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学年制相比,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班级虚拟社区可以有效提升学分制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这是由虚拟社区与学分制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契合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高校合并后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实行,围绕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构建,论述了构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必要性,构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原则、具体设想和预期效果,构建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监督机制。认为,构建高校校内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必须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分级管理模式,健全校、院(系)两级学术组织,推行目标管理,向下延伸监督部门的职能,促进高校内部管理模式由过程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将人们带入了"信息数据时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在此期间,高校信息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发展与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应该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更加科学、有效、崭新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这种资源整合模式正是教育质量管理的一种创新.它应该涉及多个方面,例如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组织等.对于高校,还必须创新管理对象.高校各种职位和管理对象的创新是必要和可能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创新前沿,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棗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和核心竞争能力。创新及其管理已经 发展成为系统科学,创新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创造力,而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可管理的过程。探 讨了技术创新的定义、特征和类型,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形成,建立鼓励创 新的机制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作了详尽的阐述。分析了3种不同的创新策略,对技术创新 的管理和实施的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培养高素质人才入手,介绍高校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历程。强调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性、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道德维度,以及高校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遵循基本要求和立足存在的问题搞好高校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6.
关于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进行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梧外必要。创新教育的内涵是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型公共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和教师的科学研究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多重任务,是一个管理任务繁重、人员复杂、安全隐患大的大面积公共活动场所。本文在分析高校现有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一些优秀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以本校机械工程学院大型公共开放实验室为研究实践对象,针对我院在建设该类实验室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量大、难、乱等难题,从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与"一室两制"管理模式、平台区域责任制、公共设施使用责任制、"5S"现场管理和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历史,也对以说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我们所拥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历史沉淀和发展.技术创新不仅涉及产品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等硬件,同时还涉及管理、行销和服务等有关体系的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创新活动,企业生产要形成新的概念与思想,新的结构与功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模式.被列宁称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的泰罗制,是工业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我国产生于6O年代初的“鞍钢宪法”,也应该说是适应那个时代国有企业管理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征,就显不断创新求进.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这给企业的财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而汽车企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自然要适应新经济发展,直面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从而提升财会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概念、主要特点、企业管理新动向,以及导入价值运筹和全员价值运筹,推动管理创新,企业就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踏上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