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下的混凝土,利用ASTM C1202试验方法,测定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14d、28d和90d的6h电通量值。结果表明,标准养护28d时,适当粉煤灰掺量下,低水胶比的混凝土比高水胶比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水胶比0.5以上时,水化早期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电通量增加,水化后期则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电通量急剧下降;0.35以下水胶比的混凝土氯离子抗渗透性能高于0.5以上水胶比的混凝土,且掺粉煤灰混凝土更适合采用长龄期的电通量来评价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行单掺粉煤灰、单掺沙漠砂、双掺粉煤灰和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电通量和RCM试验,揭示沙漠砂替代率和粉煤灰掺量对沙漠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单掺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增强;单掺沙漠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沙漠砂替代率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沙漠砂替代率60%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粉煤灰掺量30%、沙漠砂替代率60%时,双掺粉煤灰和沙漠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不同的水胶比,掺加不同种类和掺量的掺和料,研究海工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减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增强;双掺粉煤灰和矿粉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建议总掺量为30%~50%;矿粉掺量的增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有积极的作用,适宜掺量为15%~40%;适量的粉煤灰对抗氯离子渗透有一定的作用,适宜掺量为15%~2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复掺掺合料对盾构管片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的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单掺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粉煤灰掺量从5%增加至35%,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逐渐增强;矿渣粉和粉煤灰复掺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15%粉煤灰和20%矿渣粉复掺配制出的盾构管片用混凝土达到福州市地铁工程应用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设计要求以及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就玻璃粉对掺矿粉混凝土和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粉以1/4质量比例复掺进入矿粉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直到矿粉掺量达到40%以及粉煤灰掺量达到32%,在56 d龄期以后,可以提高两种混凝土抗压强度。但玻璃粉对两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在矿粉混凝土系统中,玻璃粉的掺入,除28 d在60%矿粉掺量和15%玻璃粉掺量时使混凝土电通量和DRCM较单掺60%矿粉提高外,所有配合比从28~90 d复掺玻璃粉和矿粉混凝土比单掺矿粉混凝土具有更低的电通量和DRCM。而玻璃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中,随玻璃粉的掺入,从28~90 d粉煤灰掺加量不超过32%时,复掺玻璃粉和粉煤灰混凝土均比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更高的DRCM或只是在90 d少量降低了电通量。说明玻璃粉对矿粉混凝土较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4,(7)
通过正交优化设计试验,采用电通量法来评价煤矸石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表明:水胶比对煤矸石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硅灰掺量影响较大,煤矸石掺量和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较小。制备最佳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煤矸石混凝土组合为A1B1C1D3,即水胶比为0.30,煤矸石掺量为40%,减水分剂掺量为0.75%,硅灰掺量为7%,此时煤矸石混凝土的6h电通量为943.25C,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胶凝材料用量以及用水量等配合比参数影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矿渣和粉煤灰双掺的情况下,矿渣掺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而粉煤灰在10%~30%掺量范围内,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黎  姚谏 《工业建筑》2011,41(11):142-145,149
采用ASTM C1202法及NEL法,对单掺矿渣和复掺粉煤灰、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并探讨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能有效地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复掺粉煤灰和矿渣比单掺矿渣的效果更佳;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当水胶比较小时,两指...  相似文献   

9.
以张唐铁路第一桥赤城白河特大铁路桥为依托,针对张家口地区高寒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试验,重点分析了混凝土水胶比(W/B)、掺和料(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等一系列因素对桥梁工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在混凝土抵抗Cl离子的渗透的影响因素中,水胶比(W/B)与单位用水量(mW0)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是制备抗钢筋锈蚀混凝土的基础。根据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同,研究了水胶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在氯离子含量分别为0、0.06%、0.12%、0.30%时,降低水胶比均能使海砂混凝土的电通量下降。当水胶比低于0.35时,海砂混凝土的电通量均可低于1000 C;水胶比相同且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在0~0.30%时,氯离子含量越高,电通量越低,氯离子结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Designing food shops is about so much more than creating a visually appealing environment. As Jane Peyton explains, in order to whet appetites you have to be sure not only of triggering shoppers' senses, but also of subliminally keying in to their emotions.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在中国内陆中心的武汉,诞生了"老八校"之后的第九个建筑学系——华中工学院建筑学系。2012年,当年人称"老九"的建筑学系已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建系周年庆典、校友重返校园,除了相聚的欢愉,大家谈及最多的仍是当年学习的情景。正是在过去的某一时刻,他们从校园启程,踏上了建筑职业的旅程,也正是在那短暂的几年中,奠定了如今已是业内翘楚的专业和思想基础。静心细想,这30年,不仅见证了一个建筑学系的成长,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教育的蓬勃发  相似文献   

13.
张少航 《福建建筑》2012,(5):119-120
通过对建筑专业图书馆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分析,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专业图书馆的要求,通过提升服务职能和功能的丰富,提高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位于上海市六奉公路上的大治河桥,为主跨120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桥拱的安装采用“先拱后梁”的施工工艺。系杆的施工依托于劲性骨架和吊杆作为承重构件,采用悬吊模板进行施工。本文通过该桥系杆悬吊模板施工实例,介绍系杆悬吊模板实现无支架现浇施工的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规划的控制与被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颖 《规划师》2004,20(6):12-13
规划实施是政府实现控制城市发展的过程,规划实施监督是对这种控制过程的反馈与再控制。当前,城市规划表现出“世俗化”、“自由化”、“消费化”的倾向,规划实施监督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科学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一个以“飞翔的空间”为主题的展览,在2003年10月1日拉开帷幕,展场门前的一对硕大鲜红的翅膀格外引人注目,它使前来的参观者带上这个被暗示的意向,走进“2003上海(安亭新镇)室内设计艺术大展”…… 也许不仅仅是因为巧合,在SARS一度肆虐的2003年,让几近疯狂奔波的国人一度回到室内,SARS结束的时候,一个省思室内的展览开始酝酿举行。  相似文献   

17.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建设过程中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而且不断出现新的专业;对总承包单位而言,为追求更大规模和更高经济效益,也必须实行分包。因此在一项中等规模以上的建设工程,必然会出现几家乃至几十家专业分包单位。根据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业主负责的原则,作为受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一般通过总包单位对分包项目实施监理,但是往往相当部分的工程总包单位由于本身的管理存在问题,它对分包的管理形同虚设,而监理对分包则如同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8.
"希望媒体重点去讲这个问题,越是看不见的地下工程,越是容易被决策者忽视的地方,记者就越应该有责任去提醒他们,做人民的卫士!"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媒体见面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答记者问时几次提高嗓门,语气恳切——  相似文献   

19.
谭源 《南方建筑》2006,(2):60-61
作为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某种批判,日本建筑师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聚落形态景观资源中获取设计灵感,形成了聚落形态建筑观。对于在建筑设计中建构城市整体特征,消解现代主义建筑的权威式品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