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细胞培养瓶剂法,即以国标法中的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为基本营养成分,经浓缩、干燥后制成快速检测瓶剂,待检样品滴入细胞培养瓶内,培养24h,依据培养瓶盖上产气指示试纸颜色变化及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确定可疑阳性样品,并对其进行氧化酶实验,验证大肠菌群的存在。实验对细胞培养瓶法进行了大肠菌群的重复性及实际样品检测,并与国标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细胞培养瓶法与国标法所测结果符合率达96%,样品检测报告时间只需24h,比国标法减少48h,2种方法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培养瓶法简单、快速、准确,利于基层监测机构和生产企业对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添加促进沙门氏菌生长和抑制其他菌属生长的物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基础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再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显色底物(M-gal)浓度,最终确定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Rapi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Chromogenic Medium,RSCM)配方.对照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分析RSCM的出菌率和特异性,结合检出时间综合评价RSCM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与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相比,RSCM在出菌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7,P0.05),特异性较高,并且在检测时间方面优于国标检测法.  相似文献   

3.
将新华中速定性滤纸切成5 cm×5 cm规格大小,以乳糖胆盐浸液浸汁后制成大肠菌群快检纸,同时以国标发酵法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所用改良乳糖胆盐浸液的配方为乳糖1.5g、蛋白胨2.0 g、胆盐0.15 g、TTC 20 mg、NaCl 0.3 g、K2HPO40.4 g、溴甲酚紫1.5 mg、蒸馏水100 mL以及pH值6.8~7.2,115℃灭菌15 min,经浸渍60 s并吹干2 h后形成的快检纸,对鹅肉表面作粘贴取样及培养,所得大肠菌群数与国标发酵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具有显色快、菌落色泽鲜亮、分辨率高、便于观察计数等优点,测定一次只需16 h,计数及报告在10 min内即可完成,比国标法缩短32 h,适于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高效稳定的原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利用限制性培养手段,从瘤胃残渣中筛选出了可以体外培养、分解能力强且性能稳定的纤维素厌氧降解菌群FYG-2.该菌群在38.5 ℃,pH6.4~6.8条件下,5 d内可以使1.00 g滤纸完全崩解.转接30代,其降解性能仍保持稳定,且纤维素底物的灭菌与否均不影响其分解.以底物失重率、...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添加促进沙门氏菌生长和抑制其他菌属生长的物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基础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再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显色底物(M-gal)浓度,最终确定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Rapi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Chromogenic Medium,RSCM)配方.对照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分析RSCM的出菌率和特异性,结合检出时间综合评价RSCM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与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相比,RSCM在出菌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7,P>0.05),特异性较高,并且在检测时间方面优于国标检测法.  相似文献   

6.
大肠菌群作为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间接指标,已被多数国家用于食品的卫生质量鉴定,寻求其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目前的检测方法有最近似数法(MPN)、直接计数法、酶底物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测试片法和自动化检测法,分别从特异性、敏感性、可操作性和时耗、成本诸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在酸肉发酵中通过添加不同比例干酪乳杆菌YZLc-2(Lactobacillus casei YZLc-2)、戊糖片球菌YZ-Pp-27(Pediococcus pentosaceus YZPp-27)混合菌种进行发酵实验,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对发酵过程中pH值、TVB-N值、TBA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以及成品感官特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起始接种7.0 Log10cfu/g的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或者混合菌种均有利于酸肉pH的快速下降,抑制TVB-N值和TBA值上升,并对发酵早期的好氧性微生物和大肠菌群的生长繁殖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按1∶4混合接种最有利于pH值下降;而按4∶1混合接种或单一戊糖片球菌接种最利于抑制酸肉TVB-N值和TBA值的上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改性花生壳固相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样品中痕量镉的方法.考察了样品pH值、进样体积、流速、洗脱剂浓度、体积、流速等参数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影响,评价了萃取材料的吸附容量及再生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法的检出限(3σ)为0.2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富集倍数为30倍,该法成功应用于茶叶、白酒、奶粉等食品样品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以PEG为新型碳源,采用简单固相法合成了锌离子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0.95Zn0.05PO4/C。采用XRD和电化学测试分别研究了预分解温度对LiMn0.95Zn0.05PO4/C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分解温度为500℃合成的LiMn0.95Zn0.05PO4/C具有最好的放电性能,0.02 C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31.7 mA.h.g-1,达到文献较好水平。考察了最佳条件合成样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伏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检测动物禽流感病毒(AI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具体内容包括制备胶体金标记抗AIV单克隆抗体和羊抗AIV抗体,结合垫和样品垫的处理,组装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动物AIV,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评定.结果表明:测试条灵敏度可达10 ng/ml.与进口禽流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条比较,符合率达100%.本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禽流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