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世松 《酿酒》2015,(3):5-9
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二五"末,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时间发展脉络,将当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分为产业形成、产业成长和产业调整三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律,打造中国葡萄酒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刘世松 《酿酒》2014,(3):3-6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已经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到战略转折期,烟台市葡萄酒产业作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其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对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系统分析,剖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烟台市和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食品》2012,(16):150-150
“河西走廊新发现”葡萄酒发展论坛在甘肃举行 8月1日,由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主办的“河西走廊新发现”葡萄酒发展论坛在甘肃嘉峪关市举行。葡萄酒营销专家沈忠勋,葡萄酒国际评委郭松泉就“河西走廊葡萄酒的现状及未来”发表演讲。甘肃省酒局陈浦局长及全国各省市酒管负责人经销商近300人参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工业》2009,(10):34-39
2009年9月20日,以“探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葡萄酒业发展方向”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暨秦皇岛·2009国际葡萄酒产业发展峰会在北戴河成功举行。年会及峰会针对国内葡萄酒行业发展的现状,以新时期经济危机下葡萄酒企业的发展为课题,以积极推进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就做大做强中国葡萄酒产业、推广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推进秦皇岛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松 《酿酒》2011,38(5):80-83
介绍了国内外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形势,总结分析出中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产业管理、酿酒原料、产区品牌、文化推广、自律诚信、进口酒冲击等六大危机,并战略性地提出了八条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树琪 《中国酒》2006,(2):68-69
我们将与中国酿酒协会葡萄酒分会合作,定期刊登各大产区政府的经验,促进整个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此为开篇。葡萄与葡萄产区已成为所有的葡萄酒知名品牌,以及国外一些著名企业纷纷抢滩的区域,中国有十大葡萄产区,蓬莱市的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成为国内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投资最热、发展最  相似文献   

7.
"2016(第三届)中国葡萄酒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功举办,论坛以"国际化与中国风"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葡萄酒专家、学者与企业家通过学术报告和对话交流的方式,根据世界葡萄酒发展趋势,以国际思维与世界视角对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剖析了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了如何适应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如何与世界葡萄酒主流趋势融合,打造中国葡萄酒的自有风格特色等焦点问题。论坛认为:中国葡萄酒国际化的关键在中国风格的塑造,而个性和性价比是塑造中国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全面提升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须有策略;葡萄酒企业在提升中国葡萄酒的国际竞争力中应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践行。论坛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行了葡萄酒分会成立大会,选举刘树琪教授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发布了《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6中国葡萄酒论坛烟台共识》,启动了葡商汇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出了"推进国际化,重塑中国风,努力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倡议。  相似文献   

8.
赵媛  胡宇橙 《酿酒科技》2023,(4):126-131
葡萄酒旅游产业作为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产业,葡萄酒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烟台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葡萄酒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随着葡萄酒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专业人才短缺、旅游项目单调、政府治理模式单一和缺乏品牌营销等问题逐步凸显。本研究以烟台为例,在梳理葡萄酒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葡萄酒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烟台葡萄酒产业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已进入产业多功能发展阶段,为强化烟台葡萄酒产业多功能性特征,推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和广化,提升乡村多元价值,该文运用规范性研究及案例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现状及其模式,系统阐述了烟台葡萄酒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的多功能体现,将葡萄酒产业的多功能性与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和典型融合模式相结合,构建出产业融合创新的选择矩阵表,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功能层面分析烟台葡萄酒产业融合的创新选择,为搭建“葡萄酒+”产业体系、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指出方向和提供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山东省葡萄酒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山东省葡萄酒企业数量、产量、营业收入和利税等各项经济指标的数据,通过分析山东省葡萄酒产业的现状及山东省葡萄酒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山东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趋势,展望了山东省葡萄酒产业对促进产业融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树琪 《中国酒》2013,(7):42-43
近十年来,葡萄酒行业高速增长,在国际葡萄酒发展史上空前绝后,山东、烟台的葡萄酒产业,在中国葡萄酒发展历程中始终起到了引领作用。我们在看到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葡萄酒行业面临的问题。中国加入WTO后,全球葡萄酒大亨纷纷入主中国,激烈的竞争给中国葡萄涵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新食品》2013,(3):94-100
中国葡萄酒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关配套行业的高速增长。作为随着葡萄酒的发展而伴生起来的配套产业.酒柜行业与中国葡萄酒市场一起经历了高速发展期。酒柜行业的发展,折射出中国葡萄酒市场与消费的发展历史。值此行业盘整期。本文以酒柜业作为分析标本.从配套产业的独特视角观察中国葡萄酒市场与消费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3.
王怡然 《酿酒科技》2024,(2):129-138
分别对中国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检索中国知网(CNKI)创库至2023年2月发表的相关中文期刊,对发文情况、机构、关键词等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两个组别分别纳入文献2527条、828条;酿酒技术和产品特性仍然是葡萄酒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则是葡萄酒产业领域近期讨论的重点方向,说明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存在优质文献总量少,机构间合作弱,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建议加强学科、机构、地区间合作研究,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宁夏贺兰山东麓——中国葡萄酒产区的一颗新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宁夏葡萄产业协会、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暨中国西部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9月7~9日在银川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葡萄与葡萄酒界的专家学者和葡萄酒企业代表,以‘特色、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就目前宁夏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生产状况及在葡萄栽培技术、酿酒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今后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的发展献计献策。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玉泉营葡萄示范园、黄羊滩农场葡萄种植基地和广夏葡萄酒酿酒公司等单位,还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品酒师对宁夏当地的葡萄酒产品进行了公开品评,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本刊编辑部也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通过汇集资料、听取专家意见和现场参观,就宁夏葡萄及葡萄酒发展状况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15.
酒庄酒是当前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分析了国内外酒庄酒发展现状、吐鲁番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吐鲁番葡萄酒产业发展酒庄酒具备地理优势、人文优势、技术优势、葡萄酒市场优势;对发展吐鲁番酒庄酒提了五点建议,为吐鲁番葡萄酒产业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韩永奇 《中国酒》2005,(3):12-14
今年是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年,亮点不断,焦点频闪将是葡萄酒行业的主旋律。其中最吸引行业眼球的将是:运行了十多年的GB/T1505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备受葡萄酒行业关注的新的葡萄酒标准就要发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将要进入新阶段。但葡萄酒国家新标准新在哪里?它和旧标准有何区别?它的颁布与实施的意义又何在?就这些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我们请来了长期从事葡萄酒产业经济研究的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韩永奇先生为我们解答。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愚公红酒网主办的2012中国葡萄酒大会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让中国人.爱上葡萄酒"为主题,以助推葡萄酒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为宗旨,力争将本届大会打造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达沃斯"。"葡萄酒产业的达沃斯"是企业同媒体和各地区政府的对话,大会将有来自数十个葡萄产区政界、千余位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的领袖人物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回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生产、科学研究、教育,法规等4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认为:(1)葡萄栽培面积逐步扩大,葡萄产量快速增加.其中,酿酒葡萄面积比例较低,酿酒葡萄品种单一,约80%为赤霞珠.(2)葡萄酒生产经历了小规模增长、平稳发展、转型波动、加速发展等4个阶段.2007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前5位的产区分别是胶东半岛产区、新疆产区、昌黎产区、怀涿盆地产区、天津产区和贺兰山东麓产区,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82.9%.(3)构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科研平台,大量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葡萄与葡萄酒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使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4)形成了稳定的、高素质的葡萄与葡萄酒科研教学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5)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了葡萄酒标准,开展了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命名及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促进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夏葡萄酒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葡萄酒产业在30多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政府在葡萄酒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目前宁夏政府正 积极打造品牌,促进产业转型,然而学术研究中关于政府职能在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作用十分欠缺。 为了填补目前国内此类研究的匮 乏,此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宁夏葡萄产业的数据,研究政府职能在葡萄酒转型过程中作用,可以有效通过文化培育、公共设施和政策 以提高产区品牌影响,而政府职能在促进酒庄经济绩效的作用不明显,此研究意为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关于葡萄酒产业的研究能 够聚焦到政府职能上。  相似文献   

20.
刘树琪 《中国酒》2012,(1):56-56
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具有巨大潜力,是快速增长的一个产业;拿我们自身作比来看,能感受到一些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葡萄酒发展历史比较长,可以追溯到在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欧亚葡萄品种和酿酒技术,使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开始有很大的发展,到唐朝时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是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