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对心房内特殊传导系统的发现和心电向量图对各个平面 P 波平均电轴的方向及其测量的研究,使临床心电图学对于异常P 波的认识有了若干新的进展。目前对于水平面轴 Pv_(1—6)的形态,尤其对于正负相 Pv_1的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心电图额面P波电轴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同期行胸部DR/CT、心电图与肺功能检查的住院患者的病史,筛选出符合条件者2891人,将其分为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与非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其中前者1145人,后者1746人,比较两组心电图额面P波电轴.结果 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额面P波电轴大于非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且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308,以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额面P波电轴对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有临床价值,并可用于评估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39例正常人及65例随机选择的住院患者常规与HC两种导联右胸ECG对比分析发现:HC导联右胸QRS主波方向及分布范围与肢体导联平均心电轴角度有关。主波向下范围≤HV4R者平均电轴正常,主波向下范围≥HV5R者,平均电轴左偏。引起主波向下范围扩大与导致电轴左偏的病因基本相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心脏去极化方向、心脏位置、心电场场强分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电图P波参数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直接测量9例COPD和22例COPD合并PAH住院病人的肺动脉压与P波心电图参数:P电压、肺型P波、P电轴、P方向、P面积、P上升速度、PII顶角、PII倾斜度、V1P波起始指数,及V1P波终未电势并进行对照。结果PII倾斜度有诊断价值,当PII斜度≥63°与"肺型P波"的诊断价值一致。结论PII倾斜度对COPD合并PAH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我们选择314例慢性肺心病的 ECG 进行 P 波平均电轴与 PⅡ波面积  相似文献   

6.
P波电轴左偏并不少见,但有关P波电轴动态变化的资料罕见,本文报告39例,其中37例来自某钢厂8年中4次职工健康体检资料。体检一般每2~3年1次,其心电图系每次体检所记录的静息心电图。2例为门诊随访病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76年确诊为矽肺患者285例,比较其76~80年四年共三次的心电图演变。随着矽肺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相应增多。在出现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心电图诊断指标之前,其检出率高的,依次是:IPI—V_1逐渐增大,至≥0.03毫米秒;P波电轴逐次右偏直至>80°;QRS电轴逐渐右偏以及右胸导联T波改变等。所以我们认为早期肺心病的心电图诊断,应是动态随访观察,其观察项目可为:IPI—V_1、P电轴、电压、QRS电轴、右胸导联T波、Ⅱ、Ⅲ、a v F的ST段、不全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出现77年全国心电图诊断指标的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8.
二点半综合征是一种T波的正常变异。是指休息状态时,心电图QRS波额面平均电轴+90°,T波电轴-30°。若以QRS波电轴代表时钟的长针,T波电轴代表时钟的短针,正好是二点半,故称为“二点半综合征”(Half-Past-Two syndrome)。 T波的正常变异可见于精神的焦虑或恐惧,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体位的改变,饭后或通气过度所引起。二点半综合征为T波的正常变异之一。在正常的情况下,QRS波和T波的向量不论在额面或水平面二者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QRS-T夹角是比较小的。以额面的六轴系统来计算QRS-T夹角一般是小于45°,极少数超过60°。二点半综合征者QRS波电轴指向+90°,T波轴指向-30°。QRS-T夹角可达到110°。这种T波变化,甚为少见,可出现在正常人,尤其是体型瘦长者。运动后QRS轴仍指向+90°,而T波轴可顺时钟转向到+30°,但2分钟后T波轴又逐渐转列-30°附近。由于此种T渡变化很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故临床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67例住院病人进行超声左心房内径(LAD)测定与心电图的对比研究,探讨心电图对左心房增大的诊断价值。其中高心病53例、冠心病46例、风心病23例。超声左房增大组(LAD>37mm)83例,男64,女19,平均年龄50.8岁;左房正常组(LAD≤37mm)84冽,男56,女28,平均年龄48.8岁。LAD 在收缩末期测定。观察的心电图左房增大指标七项;P 波终末电势(Ptf-v_1)、Pv_1负相间期、Pv_1负相电压、P 波时限、P 波/P-R 段比值、双峰 P波、P 电轴等。结果:除了 P 波/P-R 段比值、P 额面电轴、双峰 P 波外,余各项心电图标准在两组有明显差别(P<0.01),而对超声左房增大的敏感性均较低。Pv_1负相间期>40msm 对轻度左房增大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Ptf-v_1异常标准由>0.03  相似文献   

10.
左心房肥大主要是左心房内径的增大,长期来心电图对左心房肥大的诊断标准为:①P波时间增宽达0.12秒以上;②P波有切迹,切迹两峰之间的时间(简称P波切迹时间)在0.04秒以上;③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绝对值(PTF-V_1,简称为PTF)在0.04毫米秒以上。本文将心电图P波的改变与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心房内径作对比分析,探讨P电轴,P波时间、P波切迹时间及PTF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在左心房肥大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分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研究组)和26例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右心房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心指数(cI)、肺血管阻力(PV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导联S波、V1导联R波、V5导联S波、aVR导联R波振幅、V1导联PdS比值、Rv1+Sv5、II导联P波振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Rs电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右偏,Ⅱ导联P波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导联S波振幅〉0.21mV、QRS电轴〉87。诊断肺动脉高压的价值较高(敏感性分别为89%、86%,特异性分别为81%、92%)。另外,Rv1+Sv5〉0.76mV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敏感性84%、特异性83%)。QRS电轴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较高,其中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心指数(C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1、-0.54。结论:12导联心电图对肺动脉高压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利用于早期临床诊断,I导联S波振幅〉0.21mV、QRS电轴〉87°、Rv1+Sv5〉0.76mV等右心室肥大征象时应考虑到肺动脉高压可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肺结核合并肺心病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得出结论:肺型P波二分之一呈高尖峰型,90%心电图电轴右偏,其程度有利于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与Brugada四步法对房颤伴宽QRS波群鉴别的价值。方法83例房颤伴宽QRS波群的病例均经电生理检查,确认有39例为室性。采用目测无人区电轴与Brugada四步法分析宽QRS波群,判定是室性还是室上性波群。结果83例中有19例存在无人区电轴,且均为室速;不存在无人区电轴62例中,有20例为室速。采用Brugada四步法分析有42例(其中有5例为假阳性)为室速。结论房颤伴无人区电轴时诊断室速的特异性高。方法简单,可作为初步的筛选;Brugada四步法可作为补充方法,二者结合运用会大大提高对房颤伴宽QRS波群在室早或室速诊断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记录了68只6~14月龄普通级毕格犬的9个导联心电图(清醒状态仰卧保定)。结果显示:正常毕格犬的心率为154.0±31.1次/min,均为窦性心津,但29%的毕格犬出现窦性心律不齐。P波在Ⅰ、Ⅱ导联均为直立,aVR导联中均为倒置,其它导联P波有直立、倒置、低平和双相形态;P波平均振幅以Ⅱ导联最高,为0.180±0.042mV。QRS波群在各导联形态不一,Q波出现率高;R波振幅以Ⅱ导联最高,为1.104±0、331mV。各导联的T波方向多样,与QRS波主波方向无一定关系。S-T段大多位于等电线,仅有10%偏移-0.03~0.04mV。P-R间期为0.083±0.0095,Q-T间期为0.174±0.014s。平均QRS电轴为59.5±32.6°(-45°~132°)。  相似文献   

15.
心脏在激动过程中,产生无数个瞬时的电动力。电动力可用一箭矢来表示,称为瞬时电轴。无数个瞬时电轴的总和可用一箭矢来表示,称为平均心电轴。早年对测定额面 QRS 综合波平均电轴的重要性有争论。近年对于电轴偏转所反映的心电图异常有所重视,认为心电轴显著左偏反应了左束支及其分支的多种病变。心电轴左偏是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所以测定额面 QRS 综合波平均电轴,仍然是心电图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心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WCT患者1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查表法计算WCT和窦性心律下QRS波额面心电轴偏转情况,评估其在体表心电图中鉴别诊断WCT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经电生理检查WCT发现,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96例(77.4%),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8例(22.6%)。WCT中体表心电图QRS波电轴偏转>68°时检出VT、SVT阳性高于电轴偏转>130°(P<0.05);电轴在无人区与电轴偏转>130°时的诊断特异度分别达到100.0%,但敏感度较低(21.86%、27.08%),右束支阻滞型(RBBB)合并电轴左偏多见于VT,其诊断特异度为91.67%;电轴偏转>68°在诊断VT具有较高的特异度(91.67%)、敏感度(54.17%)。结论 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可准确鉴别诊断WCT,可作为基层医院心脏急症辅助诊断的方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斌  曹丽霞  马文林 《西部医学》2008,20(5):991-991
目的回顾性研究无人区电轴结合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已确诊的82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别运用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和目测无人区电轴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敏感性较无人区电轴法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无人区电轴法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单用一种方法为高。结论无人区电轴结合改良的Brugada四步法能够提高诊断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仍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宽QRST波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0例房颤合并宽QRST波群心电图患者,经体表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分析其前后RR间期、心室率变化及QRS波和T波形态的变化。结果:100例中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48例;房颤合并室内差传52例。25例存在无人区电轴者均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52例房颤合并室内差传者无一例出现无人区电轴。结论:房颤合并宽QRST波伴无人区电轴时,提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速。无人区电轴可作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内差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肺心病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诊断要点。方法:对单纯肺心病组(A组,81例)和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组(B组,31例)住院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分析,比较两组肺型P波、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电轴偏移情况、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检出率,并分析后两者与生化检查异常的关系。结果:肺心病患者肺型P波检出率为52.68%,B组Ptfv1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A组电轴以右偏占大多数,B组电轴以左偏为主。两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检出率均在60%左右,心律失常以冲动形成异常占多数,房性心律失常多见。有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生化检查正常者;呼吸性酸中毒者ST-T改变检出率亦显著高于生化检查正常者。结论: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例1,女,65岁,因咳嗽、咳黄痰、呼吸困难、精神恍惚,1994年12月以“肺性脑病、肺内感染”收入院.入院时描记心电图:窦性心律,肺性P波,电轴右偏,右室肥厚.数日后病情不见缓解,再次描记心电图,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P波,Ⅲ导联第1、4、7个P波振幅为4.5mm、宽为0.9S;第2、5、8个P波振幅为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