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制加强型鼻咽通气道应用于五官科鼻腔手术后的气道管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行五官科鼻腔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作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组,术毕在膨胀止血海绵中放置加强型鼻咽通气道保留鼻腔通气;B组作为对照组,术毕采用传统单纯填塞膨胀止血海绵。通过术后24、48 h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睡眠质量、口干程度评分,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加强型鼻咽通气道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折性;A组患者24、48 h睡眠质量、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用于五官科鼻腔手术后气道管理可增强气道管理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鼻用止血散的制备与临床应用冯午一,趁生全,莫小为,马玉英(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宁810001)鼻衄(鼻出血)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上一般采用烧的法、冷冻法、填塞法制止鼻衄。以上各法在止血效果、损伤鼻粘膜、患者痛苦等方面各有不足之处。为了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后部出血使用通气气囊止血的效果。方法60例鼻后部出血患者均采用自制鼻腔通气止血气曩充气止血。结果60例中,一次止血成功者50例。显效率达83%,二次以上止血成功者10例,有效率达17%,治愈率100%。结论气囊止血法制作简便,易于操作。且可反复使用,患者痛苦小,止血效果理想,易一次达到止血目的,尤其适用于高龄或(且)有全身性疾病的鼻后部出血患者;进一步减少了传统纱条或纱球填塞而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尹俊  宋琦  仝心源  况勇 《淮海医药》2008,26(4):335-33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电凝法止血。结果在鼻内镜下对发现的出血点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3例患者同时予以明胶海绵局部填塞,患者均获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法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碘仿纱条在宫颈LEEP手术恢复期出血的应用效果,总结临床使用碘仿纱条对宫颈LEEP手术恢复期出血进行止血的经验。方法将160例宫颈中度及重度糜烂行LEEP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LEEP手术恢复期出血时用碘仿纱条填塞止血,对照组常规采用电凝法止血,然后比例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出血时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LEEP手术恢复期出血时用碘仿纱条填塞可有效的减少出血量,可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其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加速患者宫颈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薄建华  郭文伟 《华夏医药》2009,4(2):149-150
凝血酶(Thrombin)作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如肝素化患者穿刺部位的渗血。用于手术中不作结扎的小血管止血、外伤出血等。笔者将其用于五官科鼻出血及耳鼻喉科手术出血效果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瑶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77-178
目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改进骨蜡止血。方法将以前采用的颗粒状骨蜡止血法(老方法)改进为圆锥体状骨蜡止血法(新方法)。结果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开展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23例以来,对定位针穿刺脊椎后造成的孔内渗血,用骨蜡止血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由于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减少了出血量,大大缩短了止血所用的时间,使该手术所用的整体时间提前了10~15min,缩短了术野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曹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69-2570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的鼻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所以首次鼻出血和反复鼻出血患者心理往往非常紧张和恐惧,选择适宜止血方法及时止血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使患者尽快摆脱痛苦和恐惧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治疗及预防鼻出血复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鼻衄和鼻部一些手术后止血,国内外多数医院一直沿用古老的凡士林或碘仿纱条填塞式止血。此止血方法,效果可靠,简便易行,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如鼻部胀痛、粘膜损伤、呼吸憋闷感,以及吞咽不适等。为克服患者这种种痛苦,鼻科工作者不断的进行探索,出现了气囊、水囊压迫止血,止血套填塞止血及化学烧灼止血等方法。1989~1990年,我们应用孟氏液进行鼻部止血,获得满意效果。 孟氏液全称碱式硫酸铁溶液(Liquor FerriSulfatis Basici),分子式Fe_4(OH)_2(SO_4)_5,呈弱酸性,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5,(10):775-776
目的:比较两种位置按压止血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透视科学的压迫止血位置。方法:将9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按压血管针眼位置(皮肤穿刺点上方0.2~0.8 cm)止血法,对照组按压皮肤针眼位置止血法,对两种不同位置压迫止血方法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皮下渗血和血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采用按压不同位置止血法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出血量少、止血时间短,皮下渗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血管针眼位置止血法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咽喉部溃疡为五官科的常见病,常因咽痛剧烈致吞咽困难,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笔者于2007年内外结合治愈顽固性咽喉部溃疡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碧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15-116
目的:分析举手止血法在采集动脉血后拔针中的应用效果,以确认举手止血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入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经动脉采集血液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举手止血法,对照组采用压迫止血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常用的压迫止血法,举手止血法在患者皮下淤血、组内平均止血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压迫止血法,通过操作原理的解释,患者也容易接受。结论:举手止血法比较适用于动脉血采集拔针后的止血治疗,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纱布卷指压压迫止血的止血时间和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64例使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自身采用纱布卷指压止血法和纱布卷加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的方法,比较两种止血法的止血时间和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纱布卷指压止血法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纱布卷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止血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缝合器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78例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A组,129例)和血管缝合器(B组,49例),术后即刻应用人工压迫止血或血管缝合器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16±5·5)min,卧床制动时间为12~24h。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4±2·5)min;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制动0·5~1h,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患者止血后制动2h。血管缝合器组出血、血肿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两种止血方法的舒适度评估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可缩短止血与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和重症,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内镜下止血技术的发展,可及时明确出血原因、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的大小,明确病灶的性质,并能通过内镜进行止血。自2004年我院采取内镜下金属套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产后子宫出血,介入治疗的效果是公认的,其可迅速止血拯救患者生命,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而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可从心理上解除其痛苦和压力[1]。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5岁,于1985年11月7日上午吞入勺一把,当日晚20时发现后送至我院五官科就医。查体;患者痛苦面容,语言不清,强迫体位,颈部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肺正常,四肢活动正  相似文献   

18.
我科从2007年9月~2010年12月对鼻出血患者120例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出血点止血,3年间明显减少后鼻孔填塞法止血,减少患者痛苦,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7年9月~2010年12月我科门诊和住院鼻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龄32~80岁。合并高血压65例,鼻中隔偏曲70例,全部患者血  相似文献   

19.
袁彩云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3):58-58,60
目的: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人术后穿刺口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通过压迫止血法和缝合器缝合法的临床比较,证明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更具优越性.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压迫止血法和缝合器缝合法,从穿刺口出血情况、形成血肿和栓塞、病人舒适感等方面进行观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使用缝合器缝合法止血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传统的压迫止血法,而且该法在病人舒适度方面优于压迫止血法.结论:新技术缝合器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穿刺口出血、腰酸背痛、腹胀等不适发生、有效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较严重鼻出血患者采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对比各方法的疗效。结果患者均治愈、好转,鼻内镜手术治疗可一次性止血成功、痊愈时间短。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出血,止血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并避免了鼻腔填塞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