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4月11日,编组106辆、装载1.2万t煤炭的71503次货物列车从瓦日线长子南站缓缓开出,驶向日照港。这是继2018年1月首次开行单元万吨重载列车之后,郑州局集团公司在瓦日线上再次创造的重载列车牵引纪录。瓦日线西起山西省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市,是我国首条一次性建成的承载30 t轴重车辆的重载铁路,也是  相似文献   

2.
<正>1月10日,71463次万吨重载列车从靖边东站驶出,一路南下驶往襄州北站。这标志着浩吉铁路万吨重载列车安全开行1周年,累计开行突破900列。浩吉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投用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运输大通道。浩吉铁路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将单趟最高发送量由6 000 t提高至12 000 t,实现煤炭运量翻倍,最短一天内就可直供湖北当地电厂,有效保障了华中地区电煤供应。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11日8:50,101节货运车厢组成的W82523次万吨货物列车满载钢材与杂货缓缓驶出库尔勒站,开往阿克苏站。这标志着新疆南疆地区铁路实现万吨货物列车常态化开行,塔里木盆地正式进入万吨重载运输时代。2019年以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市场调查、板块管理、项目推进3项措施,全力以赴增加货运量。客货业务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运输能力和线路通过能力。该局集团公司3月在新疆南疆铁路开行万吨试验列车,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与国外重载线路行车密度不高、路网结构简单不同,我国重载铁路轴重较小、牵引质量高、行车密度大。大秦铁路采用25t轴重、载重80t的重载列车,在开行2万t列车的基础上,2011年已完成了4.4亿t的年输送能力;朔黄铁路在进行3.5亿t年输送能力的扩能改造的同时,已成功地开行了万吨重载列车。大轴重、高牵引质量、大运量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方向。铁路重载运输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铁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秦、瓦日铁路的通用敞车和专用敞车编组重载列车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编组质量、循环制动性能、紧急制动距离、列车纵向力性能等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站线条件下,通用敞车编组质量小于专用敞车,其循环制动性能、紧急制动距离、列车纵向力等参数都能满足重载列车要求;通用敞车可作为重载列车的编组车辆,应用于单元万吨和组合万吨重载列车中。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0月16日,我国首列智能驾驶重载列车正式在神朔铁路开行,首列车7033由108节车厢组成,整车长度1530m,装载煤炭超万吨。始发站是陕西神木北站,终到山西朔州的神池南站。神朔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大通道,为国家I级电气化重载铁路。作为一条重载铁路,神朔线最小曲线半  相似文献   

7.
《铁道建筑》2007,(10):90-90
2007年7月15日,满载煤炭的首列万吨重载列车——55002次货物列车从呼和浩特铁路局的战略装车基地、九原物流园区的打拉亥站缓缓开出,驶往秦皇岛站。至此,呼和浩特铁路局正式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并开全路万吨列车“通过内燃机车推挽方式牵引、客货营业线上开行、10%。的长大坡道上开行”先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重载铁路发展现状,根据万吨列试验情况所取得的相关数据,对现有设备进行初步改造后接发万吨列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对开行万吨列车的货运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9.
谭太昌 《铁道建筑》2004,(10):76-77
分析线路的轨道结构现状及开行万吨重载列车造成的运能与运输的矛盾 ,提出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开行万吨重载列车运行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结合朔黄线信号装备和运输组织现状,通过对自动闭塞区段采用三显示与四显示制式以及开行万吨以上重载列车就提高运输能力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开行万吨以上重载列车方案,是迅速扩充朔黄线运能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重载运输试验数据,分析各牵引质量下重载列车的进站速度、停车位置及重载列车区间运行情况,确定30t轴重重载列车各工况下适宜的牵引质量;分析并判断重载列车在长大坡道的牵引制动性能。通过分析,提出30t轴重重载线路纵断面设计时,最大限制坡度不宜大于9‰;在开行万吨组合重载列车时,可以通过在到发线增设腰岔的方式,减少机车转线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铁路1984年以来发展重载运输的历程,提出了提高重载配套技术设备和重载列车的重量等级,扩大双线铁路开行重载列车的区段,增加运输货种和组织形式以及着力解决单线开行重载列车问题的建议,以缓和铁路运能紧张的状况,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国内外铁路事故救援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大秦线特殊重载列车开行特点,分析重载铁路列车事故救援特点及重载铁路列车事故救援与处理情况,提出特殊条件下的事故救援组织,从事故致因及预防等方面探讨路基路面下沉、钢轨损伤及机车车辆故障等因素对重载列车事故的影响,并分别制订适用于重载列车行车事故的救援组织方案,为大秦线开行?3?万?t?重载组合列车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尹成斐 《铁道建筑》2012,(9):135-137
重载铁路运输是国内外货物运输的方向,重载铁路由于大轴重、高密度组合列车的开行,对轨道结构的冲击力及破坏作用较大。根据国内外有关轨道力学、轮轨关系、重载轨道的研究成果,对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竖向、横向、纵向受力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且根据朔黄铁路现场测试数据,就万吨列车与普通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进行了对比。对轨道结构各组成部件的相互作用力和重载运输对轨道结构破坏作用进行了重点论述,结合朔黄重载铁路工务设备养护维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轨道结构各组成部分在加强与养护维修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单元重载列车特殊困难区段列车纵向冲动、车钩折断、列车放飏、司机不好操纵等重大行车安全隐患,深入研究ZPW-2000A电路结构原理、挖掘电路未启用的功能,通过开发ZPW-2000A电路的L2、L3信息码,为铁路运输一体化提高运输能力提供技术保障,解决了单元重载列车特殊困难区段控车的技术难题,填补了重载铁路特殊困难区段开行单元万吨重载列车的技术空白,提升了朔黄线神池南站2万t列车编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包线是我国第一条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客货混跑繁忙干线铁路。以大包线电气化及万吨重载工程为背景,在分析繁忙干线站场线路过渡、万吨集疏作业模式、特殊站间距运输要求、重载大牵引电流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对信号过渡、集疏站联锁、特殊自闭结合、完全回路横向连接等设计进行方案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在实践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动重载客货混跑繁忙干线铁路信号系统设计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线路的不断开通,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降低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安全风险,保障重载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效率,阐述我国重载铁路牵引动力的主要机型,通过对仿真计算、试验数据与事故调研结果的分析,研究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机车工况转换、站内及坡道起车、列车空气制动及机车通过电分相区4种典型运行工况下的操纵安全风险。结合现场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经验,采取试验仿真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降低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安全风险的对策,避免因司机误操作而导致的列车重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8.
技术动态     
大秦线正式开行2万t重载列车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大秦线运输潜力,大秦线尝试开行2万t列车。最早从2004年11月份开始铁道部就在大秦线多次进行了2万t列车的静态和动态试验,并最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2006年3月28日,大秦线正式开行了2万t重载列车。2万t列车采  相似文献   

19.
朔州工务段管内的北同蒲线,是大秦线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的主要装车基地,共有40多条运煤专用线,其中开通两万吨重载列车的专用线共8条,开通万吨重载列车的专用线共17条。近年来,大秦线煤运量的递增和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加大了对线路设备的冲击。特别是道岔磨耗、几何尺寸变形等病害日益严重,成为了制约重载列车提速和运行安全的"咽喉"。面对严峻形势,朔州工务段从技术人员中选派精兵强  相似文献   

20.
资讯中心     
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2006年3月28日13时45分,一条2600多m长的钢铁巨龙徐徐开动。5台韶山4型电力机车有序排列,牵引着204节车辆、2万t煤炭从湖东站二场发车,运行10多个小时后,直达650多km外的秦皇岛港口。这次开行2万t重载列车,铁路部门应用了以机车同步操纵系统为核心的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