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提上睑肌腱膜折叠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先天性上睑下垂126例(177只眼)患者采用局部麻醉,行重睑术切口,适度分离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后,显露睑板上缘,沿眶隔后壁分离并确定提上睑肌腱膜后,行折叠,并固定于睑板上缘,调整双眼至对称后缝合皮肤。结果本组共126例(177只眼)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128只眼为满意(睑缘弧度符合生理性,术眼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2 mm,双眼基本对称);38只眼为基本满意(术眼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2~3 mm);8只眼为矫正不足(角膜上缘遮蔽3 mm);3只眼为过度矫正。结论采用提上睑腱膜折叠矫正方法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具有损伤小、容易操作、术后重睑自然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上睑下垂俗称“飞机眼”。表现为视物时耸额扬眉,严重者仰视抬肩,以代偿提上睑功能;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上睑缘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影响容貌及视物,患者甚为痛苦。关于上睑下垂的矫正方法术式颇多,最常用的是上睑提肌缩短术和利用额肌为动力的手术方法。前者仅适用于轻度上睑下垂,当上脸提肌活动范围在3mm以下时。就必须采用后一种方法矫正。过去诸多同道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28例36眼,采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予以矫正。术后随访6~12个月。将患者术前、术后上睑缘中点到角膜反光点的距离(Marginal reflex distance,MRD)以及不良反应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28例患者36只患眼,治愈32只患眼(88.9%),改善3只患眼(8.3%),无效1只眼(2.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现察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量度先天性上睑下垂62例87眼.结果:本组病例中,完全矫正65眼(74.7%),基本矫正18眼(20.7%),复发4眼(4.6%).无过矫病例.结论: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111眼)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应用新斯的明试验排除重症肌无力后,行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矫治上睑下垂.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上睑缘达角膜上缘以下1~2 mm水平,上睑凹陷得到矫正.结论 提上睑肌腱膜缩短术,是矫治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 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肌力在4 mm以下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71例86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宽度,上睑的弧度及重睑形态结果:本组患者71例( 86眼)中治愈81只眼,占94.19%;欠矫4只眼,占4.65%;过矫1只眼,占1.16%;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度和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包括2例上睑下垂术后欠矫和复发患者),采用联合睑板切除的上睑提肌缩短术.术中睑板切除量根据睑板的宽度设计,上睑提肌切除量=(上提量-睑板切除宽度)× (4~5) mm.并分离睑结膜和上睑提肌,切除一定量的睑结膜以防止结膜脱垂,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0例除3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上提效果,上睑缘弧度自然,无严重并发症,仅少数患者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结论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及上睑下垂术后欠矫的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在功能和外形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三阶梯手术矫正上睑下垂的适应范围及效果。方法 根据提上睑肌肌力和上睑下垂的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提上睑肌肌力好,上睑呈轻度下垂者。单纯采用提上睑肌徙前术矫正。B组为提上睑肌有一定的肌力,上睑呈中度下垂者。在提上睑肌徙前术的基础上。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C组为提上睑肌肌力差,上睑呈重度下垂者。在提上睑肌徙前、缩短术的基础上行提上睑肌反折悬吊术矫正。结果 87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下1mm.眼睑弧度自然,两眼对称,眼睑闭合自如,无暴露性角膜炎及结膜脱垂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提上睑肌徙前、缩短、反折悬吊三阶梯手术,可广泛适用于矫正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三阶梯手术矫正上睑下垂的适应范围及效果。方法根据提上睑肌肌力和上睑下垂的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提上睑肌肌力好,上睑呈轻度下垂者。单纯采用提上睑肌徙前术矫正。B组为提上睑肌有一定的肌力,上睑呈中度下垂者。在提上睑肌徙前术的基础上,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C组为提上睑肌肌力差,上睑呈重度下垂者。在提上睑肌徙前、缩短术的基础上行提上睑肌反折悬吊术矫正。结果87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下1mm,眼睑弧度自然,两眼对称,眼睑闭合自如,无暴露性角膜炎及结膜脱垂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提上睑肌徙前、缩短、反折悬吊三阶梯手术,可广泛适用于矫正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提上睑肌腱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体会。方法对48例因上睑下垂要求行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提上睑肌腱折叠术。随访6~12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78眼)患者,术前为上睑重度下垂的6眼矫正不满意,表现为程度不等的欠矫(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2 mm,但未遮盖瞳孔)。其余72眼上睑下垂矫正满意,眼睑闭合良好,外观自然。随访6~12个月,上睑松弛明显改善,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1~2 mm,瞳孔可完全显露,双重睑高度对称,睑缘弧度自然流畅,无眼睑畸形及过矫(Bell现象)情况。结论术前给予精心准备和设计,术中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术后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提上睑肌腱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术后眼功能及外形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通过睑缘切口入路方式来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方法: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采用上睑缘切口矫正上睑下垂患者共28例(32只眼),其中提上睑肌前徙6例、提上睑肌缩短12例、CFS8例、上睑提肌缩短联合CFS2例。术前术后评估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睑裂大小、上睑提肌肌力、上眼睑外形满意度、睑缘切口瘢痕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眼睑闭合不全、结膜脱垂、上睑下垂矫正不足、上睑下垂矫正过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1.6月,术后满意率高(96.43%);所有患者MRD1、睑裂大小、上睑提肌肌力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眼睑外形满意度及睑缘切口瘢痕满意度高;未出现结膜脱垂、上睑下垂矫正不足、上睑下垂矫正过度等并发症。结论:通过睑缘切口矫正上睑下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术后消肿快、瘢痕不明显恢复后上睑自然美观等优点,较传统切口入路方式有更高的满意率,更具有美容应用的实际意义,可作为上睑下垂矫正术的一种补充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例1 女,30岁。因双眼不对称来院治疗。既往无外伤和手术史,左上睑为重睑,右上睑为单睑。平视时,左上睑缘遮盖角膜2mm,右上睑缘遮盖角膜5.5mm,遮盖瞳孔1.5mm。上睑提肌机能测定:左上睑向上运动幅度为15mm,右上睑为7mm。诊断:先天性右上睑下垂。例2 女,25岁。因双眼眼裂宽度不等,重睑不对称来院治疗。既往无外伤和手术史。双上睑为重睑,左上睑重睑较右侧浅、宽。平视时,右上睑缘遮盖角膜2mm,左上睑缘遮盖角膜5mm,遮盖瞳孔1.5mm。上睑提肌机能测定:左上睑向上运动幅度为8mm,右上睑为16mm。诊断:先天性左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3.
熊全臣  杨建刚  权彦龙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95-697,i005
目的:探讨全麻下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组均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前后路联合,以前路为主。结果:术后双眼平视时眉弓基本对称。无提眉现象,视轴全暴露,闭眼时角膜不暴露,单眼手术的病例,睑裂开大时与对侧眼基本一致。结论:学龄前儿童同样可以在全麻下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方法来矫正上睑下垂。建议应测量通过瞳孔中央垂直线上下睑缘间的距离,相差≤1~2mm或双睑裂≥6mm为成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30只眼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悬吊,利用额肌的力量提起上睑.结果:23例30只眼矫正满意27只眼,矫正良好3只眼,矫正不良0只眼.结论:额肌肌瓣悬吊术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有效的主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单切口额肌上睑SMAS瓣经眶隔后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取上睑重睑皱襞切口,SIFSF悬吊治疗上睑下垂,重建上睑提升动力通道近似上睑提肌滑行路径.自1993年7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上睑下垂148例(215只眼),其中应用SIFSF经眼轮匝肌和眶隔后隧道悬吊治疗上睑下垂者81例(121只眼),包括严重或复发性上睑下垂、Horner′s 综合征、张口瞬目综合征、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和下颌面发育不良综合征伴有的上睑下垂等;应用上睑提肌腱膜缩短,提上睑肌粘连松解,节制韧带松解,睑板部分切除治疗上睑下垂67例(94只眼).结果术后早期发生睑内翻、角膜刺激者1 例,再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者1例,经治疗好转;结膜脱垂者2例,术后血肿者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在SIFSF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81例(121只眼)患者中,术后经4周至10年随访者49例(69只眼),其中优良者30例( 45只眼),良好者17例(22只眼),矫正不足者2例(3只眼),矫正优良率为97%.术后提上睑功能和形态良好.矫正不足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单切口额肌上睑SMAS瓣经眶隔后悬吊治疗上睑下垂术式,可避免眉下切口,是一项符合上睑提肌生理功能的重建,适应证范围较广,手术操作简易,术后提上睑功能和上睑形态改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于中度上睑下垂采取提上睑肌缩短法矫正,对于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悬吊法矫正.结果 本组28例患者(36眼),24例患者(31眼)术后双侧基本对称,2例(3眼)轻度矫正不足及2例(2眼)轻度过矫(提上睑肌缩短术)者早期予以调整后形态满意.结论 对于中度上睑下垂者,采取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术后形态自然;而对于重度上睑下垂者,采取额肌瓣悬吊术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对重度上睑下垂,一般倾向于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正,但单纯用此手术易发生睑缘成角畸形、上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等并发症,且操作不易掌握,额肌剥离范围大等缺点。我们采用提上睑肌和额筋膜瓣联合术,同时利用了两条肌肉将上睑上提,且保持提上睑肌完整性,避免了上述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临床床资科本组22例、28只眼。男,15例,18只眼。女,7例,10只眼。年龄5~26岁,单侧者16例,双侧者6例,其中21例为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1例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者。全部病历提上睑肌肌力均在4mm以下。术后随访14个月,27只眼均得到矫正,自然平视…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于上睑提肌机能障碍,上睑缘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上睑提肌功能完全丧失的称完全性上睑下垂,部分丧失的称不全性上睑下垂或部分性上睑下垂[1]。笔者从2003~2009年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单纯性不全性先天性上睑下垂9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悬吊术.对20例(25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结果:前一种方法术后早期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尚可,但欠自然,闭睑不全明显,持久性欠佳.后一种方法术后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良好,美观自然,持久性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或上睑遮盖角膜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本组病人均为重度上睑下垂,我们采用单一重睑切口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54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1年3月 ̄2004年6月共收治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54例(66眼),男43例,女11例;年龄4 ̄39岁;单眼42例,双眼12例。上睑缘高度位于瞳孔中央至角膜下缘,提上睑肌肌力2 ̄4mm,额肌肌力7mm以上,3例Bell's征阴性,其余上直肌功能均正常。术后观察6 ̄24个月,平均12个月。1.2手术方法1.2.1手术设计:根据患者外眼条件及上睑下垂的程度设计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