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发一种方位侧向电阻率成像随钻测井仪,已进入现场试验。该仪器可用于大斜度井/水平井地质导向、地层评价和电阻率井壁成像。介绍了该仪器的电极系排列和测量原理,通过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该仪器测井响应的探测深度、地层边界探测能力、轴向分辨率、井眼影响等探测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同类仪器相比较,该仪器具有更大的探测深度、良好的分层能力、较小的井眼影响,地层界面探测距离可达1m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在冀东油田获取的12条电阻率曲线,准确反映了不同探测深度的地层电阻率。获得的随钻电阻率成像图,真实反映了地层裂缝变化和井眼破裂层段。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是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中,识别裂缝、薄层、低孔低渗等复杂油气藏的重要手段。2012年6月,中油测井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在美国休斯敦成立随钻测井研  相似文献   

3.
随钻电阻率测井的环境影响校正主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校正是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精细解释与应用中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随钻电阻率测井中井眼、围岩、地层倾角(或井斜角)、地层各向异性及泥浆侵入等环境因素对测井结果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采集随钻电阻率测井数据,当地层倾角或井斜角比较大时受地层各向异性影响最为明显;当目的层为薄油气层时需要考虑围岩影响;当钻速较低、测井仪器离钻头较远、岩层暴露时间较长时需要考虑泥浆侵入的影响.推导出地层视电阻率与垂直层界面方向的电阻率、平行层界面方向的电阻率的关系式,并给出了随钻电阻率测井环境影响主次因素判释流程图.依据校正公式和数值逼近迭代方法及所编制的主次因素分析与自动校正程序处理了某油田的多口井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认为井斜角和各向异性导致实测的电阻率值增高,通过校正提高了随钻测井解释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深层大斜度井、水平井井眼条件复杂,浅层水平井位垂比大.导致测井施工非常艰难,资料很难取准取全.存储式随钻测井系统的引入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文章介绍存储式随钻测井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原理、系统特点,与常规测井仪器测井资料对比,分析资料的可靠性.通过测井资料、测井时效、施工安全性对存储式随钻测井系统在西南地区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月20日,国内测井专家确认,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测井公司)自主研制的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在冀东油田获取的12条电阻率曲线,准确反映了不同探测深度的地层电阻率。获得的国内首幅随钻电阻率成像图,真实反映了地层裂缝变化和井眼破裂层段,仪器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是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中,识别裂缝、薄层、低孔低渗等复杂油气藏的重要手段。2012年6月,中油测井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在美国休斯敦成立随钻测井研究部,启动"十二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地  相似文献   

6.
赵平 《测井与射孔》2005,8(3):67-73
特殊部分:随钻测井——交叉学科。A大斜度并和水平井地层评价综述:存在问题、获取的经验和发展方向。大斜度和水平井钻井已经普遍,通常选择测井系列的主要目的使井钻人指定的目的层。许多情况下,这些井要钻人的储层没有钻过垂直评价井,测井曲线就要用于求取有效厚度与总厚度、孔隙度或含水饱和度的常规地层评价。经过对比可看出,给定地层的垂直井测井响应与HA/HZ井的测井响应差异明显。譬如: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大斜度井中倾角测量误差,孔隙度值的偏差会达到6个孔隙度单位,含水饱和度的误差超过50%,真实地层厚度误差200%~300%。因此,垂直井的常规地层评价方法无法准确描述HA/HZ井的地层及流体。  相似文献   

7.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HA/HZ)测井组合的选择原则主要是指导地质导向钻井.有时(HA/HZ)井所穿过的地层或油藏某部分没有垂直评价井,只能用HA/HZ测井数据评价常规有效厚度/总厚度比、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对同一地层,HA/HZ测井响应与垂直井响应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由于视倾角误差,孔隙度值偏差可达6 p.u.,含水饱和度误差超过50%,大斜度井中真地层厚度偏差达到200%~300%.垂直井的常规地层评价方法不太适用于HA/HZ井地层和流体性质评价.HA/HZ井与垂直井测井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很多测井仪器是专为探测垂直井地层而设计的,因此在HA/HZ井中,必须对解释方案进行修改,这时需考虑井眼附近地层的几何形状;测量方位;地层各向异性对电阻率、声波和核测井响应的影响;异常侵入剖面;重力引起的仪器偏心以及井眼底部聚积的岩屑.虽然井眼成像测井能有效地测量大斜度井相对地层倾角,但当井斜超过80°时地层倾角的测量仍存在很多问题.中子和密度测井响应又相当程度地受岩屑的影响.这种井的测井难度很大,将差质量测井响应与因几何形状、各向异性以及井眼影响引起的异常测井响应区分开来显得相当重要.HA/HZ井用于地质导向的定性标准测井难以满足未来地层评价的要求.许多地方不能钻垂直评价井,因此利用大位移井信息评价地层很关键.作业公司和测井服务公司必须相互协作,共同解决HA/HZ井仪器响应和数据解释问题,开发出能定量描述HA/HZ井的新仪器.  相似文献   

8.
电缆双侧向仪器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等复杂井况下测井往往受井眼条件限制,不能正常取得合格资料.过钻具存储式双侧向测井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探测器的结构参数,从仪器常数K、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了过钻具存储式双侧向电极系探测特性.过钻具双侧向仪器探测特性与电缆测井中的常规双侧向接近,响应曲线受井眼影响和围岩影响均小,该仪器能够替代同类电缆测井仪器用于复杂井况的测井应用中.  相似文献   

9.
随钻测井(LWD)曲线受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页岩地层的实际特征,导致地质导向钻井精度不够,降低了优质页岩地层的钻遇率。以威远页岩气产业示范区水平井随钻测井曲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随钻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构建了校正图版,利用最优拟合和数值迭代等方法建立图版公式化的校正模型,并结合室内页岩岩心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了适用于页岩地层随钻测井曲线环境因素影响的校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处理了威远12口页岩气水平井的随钻测井资料,结果表明,校正后的随钻测井曲线消除了地层电性各向异性、相对夹角、井眼环境、仪器偏离间隙和钻井液密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所钻遇地层的实际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环境中,由于井斜、地层产状以及测量模式等因素的影响,随钻电磁波测井资料在地层界面上容易出现极化角.极化角有助于储层界面的判断,但对电阻率的定量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分析指出极化角是由于穿过地层界面的电场不连续造成的.极化角的产生及其幅度受井斜、地层电阻率、泥浆滤液侵入及仪器精度等冈素影响.考虑井斜、泥浆滤液侵入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建立随钻电磁波测井响应数学模型.井斜角越大、地层电阻率对比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极化角;同样电阻率对比度地层,低电阻率地层极化角更明显;低电阻率泥浆滤液侵入对极化角有弱化作用.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复杂环境中随钻电磁波测井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斜度、水平井中多相流状态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分层现象,油气趋于顶部,而水贴于油井的底部,传统的生产测井仪器已经不能反映流体的流态。文章介绍了5种大斜度、水平井生产测井平台及相对应的几种特殊的持率、流量及饱和度等仪器的原理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深井超深井钻探工艺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深井、超深井的施工采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手段,包括VDS垂直钻井系统、顶部驱动钻机、铝合金钻杆、不起钻金刚石绳索取心、抗温能力超过250℃的深井钻井液等,并且在资料与信息的处理上大量应用了及时跟踪和电子模拟技术,使得各种数据的分析更加直观化,例如现代深井钻井施工已经彻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终端进行井下复杂情况的监控,钻井工程师可以根据电脑屏幕所提供的信息快速地决策井下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案,减少了决策所需时间,降低了问题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处理效率。然而,随着井深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出现的几率也成倍增大,如超高密度钻井液的使用技术、井身结构的合理确定、在施工条件下先进技术与工具的有效使用、长寿命钻头的制造、井身质量、钻进方式的选择、深部地层稳定方案的实施等都会影响钻进深度的进一步加大。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完成深井、超深井的资料,对深井钻井、超深井钻井作业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剖析,初步将超深井钻井技术问题的解决归纳为钻井液技术方案、机械技术方案、地层稳定技术方案、钻进工艺方案、取样工艺方案,并就解决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活动采油装备是利用抽汲车将抽子下入井内实施抽汲捞油作业,省去了地面及井下常规采油设备,达到了投入少,效益高,操作简便,便于管理和采油机动灵活的目的,为不能采用常规采油流程和设备的低产、低压、高含水油井和边远油井的开采提供了有效设备。采用活动采油装备在岔河集油田的25口油井内下入油管抽汲管柱、4口油井内下入套管抽汲管柱,抽油863t,获利17.67万元。这套装备仅使用半年就已收回全部投资,若推广使用,可望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孔寒冰  王新虎 《石油机械》1998,26(11):37-39
在钻柱失效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提高深井和超深井钻柱使用寿命的途径。从提高钻柱质量和改善钻柱服役条件两方面阐述了提高钻柱寿命的具体措施,即一方面提高钻具材料的韧性,优化钻具结构,使用内涂层钻杆和对螺纹进行表面处理;另一方面在保证提升能力前提下优先选用低强度钻杆,使用最佳预紧扭矩,选择合适的弯曲强度比,在钻艇和钻杆之间使用加重钻杆,控制腐蚀以及加强钻具的探伤与检验。  相似文献   

15.
超深井测井突破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项技术进步已开发出能对付高压、高温井况下的测井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平井、斜井在修井时下井管柱在水平段和斜井段内贴靠在井壁底边,管柱与套管内壁发生多点接触,受摩擦面积大、管柱弯曲等因素影响,使倒扣打捞等操作不能进行旋转,加不上压重等问题,开发了液压倒扣器。该装置通过油管或钻杆连接送入井中,由相应配套的打捞工具捞获被卡管柱,通过地面液压操作,液压倒扣器动力部分产生左旋扭矩,此扭矩直接从倒扣器锚定部分传递给落鱼,使落鱼左旋,卸开落鱼管柱上的螺纹,实现了不旋转管柱进行倒扣施工,解决了水平井、斜井及丛式井旋转管柱扭矩过大、传递扭矩困难等难题。  相似文献   

17.
产量递减模型是评价油气井与油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重要工具。它的有效应用不受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类型、压裂类型和开采方式的限制。只要油气井和油气藏的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并拥有一定的生产数据,即可进行有效预测。多年的实际应用证实,Arps于1945年提出了指数、双曲线和调和递减模型,其中双曲线递减模型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陈元千等近年提出的泛指数递减也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模型。从理论上讲双曲线递减模型的递减指数n值为0~1,实用的有效范围为0~0.5。对于泛指数递减模型的泛指数m,理论上为0~1,有效范围为0.5~1。应当指出,当n=0或m=1时,由两类递减模型均可得到指数递减模型。当n=0.5或m=0.5时,由两种递减模型均可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模型。本文提出了预测页岩气井和致密气井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递减率、无因次产量和无因次累积产量的关系式。通过实例应用表明,两类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油田油水井套损规律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塔里木油田套损现状与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①套管外存在塑性地层或高渗透地层;⑦井身结构不合理;⑦钻井设计水泥返高不够或固井质量不合格;④套管分级箍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新井);⑤套管腐蚀、作业磨损以及特殊施工对套管造成损坏,使之抗外挤能力下降;⑥开发方式不合理.针对油田套损现状和分布规律,制定多学科协作的套损井综合"防"、"诊"、"治"对策,对于已发生套损的井,采取井下作业坐封打压、工程测井、静温梯度法3种技术综合找漏,找漏结果统计表明,1998-2009年,已有71口油水井发生套损,确认套损点87个.在精确定位套损部位后,择优选取挤水泥、下封隔器,下胀管补贴等措施补漏,对已发生套损的57口井实施了补漏,有46口井恢复了生产,有效率达80.70%.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运用LIVE程序进行邻井气测曲线对比方法,该方法是在现场经过反复摸索、试验总结出来的.利用此方法能够在现场快捷地实现邻井气测曲线与正在录取井的相应井段进行实时对比,根据邻井曲线特征,对本井的油气显示段进行初步预测,指导本井的气测录井工作.实践证明,在现场进行邻井气测曲线对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油水井连续液压解卡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普通小修作业修井机载荷小、大部分上提力被管柱的伸缩、摩擦和自重所消耗 ,以及只能满足普通的检泵、检管、换封等作业的特点 ,开发成功油水井连续液压解卡新工艺。简要介绍了这种工艺的工艺管柱组成、工艺原理、技术指标、性能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 2 0 0 1年在中原油田现场应用油水井连续液压解卡工艺 15口井 ,其中 14口井解卡成功 ,1口井在最大工艺范围内未能解卡 ,但安全脱离 ,将解卡管柱顺利起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