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郝谦  吴慧琴  杨捍卫 《西部医学》2018,30(9):1356-136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RNA 21(miR 2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AMI患者62例(AMI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AMI组于急性胸痛发作6h以内、12h、24h、7d、14d采集静脉血,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 PCR)检测血浆miR 21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AMI组患者入院6h以内cTnT水平及血浆miR 2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血浆miR 21水平在入院6h内开始增高,12h达到高峰,24h、7d、14d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cTnT在入院6h内开始增高,24h达到高峰,7d、14d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③入院6h以内和入院12h血浆miR 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95%CI:0893~0984,P=0000)和0956(95%CI:0918~0994,P=0000);入院6h以内和入院12h血浆cTnT的AUC分别为0964(95%CI:0932~0996,P=0000)和0979(95%CI:0956~1000,P=0000)。④随访6个月后,发生MACE的患者在入院6h、12h、24h、7d、14d血浆miR 21相对表达水平与未发生MACE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检测miR 21水平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并不优于cTnT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miR?23a和miR?27a的表达水平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CR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分析GSE25609中miR?23a和miR?27a在CR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CRC患者为CRC组,以及同期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临床资料,通过qRT?PCR检测CR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miR?23a及miR?27a等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3a及miR?27a与CRC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miR?23a、miR?27a联合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GSE25609中miR?23a和miR?27a在CRC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P < 0.01)。通过临床样本进一步证实CRC患者血清miR?23a和miR?27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 < 0.001)。CRC患者血清miR?23a和miR?27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与CRC患者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血清miR?23a、miR?27a联合CEA诊断CRC的AUC为0.921(95% CI:0.879~0.962)(P < 0.001),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94%。结论:miR?23a与miR?27a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且与CRC患者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血清miR?23a、miR?27a联合CEA检测可显著提高对CRC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microRNA200(miR200)家族在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表达水平,评价其对乳腺癌筛查、进展和预后评估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8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3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的血浆标本,提取血浆中的微小RNAs (miRNAs),逆转录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受试对象血浆中miR200家族(miR200a、miR200b、miR200c、miR141和miR429)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中miRNAs的诊断价值,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浆miRNAs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浆中miR14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P<0.01);miR200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6),AUC为0.685(P=0.003);但miR200a、miR200c和miR429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P=0.075,P=0.872)。联用miR141和miR200b时,AUC为0.735,比单用miR141稍有提升。miR200家族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总生存期无关联(P>0.05)。结论:miR200b和miR141有可能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浆外泌体miR?409?3p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76 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于术前1 d和术后7 d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ND组(n=24)和非PND组(n=52)。提取所有患者血浆外泌体,分别采用透射电镜、粒径分析、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采用qRT?PCR检测外泌体miR?409?3p的表达水平。Logistic 回归分析PN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手术时间及教育年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外泌体miR?409?3p在PND组中的表达高于非PND组。年龄、手术时间及外泌体 miR?409?3p为PND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表达的血浆外泌体miR?409?3p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PND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了MicroRNA-133(miR-133)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35例。在心肌梗死症状发作后的不同时间段:AMI患者人院时(T0:5.24h±1.38h),AMI发病24h(T24),AMI后第7天采血液样本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对血浆中miR-13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miR-133的表达水平在AMI患者人院时、24h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第7天时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AMI患者入院时血浆miR-133表达水平已经达到峰值,发病24h时明显下降且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AMI早期血浆miR-133与cTnI显示了相同的升高趋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13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1D与T24时分别为0.802、0.753(所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miR-133在AMI早期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且拥有较之肌钙蛋白酶I(cTnI)更早的时间窗。血浆miR-133在诊断AMI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这提示其可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并验证分析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相关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初步研究患儿血浆中miR?6833?3p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5例ARDS患儿(ARDS组)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32例普通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微流体芯片技术筛选与新生儿ARDS相关的miRNA,对于组间差异表达超过5倍的miRNA进一步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验证芯片重复性及进行靶基因预测,对两组血浆miR?6833?3p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急性生理评分做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 miR?6833?3p在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并计算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24个与新生儿ARDS相关的高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差异超过5倍的miRNA有8个,4个上调的分别是miR?31?5p、miR?4754、miR?6833?3p和miR?192?3p,4个表达下调的基因分别是miR?362?3p、miR?11a、miR?7a?2?3p和miR?1382。通过验证发现miR?6833?3p在ARDS组血浆中显著上调(P<0.01),且与APACHE Ⅱ评分中的急性生理评分呈正相关(r=0.731,P < 0.001)。通过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miR?6833?3p与PI3?K/Akt、MAPK信号通路可能密切相关。相关ROC曲线结果也显示,miR?6833?3p预测新生儿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48,其诊断最佳阈值为 1.0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 0.59,此时 miR?6833?3p的诊断灵敏度为 84.55%,特异度为75.36% 。结论:miR?6833?3p在新生儿ARDS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新生儿ARDS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microRNA(miRNA或miR)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表达,探究miRNA能否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记物。方法连续入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例配对正常对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10种miRNA(miR-30e、miR一34a、miR一181b、miR一195、miR一346、miR一432、miR一7、miR一132、miR一137andmiR一212)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miR一30e、miR一18lb、miR一346、miR一34a和miR一7表达水平(2.99±1.59,2.29±0.77,4.24±1.51,9.94±1.52,11.08±2.24)较对照组(3.74±1.28,2.87±0.90,4.65±0.99,10.90±1.99,12.00±1.95)显著上调(P〈0.05—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miRNA作为联合生物标记物对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为0.7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4.5%和9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81b具有最高相对危险度(OR=2.483)。结论miR一30e、miR一181b、miR一346、miR一34a和miR.7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的联合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以及 B型尿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它们在各组的差异,为ACS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新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明确ACS 158例,稳定性冠心病80例,非冠心病90例(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清Vaspin浓度,同时检测cTnT和NT?pro?BNP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ACS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Vaspin、cTnT、NT?pro?BNP的表达水平差异。随访术后2年内心源性死亡、心源性再入院以及再血管化治疗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Vaspin表达水平与心血管不良预后的差异,最终综合评价Vaspin表达水平在AC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Vaspin表达:ACS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TnT表达:ACS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NT?pro?BNP表达:ACS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Vaspin浓度与NT?pro?BNP和cTnT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Vaspin表达水平越低,发生心源性死亡、心源性再入院以及再血管化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越高。结论:Vaspin在ACS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性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且与NT?pro?BNP和cTnT呈负相关。Vaspin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Vaspin的表达水平越低则患者冠心病程度越重且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血浆BNP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任  陈恺杰  钟巨斌 《河北医学》2010,16(4):419-421
目的:评估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70例肺炎患儿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并绘制出血浆BNP的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最佳临界点。结果: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肺炎组(P〈0.01)及正常组(P〈0.01);BNP作为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界点为105pg/mL,此时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5.5%,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832。结论:血清BNP是一个判断小儿重症肺炎是否合并心力衰竭较为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croRNA?145(miRNA?145)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和预后分析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45例正常人血清标本中miR?145的表达,以及4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及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iR?145的表达。结果:miR?145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miR?14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 < 0.01);miR?145表达水平随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下降趋势(P<0.05),与年龄、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CA125的升高无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145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子诊断靶点;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血清miR?145的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miR?145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可能成为诊断和预后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miR155 Host Gene(LncRNA miR155HG)在肺腺癌(LU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评价血清中LncRNA miR155HG作为LUAD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LUAD患者38例,留取患者空腹状态下血清4 ml。同时期留取健康对照组血清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LncRNA miR155HG在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实验中以GAPDH作为内参照。结果:lncRNA miR155HG在LU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001)。LncRNA miR155HG表达水平与LUAD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远端转移情况等无相关性(均P>0.05)。LncRNA miR155HG作为LUAD诊断生物标志物时,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105,91.56%、70.5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患者预后优于低表达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血清LncR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55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155在斑马鱼胚胎发育各阶段的表达;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miR?155 mimic转入斑马鱼胚胎,实现基因的过表达;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表达miR?155后发育相关标志性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ETS1的mRNA对过表达miR?155的胚胎进行补救实验。结果:miR?155在胚胎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器官形成期表达量明显增高;过表达miR?155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迟缓、褪膜延迟、腹部及心包积液、尾部变短变粗,肝脏、小肠、心脏及肌肉发育相关标志性基因表达下调;ETS1能缓解过表达miR?155所致发育畸形。结论:过表达miR?155可能通过负向调控ETS1而影响斑马鱼胚胎肝脏、小肠、心脏及肌肉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7例左向右分型CHD病儿和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BNP水平,观察其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和改良Ross评分将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分为心功能Ⅰ级(16例)、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15例)和心功能Ⅳ级(8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10.32,P〈0.01)。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24,P〈0.01)。血浆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按照ROC曲线选取的诊断界值≥213ng/L。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LVEF、LVF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心功能密切相关,是评价心功能的有效指标,是诊断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早期心力衰竭和无症状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遗忘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ia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症状、神经心理学测评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相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仍在探索中。本研究拟通过AD 和aMCI 患者的外周血进行血浆炎症相关蛋白筛查,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 例aMCI 患者,30 例AD 患者和25 例健康对照,采集外周血样本,使用Luminex 方法进行40 种血浆炎症相关蛋白的测定。通过t 检验和Mann—Whitney U 检验筛选差异蛋白,采用偏相关分析探究与认知相关的蛋白标记物。在上述结果基础上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拟血浆蛋白单因子诊断模型和多因子联合诊断模型。结果:在筛选的血浆蛋白中,aMCI 和AD 组均升高的共10 种,其中8种血浆蛋白(EGF、GRO、MDC、IL-8、IL-17A、IP-10、MIP-1α、MIP-1β)与认知障碍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比较所建立的ROC,提示在AD 和aMCI 的诊断中8 种血浆蛋白联合诊断效能优于单因子诊断。结论:外周血中的炎症相关蛋白(EGF、GRO、MDC、IL-8、IL-17A、IP-10、MIP-1α、MIP-1β)有望成为兼具敏感性、特异性的aMCI 和AD 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中microRNA-1(miR-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AMI患者28例和同期住院患者26例(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发作后的不同时间段:AMI患者入院时(T0)、8 h(T8)、12 h(T12)、24 h(T24)、7 d、14 d,采血液样本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对全血中miR-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AMI不同时间血浆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结果:AMI患者全血中miR-1的表达水平在T0、T8、T12、T24、7 d时间段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AMI后第14天时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提示miR-1的ROC曲线下面积在T0、T8、T12、T24、7 d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31、0.828、0.835、0.774(P〈0.01)。结论:全血中miR-1可能作为早期诊断AMI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YE(NSTEMI)病人70例及体检健康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cTnT、BNP及hs—CRP水平的变化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cTnT、BNP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实验组中BNP升高时间明显长于cTnT(P〈0.01)。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TnT、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临床预后有明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 Tn T)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 BNP)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的水平对不同时期的慢性肾脏病 (CKD) 非透析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CKD非透析患者共137例, 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 做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由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价值.结果血浆hs-c Tn T、NT-pro BNP、CK-MB在CKD5期组最高, CKD3-4期组高于CKD1-2期组.左心室肥厚 (LVH) 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E/A<1) 在CKD5期组和CKD3-4期组低于CKD1-2期组.有LVH和E/A<1患者hs-c Tn T、NT-pro BNP、CK-MB水平显著高于无LVH和E/A<1患者.用ROC曲线分析CKD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对LVH和E/A<1评估, 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是CK-MB, 其次NT-pro BNP, hs-c Tn T, P<0.001.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随着肾功能恶化而进行性升高, 且与心脏结构功能密切相关, CK-MB在诊断LVH和E/A<1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cTnT水平。方法选取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为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97例,据病因分5组:冠心病组61例,扩心病组74例,高心病组45例,风心病组63例,肺心病组54例。检测每例患者入院未治疗时血浆BNP和cTnT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次为扩心病、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扩心病、风心病组患者血浆BNP和cTnT水平呈正相关(r=0.25、0.32、0.29,P0.05)。结论使用血浆BNP值诊断、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时,应区分不同病因;血浆cTnT水平可作为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miR?1260b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并提取肺腺癌患者血浆中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粒径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的大小、分布情况。采用qRT?PCR检测外泌体miR?1260b的表达。结果:外泌体广泛存在于肺腺癌患者血浆中。亚组分析发现,与肿瘤≤3 cm组相比,血浆外泌体miR?1260b在肿瘤>3 cm组中呈高表达(P=0.010);与N0组相比,血浆外泌体 miR?1260b在N1(P<0.05)、N2(P<0.001)组中呈高表达;与非气道播散组相比,血浆外泌体 miR?1260b在气道播散组中高表达(P<0.001)。与未复发/转移组相比,血浆外泌体 miR?1260b在复发/转移组中高表达(P=0.038)。结论:血浆外泌体 miR?1260b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大小、气道播散、复发/转移相关,可作为肺腺癌患者诊治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