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心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1150例孕妇行产前超声检查,在常规胎儿超声检查、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即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检出7例胎儿心脏肿瘤,其中6例引产或出生后经尸检病理检查证实,1例继续妊娠者经孕期和出生后心脏超声复查证实。肿瘤呈实质性结节状增强回声,5例多发,2例单发;位于心室壁及室间隔的各个部位,直径0.21×0.34-2.2×1.7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基底宽,无蒂,向心腔内或心包方向突起,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形态不随心脏收缩舒张发生改变。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肿瘤的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筛选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方法:对中、晚期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在发现胎儿结构或节律异常时,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基础,酌情增加长轴、短轴、主动脉弓等切面进行观察分析,并配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产前心超发现17例胎儿心脏畸形中有8例为复杂畸形。5例为单一室缺、2例为单一房缺、1例产前诊断为卵圆孔偏大,产后复查为房缺,1例为心脏肿瘤。17例中有11例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其中13例尸解病理证实,4例产后1-6个月复查证实。结论:产前超声可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还能诊断心血管以外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与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的15例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特点,并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 15例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中,8例(53.3%)为单发,7例(46.7%)为多发,好发部位以左心室最为常见,产前超声均表现为均匀的强回声团。13例(86.7%)产前超声未发现合并畸形,1例产前超声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产前超声合并脑实质内多发结节。妊娠结局:9例(60.0%)引产,5例(33.3%)足月分娩,1例失访。5例足月分娩患儿中,3例患儿心脏横纹肌瘤现仍存在,并未发现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1例心脏横纹肌瘤消失且未发现其他异常,1例出现多发TSC。结论: 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产前超声有较典型特征,表现为心腔内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均匀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附着于室壁或室间隔。不合并TSC时预后良好,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医患沟通,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基因检测来指导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产前超声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胎儿中,行基因检测对诊断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经超声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12例胎儿,对其中4例进行TSC基因检测。结果12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胎儿,单发2例,多发10例。行TSC基因检测4例,TSC2基因突变3例,TSC1基因突变1例。4例TSC基因突变的胎儿中,2例突变数据库中尚未报道,1例有家族史。结论产前超声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胎儿中,行TSC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是否为TSC,心脏横纹肌瘤胎儿中,无论单发还是多发,TSC发病率高,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兢  徐巧岚  张亚军 《现代医学》2007,35(4):270-27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16例胎儿作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研究检查胎儿心脏各切面意义、胎儿心脏各腔室测值与孕龄的关系,观察有无先天性心脏畸形。结果 正常胎儿心脏各腔室随胎龄增加而增大,胎儿心胸比约1∶3,为右心优势。216例中检出11例胎儿心脏畸形,均经引产尸解证实;漏诊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1例,均在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复查证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诊断绝大部分严重胎儿心脏畸形,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首选方法,但对简单胎儿心脏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小缺损易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rdiomyopathy,NCCM)的产前超声心 动图诊断及其病理特征和心肌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2004年到2013年产前超声诊断9例胎儿NCCM,观察其产前超 声心动图表现,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体解剖进行对比,并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NCCM心肌超微结构特 点。结果:NCCM心肌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异常粗大的肌小梁、肌小梁隐窝和心肌非致密层厚度/致密层厚度≥2。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9例胎儿NCCM中,6例累及左心室,2例累及双心室,1例累及右心室。其中2例胎儿继续妊娠至 分娩,并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其他7例均选择终止妊娠并经尸体解剖病理证实,心肌组织活检显示NCCM心肌的 线粒体和肌小节发育不良、心肌纤维化。结论:通过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NCCM是可行的。胎儿NCCM可以累及左 心室、右心室或两个心室。NCCM心肌的线粒体和肌小节成熟度低并伴有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评价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6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原发性良性肿瘤共13例,占81%,其中粘液瘤12例,占75%(位于左房10例,位于右房2例),横纹肌瘤1例,占6%,3例为恶性肿瘤,占19%,其中原发性恶性肿瘤有2例,1例为横纹肌肉瘤,1例为血管肉瘤,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1例为转移性肝细胞癌.术前超声诊断粘液瘤可能性大11例,占69%,诊断心脏占位病变性质待定5例,占31%。结论:心脏肿瘤多为良性,以粘液瘤多见,且大多数位于左心房,各种心脏肿瘤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脏肿瘤尤其是心腔内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外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M型、二维、频谱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多个标准切面观察经手术证实的6例纵隔肿瘤患。结果:4例畸胎瘤与皮样囊肿,1例胸腺瘤,1例淋巴瘤。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了解纵隔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具有安全无创的术前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艳 《伤残医学杂志》2014,(15):201-20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青海果洛大武地区胎儿心脏异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期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7例孕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7例孕妇中,检出心脏异常5例,阳性检出率为10.64%;实际发生胎儿心脏异常7例,漏诊2例,漏诊率为4.26%。(2)7例心脏异常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85.71%,6/7),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2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2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1例,右位心1例;心脏肿瘤1例(14.29%,1/7),为室间隔横纹肌瘤。结论:对于高原地区孕妇产前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尤其是针对母体有高危因素以及发现胎儿心律失常的孕妇,应及早发现并给予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筛选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方法 :对中、晚期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 ,在发现胎儿结构或节律异常时 ,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基础 ,酌情增加长轴、短轴、主动脉弓等切面进行观察分析 ,并配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产前心超发现 17例胎儿心脏畸形中有 8例为复杂畸形。 5例为单一室缺、2例为单一房缺、1例产前诊断为卵圆孔偏大、产后复查为房缺、1例为心脏肿瘤。 17例中有 11例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其中 13例尸解病理证实 ,4例产后 1~ 6个月复查证实。结论 :产前超声可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还能诊断心血管以外畸形。  相似文献   

11.
李龙云  俞吉文 《吉林医学》2011,(34):7334-733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胎儿作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研究检查胎儿心脏各切面的意义、胎儿心脏各腔室测值与孕龄的关系,观察有无先天性心脏畸形。结果:正常胎儿心脏各腔室随胎龄增加而增大,胎儿心胸比约1∶3,为右心优势。200例中检出9例胎儿心脏畸形,均经引产尸解证实;漏诊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1例,均在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复查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诊断绝大部分严重胎儿心脏畸形,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首选方法,但对简单胎儿心脏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小缺损易漏诊。  相似文献   

12.
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重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简便、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四腔心及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如发现异常,再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共检出25例胎儿心脏异常,其中9例经尸检病理检查证实,8例出生一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结论四腔心加两心室流出道切面作为胎儿心脏异常的初步筛选手段简单易行,可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心脏异常(包括大动脉畸形),可作为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3.
分析1983年~1991年用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3例心脏粘液瘤,其中左房粘液瘤12例,左房及左室粘液瘤1例,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详细描述了心脏粘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以及与心腔内其它占位性病变如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其它心脏肿瘤和心外恶性肿瘤心腔内转移的鉴别要点。认为超声心动图诊断本病优于其它影象检查,可作为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胎儿畸形的临床资料,并对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2例胎儿畸形中:单发畸形15例(68.2%)、复合畸形3例(13.6%)、多发畸形4例(18.2%),所有病例均经正常分娩或引产后尸检证实,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19例(86.4%),漏诊3例(13.6%)。结论超声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不仅能确定胎儿有无畸形,而且能对胎儿畸形的类型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永存动脉干(PTA)的图像特征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PTA 42例胎儿的图像特征,并随访观察胎儿PTA的类型、合并其他畸形情况及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42例诊断为PTA的胎儿按照Van Praagh分类法共分为4型,其中A1型30例,占71%,合并心内畸形共22例,心外畸形15例; A2型7例,占17%,合并心内畸形3例,心外畸形2例; A3型4例,占10%,合并心内畸形1例,心外畸形0例; A4型1例,占2%,未合并心内外畸形。随访结局:41例因合并畸形引产,引产后病理均证实为永存动脉干,同时对具体分型及合并畸形情况也做了病理证实; 1例出生,患儿超声心动图证实为PTA A1型,生后6天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PTA类型复杂且常合并其他畸形情况,详细的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胎儿PTA及其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应注意与胎儿其他复杂心脏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郄占军  刘霞  李俊仁  王婷婷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45-746,F0003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对32例经手术证实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29例黏液瘤,1例黏液瘤由于反复发作而诊断为恶性;2例恶性肿瘤提示心腔、心肌内占位病变。黏液瘤多发生在左房,有明确的瘤蒂,活动度大,而恶性肿瘤回声较强、无蒂,活动度小或多发或易复发。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可初步区分良、恶性肿瘤,但对于恶性黏液瘤影像学还难于鉴别。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对30例心腔内黏液瘤全部做出正确诊断,1例横纹肌瘤和2例恶性肿瘤提出相应部位的占位病变诊断。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以黏液瘤多见,恶性肿瘤以肉瘤多见,易侵及邻近组织及心包。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初步区分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黄斗世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7):783-784,78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中晚期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诊断的8例中晚期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8例胎儿淋巴水囊瘤均为有分隔水囊瘤,7例发生于颈部(1例为宫内死胎),1例发生于腋下,其中单纯性囊肿2例(25%),伴并发症6例(75%)。结论:胎儿淋巴水囊瘤常伴多种畸形,超声对本病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04-107
目的 探讨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 年4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的胎儿CHD 高危孕妇680 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产前四维超声检查,以引产病理/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CHD 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 680 例高危因素孕妇经引产病理/随访结果证实为CHD 者67 例,发病率为9.85%;产前四维超声检出的胎儿CHD 64 例,检出率为95.5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9,P=0.080);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CHD 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8.44%,阴性预测值为99.35%,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99.84%,准确率为99.26%;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CHD 诊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90~0.892)。结论 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21例心脏粘液瘤通过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瘤体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和早期死亡,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恢复1级(NYHA),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出心腔内心脏肿瘤最有效方法,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