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2):118-124
在曹禺前期的戏剧创作中,主人公常被构建为具有精神类疾病的病态人物,而理应对其实施治疗的"医者"却呈现群体式架空;在曹禺后期的戏剧创作中,主人公的疾病类型由心理转向生理,具有治疗效力的医者开始出现并对病者进行了实际意义上的医学治疗。曹禺笔下医者角色的效力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曹禺戏剧由前期的"人性书写"到后期的"政治书写"风格转向的言说佐证。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曹禺剧作中的个例,而是现代作家泛化的写作样式。疾病书写随着时代洪流的巨变,达成了由"医者架空"到"医者回归"的风格转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文革"大学叙事书写了特殊年代学院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危机。老一辈学人由昔日启蒙大众的"精神导师"转而成为大众批判的"反动学术权威",激进政治运动瓦解了他们曾经建构人生自信的基础。青年一代在建国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成长,其知识背景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文革"对"十七年教育黑线"的批判动摇了他们曾经的理想信念。工农兵学员虽然肩负着"上、管、改"的政治使命,但在前辈知识分子面前,既普遍缺乏知识自信,又盲目充满"革命"乐观,表现出身份错位的矛盾与焦虑。  相似文献   

3.
文学桂军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广西民族文学的跨越性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广西民族文学在长期建设中形成三位一体的优良传统,植根于广西历代文学及其民族作家创作传统、立足于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与民间文化现实土壤、着眼于广西民族精神弘扬,构成广西民族文学发展的根、本、魂基础及其原动力,形成广西民族文学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具备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民族创新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受电脑的键盘、鼠标的充斥,中小学生往往忽视了汉字的书写,他们书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弱,书写已经"面目全非"。汉字的书写,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前提条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义不容辞,汉字书写必须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5.
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三部曲),展现了在现代民族国家与市场的建构中,边缘族群的生活是如何被组织与安排的,作者分别从行政权力、经济资源、司法、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想象,展现了藏区在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命运沉浮与历史变迁,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但同时,阿来自身不清晰的民族身份文化认同与普世价值观,又致使这种想象只能是不完全的,难以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5):113-115
身处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华裔作家,带着"身份意识"感,用独特的视角讲述华裔在边缘状态下的生存与生活,其作品受到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空间理论,从性别属性、文化属性、身份属性等角度来对美国华裔文学作一分析,从而理解其多样化和包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6):105-112
谭恩美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的美籍华裔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善于书写仪式性空间、诗意性空间、异质性空间。其小说通过构建一个个"会说话的空间",不仅呈现了大自然的地理风光,而且透视了小说人物的精神风貌,拓展了主题的意蕴。谭恩美长篇小说的这一空间叙事特征,凸显了小说的空间叙事魅力及作者的创作诉求。  相似文献   

8.
品牌战略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各大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在海外市场占一席之地而绞尽脑汁给自己的产品冠以了洋味十足的英文名称。但是,"洋"品牌名称的泛滥给汉语的母语地位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要拯救母语,首先要重建国人对民族语言的自豪感,继而提倡民族语言的尊崇感和民族身份的确认感,并树立民族身份的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汉语的母语地位,使汉民族的语言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处于主流文化边缘地带的、相对弱势的古老生活形态正在消失。影像对这些难以再现、复制的文化,具有无以伦比的保存优势。《最后的马帮》是一部还原这种特定族群生存变迁轨迹的影像文献,对留住记忆,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小时代》上映,在"小伙伴"中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影片剧情的缠绵、纠结赚足了少男少女们泛滥的泪水。导演郭敬明随后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导演?作家?他的身份在公众心目中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这样如星辰般璀璨在公众视野的作家已经组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促进今天文化产业的腾飞。郭敬明、韩寒、蒋方舟……无一不是在人们的追捧热议中"创作"着。那些或缠绵颓废,或喧嚣高调的文字,似乎要为这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老区创建的政治意识形态,老区精神具有拯救民族的担当精神、勇闯新路的探索精神、献身革命的牺牲精神、忠诚为民的服务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五大价值内涵。这些价值内涵是中华民族价值传统与具体时代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老区精神对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民主、人民幸福的孜孜追求,是中华民族在特定时代对于民族文化价值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见,老区精神上承近代以来富国强兵、民族复兴的民族渴望,下接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内容的中国梦,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传承的重要环节。所以,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老区精神。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3.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Ernest Thompson Seton,1860-1946),世界著名野生动物画家、博物学家、作家、探险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印第安文化的积极传播者、"美洲林学知识小组联盟"的奠基人、美国童子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他创作并配插图  相似文献   

14.
《丹尼尔·德隆达》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亦因触及当时敏感的民族主义话题而成为其最受争议的作品。本文试图借助当代关于文化身份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中犹太人物的文化身份构建,审视犹太人物莫德凯代表的"他者"反同化、坚守传统和民族性的犹太文化特征;从文化身份的动态生成趋势来分析主人公犹太人德隆达的文化身份的形成、及其在两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作家锦璐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人生路上的求索者"形象,这类人物形象的共同特征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愿望而积极奔走着。这些人物形象都源于当下的生活。作家设置种种困难和障碍,使这些人物在实现自己愿望的道路上行走异常地艰辛、痛苦。作家小说叙述凸显了人性的主题,引发读者思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的钦努阿·阿契贝对文化采取一种包容辩证的态度即"从中间立场来看待事物"。这种文化选择,最深刻地体现在反击殖民文化、书写本土文化的《瓦解》中。《瓦解》的主人公奥贡喀沃的毁灭正是由于坚持文化的强势,不肯妥协和变通而造成的,这是他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而他对伊博传统文化的背叛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阿契贝的"中间"文化观是伊博人偏重二重性的文化传统、非洲万物有灵的宗教传统和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文明共同造成的。当然,他本人的生存体验也至关重要。阿契贝的"中间"思维促进了对文明普遍性的质疑与对人性共通性的思考,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和谐共生,对于提高东方文明的重要地位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华裔导演王颖还是华裔作家雷庭招均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于处在美国主流文化边缘视角下的美籍华裔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热切关注,并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展现着对于中美文化冲突这一主题的热衷。与其他著名的华裔作品不同,《饮碗茶》敢于直面唐人街现实,以"家丑外扬"式的揭露来力图真实地再现唐人街生活,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期的千姿百态,深入剖析作品中深刻思想和蕴含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影片细节入手,结合小说文本来探析作品中的主题呈现,并运用英国文化学家斯图加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的理论,深入探究主人公的文化认同进程。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甄嬛传》能得到众多阶层的喜爱和关注,是因为其反映了当下"女性"、"职场"、"古典文化"等现实。对其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式文化,他们不仅热爱文本,还具备高度的身份认同感,进而建构了自身的虚拟社区。本文以粉丝型受众为视角,分析《甄嬛传》受欢迎的原因,粉丝型受众的参与表现,以及由此反映的当下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汉字书写规范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更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科学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写好汉字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等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脑的普及或无纸化办公潮流的引导导致中国的学生越来越不注重书写。汉字软笔书写的传统文化和特殊魅力已被忽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书法"了。书法不仅是一种写字技能,也是一门艺术,意蕴幽长,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意义广泛而深远,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和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