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赵艳静 《商品与质量》2011,(S6):124-12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有其必要性,合理性的一方面,但是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也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本文详尽的分析了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的必要性和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对于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代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犯罪总量激增、低龄化趋势明显、暴力犯罪占主流、涉电信网络犯罪人数增多等新特点。提出引入犯罪科学理论并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构建基于天眼系统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预警机制、基于 RCA 和 ANN 的高危未成年人犯罪预测防控平台以及基于数据分层法和犯罪场理论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风险监控系统,以期实现对未成年人从犯罪行为萌芽到犯罪行为实施全过程的犯罪防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因经济的发展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等主客观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犯罪数量增多、恶性案件突出、团伙犯罪等现象。然而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认清其犯罪现状,对预防及减少未成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犯罪问题,因此如果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必须认清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背景和犯罪根源,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乃至文化等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制定有效的对策,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低龄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家庭和学校的负面影响、社会的不良风气等都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为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重点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且出现了新的特点,这让我们思考未成年人的处遇制度应如何发展,才能应对当今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的非刑罚处遇着手寻求更好的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途径,以起到威慑、教育,预防及惩治的作用,最终达到对犯罪的矫正与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制环境,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梳理和分析,探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改进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检察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近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的特点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认为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并从家庭、学校、社区、司法和社会方面建立"五道防线",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权益保障制度难以落实往往会成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加强权益保护、明确监护职责、规范童工制度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健全刑事立法、推行低监禁和高缓刑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以有效挽救罪错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同时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并分析了其犯罪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犯罪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着重论述了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现有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处遇机制并不是十分先进和完善。因此,本文试图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下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处遇问题,力求在刑罚和刑罚之外寻求适合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的处遇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诱发下,容易导致犯罪。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正确思想和良好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及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林国  李含艳 《商品与质量》2012,(S7):179-18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而我国现有的犯罪记录查询系统尚未具备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机制。本文由此出发,以分析我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的现状入题,阐述了全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在广度需覆盖全国、在深度需涵盖未成年人,论证了组建涵盖未成年人的全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的必要性,从主体、范围、方式、责任、权限以及补缺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完成了组建涵盖未成年人的全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诱发下,容易导致犯罪。为预防减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正确思想和良好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及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6--2012年渝东南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分析,发现具有如下主要特点:故意犯罪多,暴力色彩严重,侵财特征明显,性犯罪增多,共同、团伙犯罪较多,行为人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偏低,低龄化,再犯率高等。主要原因有:教育条件落后,应试教育偏轨,留守少年儿童多,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网络因素等。要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应促进教育公平,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学校教育,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应重视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加强价值观教育、心理教育,促进其顺利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不仅包括自身原因,也包括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因此,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应该从强化自我预防,加强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出发,构建全方位的社会综合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审判是我国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未成年人这个特殊主体在刑事审判中的需求出发,讨论我国社会调查员制度的形成,分析在社会调查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探讨进一步完善社会调查员制度的措施,力图探索一条能够扶助未成年被告人获取诉讼公正的司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