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在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31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未移植的取消周期有97个,移植周期213个,根据这些患者的基础FSH和Gn用量进行分层分组,按bFSH〈8和bFSH≥8将患者分成两个组群,再将Gn用量〈40支的为组1和≥40支的为组2,比较不同bFSH组群中不同Gn用量对促排卵结局的影响;并观察3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常规长方案(A组)、拮抗剂方案(B组)和超长方案(C组)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3种方案的周期取消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bFSH组群中不同Gn用量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促排卵方案相比,超长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最高,且着床率和拮抗剂方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Gn总量不能改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超长方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促排卵周期前口服避孕药(OCP)预处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本所行IVF或ICSI助孕92例患者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长方案降调节前是否使用OCP药物分为OCP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进行分析,比较口服避孕药对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助孕结果的影响。结果 OCP预处理明显减少卵巢功能性囊肿形成和减少周期取消率(P〈0.05),而两组Gn时间、用量、获卵数、受精率、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结论在IVF-ET中使用OCP预处理能减少功能性囊肿的形成,减少周期取消率,OCP联合GnRH-a能获得较好的促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案在高龄妇女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助孕中的对比研究。方法108例129个周期卵巢低反应患者,促排卵方案分成Ⅰ组(微量长方案)、Ⅱ组(拮抗剂方案)、Ⅲ组(微刺激方案),分析对比各组促排卵效果。结果 III组促性腺激素Gn天数、用量、HCG日L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低反应患者实施微刺激方案效果更为明显,经济、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溴隐亭治疗后的垂体泌乳素瘤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助孕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泌乳素瘤组)确诊泌乳素瘤并经溴隐亭治疗后接受IVF-E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128例(对照组)因输卵管因素行IVF而血清泌乳素水平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促排卵周期中Gn刺激时间、Gn用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优胚数及妊娠结局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促性腺激素用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优胚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正常的垂体泌乳素瘤患者与输卵管因素患者比较,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瘤患者,对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果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吕小晶  冯文娟  王凯  张迎春 《安徽医药》2023,27(7):1380-1385
目的 比较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助孕治疗的卵巢正常反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正常反应病人的临床资料。该研究共计587个周期,包括365个早卵泡期长效长周期(长效长方案组)和222个拮抗剂周期(拮抗剂方案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情况、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情况、临床结局以及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病人的一般资料、内膜准备情况、胚胎移植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浓度、内膜厚度、获卵数均大于拮抗剂组(P<0.05)。新鲜周期中,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均高于拮抗剂组(55.52%比44.12%,41.13%比30.23%,P<0.05)。拮抗剂组扳机日黄体生成素(LH)浓度和新鲜周期取消移植率高于长效长方案组(P<0.05)。结论 卵巢正常反应病人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应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临床妊娠率高,取消移植率低,更能使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后患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第1次IVF-ET助孕的432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3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395例,甲减患者经正规治疗控制后进入周期。比较两组受精率、优胚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优胚率、着床率及流产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减治疗组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甲功正常组(P<0.05)。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虽经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但仍可能对ART结局有影响,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250例351个周期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分组:微量长方案组90个周期(A组)、拮抗剂方案组85个周期(B组)、超短方案组94个周期(C组)、微刺激方案组82个周期(D组),比较分析各组的促排卵结局。结果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周期取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临床妊娠率略高于其他3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P值、L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Gn用量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微刺激方案为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苏萍  杨帆  贺平  陈艺  刘海鹏 《安徽医药》2021,25(12):2482-2486
目的 探讨卵泡期长方案、改良超长方案以及拮抗剂方案3种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助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人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间行IVF-ET/ICSI治疗的PCOS病人5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卵泡期长方案组(A组),改良超长方案组(B组),拮抗剂方案组(C组).比较三组病人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抱婴率等临床结局差异.结果(1)三组病人一般情况、基础性激素水平和促排卵药物、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值、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OHSS发生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及B组启动日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值、HCG日LH值均显著低于C组,A组、B组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用量显著高于C组(P<0.05).(3)A组、B组HCG日内膜厚度[(11.22±2.51)mm,(11.10±2.73)mm]、临床妊娠率(70.23%,65.83%)、种植率(53.78%,50.00%)、抱婴率(59.54%,55.28%)均显著高于C组[(9.81±2.35)mm,50.94%,38.04%,39.62%],A组OHSS风险取消移植率(18.93%)显著低于C组(36.78%)(P<0.05).结论 卵泡期长方案与改良超长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抱婴率高于拮抗剂方案,可为PCOS病人行IVF-ET/ICSI助孕提供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结果 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长方案助孕治疗的PCOS患者共127取卵周期,按Gn用量分为A组:恒量方案组(共89周期)和B组:剂量递增方案组(共38周期),对治疗中及治疗结局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恒量方案组Gn用量及Gn天数显著低于递增方案组,HCG日〉19mm卵泡数、穿刺卵泡数、获卵总数、周期取消率均显著高于递增方案组,两组内复融周期妊娠率比新鲜周期均显著增加;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恒量方案组可减少用药量,提高获卵数。PCOS患者可考虑新鲜周期全胚冷冻,复融周期移植方案降低OHSS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141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62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水平、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及P水平、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Gn总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拮抗剂组优胚率比对照组高(P〈0.05);拮抗剂组HCG日L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拮抗剂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拮抗剂方案较激动剂方案能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PCOS患者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琼  伍琼芳  李游  田莉峰 《江西医药》2010,45(9):855-858
目的研究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方法将351例不孕患者分为卵巢正常反应组(n=225)及卵巢反应不良组(n=126)。以上2组再各分为微刺激促排卵方案试验组及常规促排卵方案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促排卵治疗结果和临床结局。结果卵巢正常反应组中常规促排卵组的Gn天数、Gn支数、获卵数显著多于微刺激组(P〈0.05),卵巢反应不良组中常规组的Gn天数、获卵数、HCG日内膜厚度与微刺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的Gn支数显著多于微刺激组(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中常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双胎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微刺激组(P〈0.05),宫外孕率、流产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巢反应不良组中常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流产率、双胎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与微刺激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为0。结论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不影响临床妊娠率的前提下能明显减少Gn量,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对于卵巢反应不良患者使用微刺激方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2种基因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制剂用于卵泡期长效促排卵方案的非低反应人群的疗效及 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次行卵泡期长效促排卵方案体外受精/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VF/ICSI)助孕治 疗的非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均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卵泡期长效促排卵方案治疗,根据使用rFSH不同分为国产 rFSH组(267个周期)和进口rFSH组(240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在超促排卵过程中的卵巢反应、用药情况、卵子受 精及胚胎情况、新鲜胚胎移植及胚胎解冻移植后的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 超促排卵过程中,国产rFSH组HCG注 射日雌二醇(E2)水平低于进口rFSH组(P<0.05),2组Gn总量、Gn使用天数、减数分裂中Ⅱ期(MⅡ)卵数、D3优质胚 胎数、获得优质囊胚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疗效指标中,国产rFSH组及进口rFSH组的平均获卵 数、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冻融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的一次 COS累积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低反应患者在卵泡期长效促排卵方案中使用国产 rFSH或进口rFSH可获得同等安全的促排卵疗效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李舟  朱桂金  靳镭  章汉旺 《医药导报》2007,26(2):168-170
目的 研究促排卵周期前应用口服避孕药(OCP)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IVF ET)中卵巢反应不良者的意义。方法 将143例行IVF-ET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按排卵周期前是否使用过OCP药分为OCP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74例,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口服避孕药对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IVF ET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预先使用OCP的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平均(44.06±9.30)支]较对照组[平均(51.37±13.68)支]少,周期取消率(11.6%)较对照组(25.7%)低(均P<0.05),但两组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卵巢反应不良的患者,在行IVF ET前口服避孕药可改善促排卵治疗效果,降低周期取消率。  相似文献   

14.
许定飞  伍琼芳 《江西医药》2015,(1):13-15,61
目的比较超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本院行第一次IVF-ET治疗的PCOS患者112例,行超长方案治疗患者61个周期为研究组,拮抗剂方案治疗患者51个周期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Gn天数,Gn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 5);移植日内膜厚度、种植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两组比较,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研究组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超长方案组全胚冷冻35例,未受精取消移植1例,其中因预防OHSS风险全胚冷冻30例,拮抗剂组全胚冷冻30例,胚胎发育差取消移植1例,因预防OHSS风险全胚冷冻13例。结论超长方案应用于PCOS患者,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拮抗剂方案,其获卵数和OHSS发生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可以通过调整GN启动时间和启动剂量募集合适数量的卵泡并降低OHSS发生率,全胚冷冻也是预防OHSS风险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和GnRH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方案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 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于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初次控制性促排卵及IVF-EF助孕的不孕症患者400例,其中200例采用GnRH-ant方案(低龄组和高龄组),200例采用GnRH-a(低龄组和高龄组)。通过检测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及妊娠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确定GnRH拮抗剂方案和GnRH激动剂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GnRH-ant低龄组(A组)和GnRH-ant高龄组(B组)在Gn使用时间、Gn用量、促排时间、取卵数及成熟卵数上,分别低于GnRH-a低龄组和GnRH-a高龄组。其中Gn使用时间、Gn用量和促排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数和成熟卵数无统计学意义。IVF-ET治疗妊娠结果显示GnRH-ant低龄组和GnRH-ant高龄组在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上,均分别低于GnRH-a低龄组和GnRH-a高龄组,而持续妊娠率高于GnRH-a低龄组和GnRH-a高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控制性促排卵及IVF-EF助孕的不孕症患者,GnRH拮抗剂方案和GnRH激动剂方案临床妊娠结果均良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的273个周期,根据所用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拮抗剂组(138个周期)和黄体期促排卵组(135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排卵结局、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结果 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1、1.018、1.902、1.846、-0.775、-0.064、1.552、1.149、0.896,均P>0.05);与拮抗剂组相比,黄体期促排卵组扳机日LH[(3.74±3.20)IU/L比(6.44±6.18)IU/L]、扳机日雌二醇(E2)[(2 561.03±2 120.72)pmol/L比(3 842.46±3 563.95)pmol/L)]、获卵数更低[(3.20±1.95)枚比(4.21±2.66)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6、3.432、3.345,均P<0.05),而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更高(χ2=4.023、8.874,均P<0.05)。结论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也可获得较理想的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长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PCOS不孕患者,均行IVF-ET助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超长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长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抱婴率、流产率、优质胚胎率、用药天数、HCG日孕酮水平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抱婴率、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HCG日孕酮水平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在IVF-ET中采用超长方案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龄妇女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治疗的80例高龄妇女,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获卵数、周期取消率、优胚率以及妊娠率,并评估其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的获卵数、周期取消率、优胚率以及妊娠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高龄妇女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中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因长方案垂体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标准长方案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218例临床资料。根据垂体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及是否需再次降调,将218例患者分为A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完全的患者)98例,B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降调的患者)104例,C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直接促排卵的患者)16例,统计分析这3组患者行IVF/ICSI-ET的促排卵参数(促排天数、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双胎率)。结果 3组患者促排天数、Gn用量、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77.86%)高于B组(6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质胚胎率(68.52%)高于B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周期取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因垂体降调不全而改行改良超长方案不影响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社会,随着高学历女性的增多,再加之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不孕患者日益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也日益下降。对于此类患者体外受精(IVF)助孕成为其最佳选择。但在IVF超促排卵过程中,此类患者常表现为对促性腺激素(Gn)的刺激反应不良,获卵数少,胚胎质量差,最终妊娠率明显降低。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优化促排卵方案,使用不同药物物预处理等,改善妊娠结局。本研究对我科卵巢低反应患者促排卵同时,应用不同方案联合使用生长激素,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在IVF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