报》2014—2015年专题出版情况,讨论综合性科技期刊“新闻热点导入,科学深度解读”专题出版模式。【结果】 通过出版热点新闻专题,综合性科技期刊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读者,提高了期刊的关注度。选取的前沿或热点选题,既传播了科学,也提升了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结论】 从新闻热点导入的策划专题,打破科技期刊千刊一面、一成不变的发展态势,是综合性科技期刊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出版形成的融媒体矩阵在扩大科技期刊传播范围方面的具体举措,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 以《遥感学报》“中国遥感20年”纪念特刊的宣传为例,通过融媒体手段创新出版和传播模式,总结实践经验,跟踪分析后期的宣传效果。【结果】 通过融媒体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传播模式,扩大了阅读群体的辐射范围及传播效应,增强期刊在业内的影响力。【结论】 融媒体技术是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期刊通过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以《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期刊为例,阐述期刊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结果】 实践证实,医学期刊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服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期刊内容紧密结合的视频服务能够明显提升论文传播的效果,增加网站相关内容的点击量。【结论】 通过网络与数字技术实现医学科技期刊内容的富媒体出版,有利于提升读者对科技论文的阅读兴趣,扩大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部分工程实例,认为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适宜于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状况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出版物模型创新是语义出版的核心内容。对增强型出版物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是进一步开发新型出版物的基础,对语义出版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方法】 在回顾语义出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增强型出版物模型,从内容表达能力、外部资源集成和阅读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结增强型出版物模型的特点,认为现阶段增强型出版物存在模型架构趋同,语义增强方式不均衡,出版本体涉及较少等特点。【结论】 增强型出版物在知识服务、屏幕阅读、科学交流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速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进程,有效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竞争力。【方法】 通过调研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和国内外期刊增强出版研究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学术期刊的增强出版,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论文检索平台的搭建、单篇论文增强出版、基于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的作者信息增强出版、整体期刊的增强出版、搭建读者与作者沟通平台等。【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增强出版的方法切实可行,操作简单,是目前学术期刊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纳雍钼镍矿的矿物性质和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具体计算,阐明了矿物中各元素在熔池熔炼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了实现火法冶炼分离钼镍的有利条件和成熟的冶炼炉型。指出只要采取可靠的收尘措施和强化浸出熔炼渣的方法,获得钼镍的高收率、高品质的产品以及提供无砷的二氧化硫烟气制硫酸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对复合材料结构承载能力影响最严重、安全威胁最大的是冲击损伤,因此冲击损伤是复合材料损伤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从增强剂四溴乙烷的浓度、施加方式与时间等方面的选定,进行了冲击损伤的增强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研究,其结果是对超声波C扫描检测结果的进一步验证与补充。  相似文献   

16.
基于SWAT的平原圩区受控水文过程识别和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平原圩区地势平坦,水系结构复杂,汇流和排水过程受到农业水利工程的影响,仅基于DEM提取流域的方法难以使SWAT模型正确识别圩区汇水关系.在充分调查分析平原圩区水文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SWAT模型子流域概化方法:①采用分区多出口模拟、水库控制出流等方法以识别平原圩区复杂、受控的水文过程;②基于主要地物要素对原始DEM进行修正,并通过河道结构合理化修正以处理河道分汊和网状河流汇流关系.江西省赣江下游典型平原圩区蒋巷联圩实例研究表明,应用上述强化子流域提取方法,能够使SWAT模型较好地对平原圩区复杂、受控的水文过程进行识别和模拟,水量模拟相关系数和效率系数均达到0.8以上.通过对比自然出流和受控出流的模拟结果和出流特征,表明SWAT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平原圩区内电排站对径流的调蓄和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中文科技期刊开展双语出版的现状,给出其开展双语出版的可行性对策。【方法】 通过梳理《数学杂志》办刊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现状,归纳中文科技期刊在开展双语出版过程中的一般性困难与挑战。【结果】 明确开展双语出版的翻译主体为作者,编辑部和相关人员为其翻译的作品润色;翻译作品通过增强出版的模式与数据库合作,同时通过自建网站的深度建设和开发,在自建网站开展双语出版。【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开展双语出版具有尝试的价值,可操作性强,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