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在供货前应进行固溶处理,否则易造成部分锅炉受热面管的开裂泄漏。选取了3个电厂的奥氏体不锈钢过热器开裂弯管样进行试验分析,探讨固溶处理对该类锅炉管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高温过热器弯管开裂是因奥氏体不锈钢管未按标准进行固溶处理即供货,运行时在管子加工残余应力、弯管残余应力、热膨胀应力共同作用下造成了沿晶氧化腐蚀所致。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锅炉氧化皮预防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滨  苗淑红 《电力建设》2009,30(2):101-101
1锅炉爆管问题 某厂DG1900/25.4-II2型锅炉为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主要参数如表1。锅炉旁路采用一级大旁路形式,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炉内受热面管材为TP347奥氏体不锈钢。锅炉在运行中发生2次高温过热器爆管,经检查,发现管内部氧化皮出现脱落堆积现象。  相似文献   

3.
介绍奥氏体不锈钢过热器氧化皮脱落堵塞爆管、应力腐蚀开裂、原始缺陷开裂3种常见失效形式,分析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一组运行了4年的不锈钢过热器管样内表面机加工区和非机加工区氧化皮的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内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于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不锈钢管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于改善细晶TP347H FG和Super304奥氏体不锈钢在相对较低温度蒸汽中的抗氧化性能非常有效,但在600℃左右高温蒸汽中Super304管样内表面冷作硬化效应消失,除冷作硬化试样氧化皮的总体厚度略薄外,氧化皮的结构形貌特征与未冷作硬化处理的管样没有多大区别.另外,含Cr量大于22%的SAVE25具有非常优秀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其机加工区域和未机加工区域的蒸汽氧化行为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火电厂锅炉用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管长期高温运行过程中失效事故的研究和分析,认为晶界出现连续和封闭的碳化物析出相及针状σ相、氧化皮成长和剥落以及弯头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发生的相变等金相组织老化现象直接造成材料性能的劣化,是18- 8型奥氏体不锈钢高温运行中失效的重要原因,其结果可为18-8型奥氏体钢锅炉管运行监督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过热器氧化皮脱落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研究开发了2段清洗工艺对台山电厂600 MW机组锅炉过热器管道氧化皮进行化学清洗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完全清除过热器管内壁的氧化皮,清洗过程不会出现大量氧化皮剥落而造成大量不溶性残渣沉积在过热器U型弯管内的现象,且对管材金属的腐蚀率均小于1.0 g/(m2·h);清洗介质A可完全溶解低含铬量材质的氧化皮和90%左右含铬量较高材质的氧化皮,清洗介质B可完全清除含铬量较高材质底层难溶的富铬层;过热器中的奥氏体不锈钢未发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锅炉奥氏体不锈钢管爆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电厂超临界锅炉连续两次发生高温过热器爆管现象,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现场分析爆管的原因是TP-347H钢管发生氧化皮脱落堵塞造成短期超温爆管。通过对奥氏体不锈钢管内氧化皮生成和脱落机理的分析,提出了降低氧化皮生成速度和防止集中脱落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避免了氧化皮堵塞爆管现象的再次发生,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超临界锅炉运行不到4000h就发生高温过热器管氧化皮层脱落堵塞而引起短期过热爆管。需要指出的是,全国在运的超临界锅炉也多次发生由于氧化皮层脱落造成锅炉受热面堵塞而爆管。为此,从机理上分析了SA-213TP3476H材质氧化皮生成、脱落、聚积原因,指出由于该材质晶粒度等级低,造成其氧化皮脱落并堵塞管子而引起爆管,并从运行的角度提出和实施了防止高温过热器氧化皮脱落的技术措施。运行和定期检查表明,3、4号锅炉高温过热器氧化皮产生、脱落和聚积得到有效控制,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厂3号锅炉奥氏体不锈钢过热器管漏泄情况,采用宏观、金相、元素分析、电子探针等试验方法对其漏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过热器管漏泄是由于管材发生了沿晶应力腐蚀,并就如何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18-8奥氏体不锈钢水蒸汽氧化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观察了TP304H不锈钢管子内壁高温水蒸汽氧化层形貌及其剥离失效情况,讨论了影响18—8奥氏体不锈钢蒸汽氧化层的因素,指出采用细晶粒的材料,可有效提高其抗水蒸汽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赵勇 《吉林电力》2012,40(1):50-51,56
针对某电厂高温过热器爆管试样进行宏观形貌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晶间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爆管是由于TP 347H奥氏体不锈钢过热器管在弯制后未按规定进行固溶处理,材料在600℃运行时敏化,导致碳化铬在晶界上析出使晶界弱化,在腐蚀介质及各种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晶间腐蚀爆管。  相似文献   

12.
为找出TP347H高温过热器氧化皮的特性,对某电厂超临界直流锅炉高温过热器脱落的氧化皮进行了SEM分析和成分分析。通过计算掌握了脱落的氧化皮对高温过热器管间热偏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氧化皮实测找到了氧化皮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TP347H高温过热器脱落的氧化皮为细小片状,一般长、宽为2~5mm,最长可达8 mm,颜色为灰黑色,外层疏松多孔,呈颗粒状,且较为平整,内层较外层致密,但是不平整,主要由Fe2O3和Fe3O4构成,脱落的氧化皮也会导致管间热偏差系数的增大;TP347H高温过热器的氧化皮分布与温度高低分布一致,且沿烟气流动方向降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电厂12X18H12T过热器和再热器割管样品内壁氧化皮及其剥落物进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微区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试验分析,研究和总结了18-8系列粗晶奥氏体不锈钢过热器和再热器蒸汽侧氧化皮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与形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不锈钢原生氧化皮通常可分为内、中、外3层氧化物,其内层为结构致密的富铬尖晶石结构氧化物,中间层主要是结构疏松、多孔的Fe3O4,最外层为结构致密但厚度较薄的Fe2O3;剥落物主要是原生氧化皮的外两层铁氧化物,内层氧化物一般并不剥落。原生氧化皮外层剥落部位在后继运行过程中不会再生长出新的Fe3O4类氧化物,但会逐渐生长出新的Fe2O3层,该次生Fe2O3层生长速度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发电公司2×600 MW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爆管的事故,事故的原因为氧化皮脱落后在高温过热器下部弯头处堆积,减少了管道的通流截面,使管道过热而爆管.分析了高温受热面氧化皮形成及脱落的原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成分、结构特点、与贫Cr区的关系,以及界面、合金元素和应力状态对析出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M23C6的特性;然后以超超临界压力锅炉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常用的奥氏体Super304H不锈钢为例,结合Super304H不锈钢的成分和特点,提出通过调整晶界工程、优化高温软化工艺、加速M23C6形成和增加去敏化工艺等方法来改善Super304H钢高晶间腐蚀的敏感性;最后指出研究Super304H不锈钢去敏化过程的规律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桂婵 《广西电力》2007,30(6):46-48
通过对广西区内较大型火电机组高温过热器及再热器用材为1 Cr18Ni9Ti,TP304H,TP347H等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管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脆化相析出、超温过热、应力腐蚀几种损坏或失效形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1980年7月开始运行的东京电力公司广野火力发电厂2号锅炉,具有超临界锅炉标准的蒸汽参数。它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均是经过喷丸处理的不锈钢管。 众所周知,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的奥氏体系列不锈钢钢管,由于高温蒸汽的作用,在管子的内表面会生成氧化应。生成的氧化皮在锅炉停止或再起动时会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的炉型主要是机械式炉排炉,其具有的垃圾热值不稳定、过量空气系数过大、炉内化学反应十分复杂等特点,导致炉内金属氧化腐蚀现象严重,特别是高温过热器的氧化腐蚀严重影响发电锅炉正常使用与运行。为此以金属材料为12Cr1MoV钢的高温过热器为例,分析高温过热器的氧化腐蚀机理。首先利用亨利定律的缺陷形成机理理论分析得出,高温过热器金属氧化速率与典型纯铁的氧化速率相同,氧化速率由铁离子通过内侧混合尖晶石层的扩散所控制;继而基于多锈层长大理论计算结果可知,在烟气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氧气分压在81.06~151.99 Pa时,Fe_2O_3及Fe_3O_4氧化层长大速率随着氧气分压的提高而提高,且提高的幅度较为明显,而在相同的氧气分压条件下,Fe_2O_3及Fe_3O_4氧化层长大速率随着烟气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且降低幅度不明显。机理分析结果可为高温过热器的氧化腐蚀预防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日本新日铁公司专用于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高强度耐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XA704的性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电厂一台超临界机组TP347H高温过热器管爆管事故,通过宏观检查、厚度检查、光谱分析、金相检查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爆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温过热器管长时间局部超温,奥氏体组织中大量析出σ相,导致材料蠕变强度降低,产生蠕变孔洞和蠕变裂纹,抗腐蚀能力下降,最终导致爆管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