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91~1992年对四川省江津市四面山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列出了所采的8科56种金龟子种类名录,对它们进行了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分析,华中、西南和华南三区共有种最多,占35.8%,与这三区有关的种类分别占96.2%、81.1%和67.9%。说明这三区金电子类昆虫关系最为密切。四面山的金龟子主要是这三区的种类尤以华中区为主。东洋区种占69.38%,东洋区及其跨区种占90.6%,古北区及其跨区种占37.7%。说明四面山属东洋区系范畴,但有一些古北区系种类。根据其垂直分布,将四面山分为3个带,随着海拔增高,东洋区种类递减,分别是60.6%、50%和35%;而古北区种类逐渐增多,分别为6.1%、10.7%和20%。  相似文献   

2.
广西宜州市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宜州市境内蝗虫有3总科9科32属42种,其中东洋种27种,占本区已知种类的64.3%;广布种10种,占23.8%;本区的特有种5种,占11.9%.从区系组成看,以东洋种为主体.部分种类的生态可塑性大较。  相似文献   

3.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已定名的昆虫计有15目96科283属385种。其中,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双翅目的种类较丰富,约占总数的88.6%。昆虫区系结构以东洋种为主,占62.83%,东洋古北兼有种、古北种、广布种分别占26.46%、3.11%和3.89%。在东洋种中,中缅亚区种明显多于马菲亚区种。蝗虫类、蝽象类和蝴蝶类是猫儿山昆虫垂直分布的代表性类群。对猫儿山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昆虫分布特点和经济昆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1—2005年通过对秦岭山脉半翅目昆虫进行多次细致的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并结合有关文献,发现秦岭地区分布有盾蝽科4种、荔蝽科1种、兜蝽科2种、蝽科77种昆虫,其中20种为陕西省新纪录种,27种为秦岭地区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秦岭地区处于东洋界与古北界的过度地带,东洋种类北上和古北种类南伸的情况在这里比较普遍,古北界种相对处于优势,占40.5%,东洋界种占34.5%,秦岭山脉与华中区、西南区的区系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东北和青藏区的关系最为疏远.秦岭地区特有种类仅有秦岭菘蝽、大斑辉蝽、太白真蝽、拟太白真蝽和绿角真蝽,这些种类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在浈水上游产江源地亚历河采集到鱼类40种和亚种,分隶于5月13科31属,以骨鳔类为主,其中鲤形目种类占67.5%,鲤科占鲤形形目的70.49%,既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的裔类,又有南亚暖水性鱼类,东陂拟腹吸鳅,侧条光唇鱼,宽鳍Su等适应山溪急流生活的生态类群占明显优势,浈水源地的鱼类区秒东洋区的特征比较明显,根据Ba亚科占鲤科类31.58%,以及东洋区鱼类占全部种类的36.24%,而鲂鳊、鲴、鲢、雅罗鱼五亚科种类仅占26.33%等特征,认为将南岭作为全北区与东洋区的分界线更符合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6.
深圳福田红树林害虫及其发生原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道1994和1999年福田红树林害虫,其它昆虫及蜘蛛的调查结果,1994年在红树林采到昆虫96种及蜘蛛7种,其中天敌昆虫37种,占已知种类的35.8%;1999年采用昆虫53种及蜘蛛5种,其中天敌昆虫13种,占已知种类24%,对地林造成为害和具有潜在危害的种类也有所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H1994=2.47,H1999=1.64,J1994=0.54,J1999=0.42,D1994=16.1,D1999=9.37,分析结果显示,1999年红树林生态环境比1994年急剧恶化,这是红树林害虫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山西天蛾昆虫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纪录了山西省天蛾科昆虫共54种和亚种,分隶于26个属,其中有省内新纪录3种。区系分析表明,山西省天蛾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可分为9个分布类型,其中以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类居多,占到40.38%,其次是古北界种类,占36.54%;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可分为20个类型,并集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蒙新复合区内,计9种,占17.31%。文末对山西省境内的天蛾科昆虫的区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集安地区采用人工捕捉法捕获蝶类,对捕获的蝶类进行分类鉴定,共发现蝶类8科64属104种.该地区大多数为古北区种类,占全部种类的53.84%,东洋古北共有种占全部种类的35.58%,东洋区种占全部种类的5.77%,广布种占全部种类的4.81%.其中,虎凤蝶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9.
广西罗城县越冬蝗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城境内越冬蝗虫有3总科9科21属34种,其中东洋种28种,占本区已知种类的82.4%;广布种5种,占15.3%;特有种1种,占2.3%。从区系的组成,以东洋种为主体,该区属于东洋界。  相似文献   

10.
陕北高原蝗虫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调查,陕北高原共计蝗虫2总科8科14亚科27属51种(亚种),其中对陕北地区农牧业危害严重的属有小车蝗属、星翅蝗属、负蝗属、尖翅蝗属、疣蝗属、稻蝗属等;对陕北高原蝗虫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北种为43种,占84.31%;东洋种1种,占1.96%;广布种为7种,占13.73%。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对来凤胡家坪林场的蚂蚁进行了分类研究.经过调查,该林场共有蚂蚁23种,隶属于4亚科,17属.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种类15种,占全部种类的65.2%,东洋界和古北界均有分布的种类8种,占全部种类的34.8%,这表明胡家坪林场的蚂蚁以东洋区为主.文中还介绍了蚂蚁的经济价值及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道福建省鸟类546种和亚种,分隶于21目66科,并分析了这些鸟类所属的动物区系,它们当中繁殖鸟221种(夏候鸟52处,留鸟169种),其中东洋界种类为206种,古北界种类为12种,说明东洋界的繁殖鸟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牛背梁保护区的兽类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调查牛背梁保护区的兽类动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兽类计有6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6种,省级1种.区系组成:东洋界种类占57.6%,古北界占25.4%,广布种占17.0%.文中阐明了区内动物资源存在的主要危胁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广西猫儿山叶蜂昆虫区系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广西猫儿山进行叶蜂区系调查,鉴定整理出叶蜂昆虫134种,隶属3科63属.昆虫区系主要起源于东洋区,东洋种占总种数的65.67%.猫儿山叶蜂共计15种分布型,其中华中特有种所占比重最大,达58.96%.广西猫儿山与湖南有90个共有种,与四川有43种,与河南有39种;与云南(24种共有)的关系也比较密切,与西藏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现有隐脉叶蝉亚科昆虫分类研究文献,对中国隐脉叶蝉亚科昆虫的区系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81种中国隐脉叶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东洋界63种,比重达77.78%;古北界6种,比重仅为7.41%;东洋界、古北界共有种为11种,比重达13.58%;东洋界、古北界和新北界共有种为1种,比重为1.23%。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华中区44种,比重达54.32%;华南区6种,比重为7.41%;西南区8种,比重为9.88%;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共有种为2种,比重为2.49%;华中、华南、西南和华北区共有种为2种,比重达2.49%。  相似文献   

16.
根据Wilson(2005)新的哺乳动物分类系统,对湖北地区食虫动物名录再次进行修订整理,并对分布及区系予以分析.湖北地区已知食虫动物计2目3科13属21种,其中东洋界为主的种类15种,占71.4%;古北界为主的种类5种,占23.8%;广布两界种类1种,占4.8%.湖北地区食虫动物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5月,通过对南充高坪机场及附近5种生境6条样带的调查,共记录春季鸟类67种,分属11目35科.其中东洋种28种(41.8%);古北种27种(40.3%);广布种3种(4.5%);不易归类的种类9种(13.4%).繁殖鸟类中,东洋种28种(62.2%);古北种14种(31.1%).夏候鸟25种(37.3%);冬候鸟10种(14.9%);留鸟28种(41.8%);旅鸟4种(6.0%).通过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最重要的鸟11种,有家燕,金腰燕、白鹭、棕背伯劳、白颊噪鹛、家鸽等.按鸟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性分布型鸟类是31种.优势种(D〉10)3种,分别是家燕,金腰燕,白鹭.  相似文献   

18.
宁夏蚁科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宁夏蚁科昆虫区系和地理区划,于2002-2009年,通过挖掘蚁巢等方法,对宁夏蚁科昆虫进行了系统采集和标本整理.结果表明,共获得标本20 000多个,经分类鉴定出69种,分属于3亚科19属;宁夏蚁科昆虫主要种类是古北种,有41种,占全部种类的59.42%,其次是东洋种,有7种,占全部种类的10.15%;古北和东...  相似文献   

19.
甘肃祁连山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85-1987、1992-1994年间对甘肃祁连山的鸟类进行了专项调查,经事理鉴定出128种另11亚种。本地区文献有记录但未能采到的鸟类计有54种另6亚种。据此,本地区鸟类总计182种另17亚种,隶属于14日33科104属。在鸟类总数中已确定的繁殖鸟有155种,其中属古北界有113种,占繁殖鸟类总数的72.9%;属东洋界的仅2种,占1.3%;两界兼有40种,占25.8%。显然古北界种类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