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黄帝内经》成书以来,历代医家在对喘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过程中,使肾主纳气的理论和补肾纳气的治法得到了发展,并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为现代临床治疗喘证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该文对"肾主纳气"及"补肾纳气"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虽无慢支病名,但对该病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根据临床症状,与咳嗽、痰饮、喘证等证候相关,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或伴喘息,且反复发作。因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仍是慢支防治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喘证食疗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喘证迁延难愈,累及肺肾,防治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对于喘证的防治有着明显优势。《黄帝内经》奠定了喘证食疗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诸多医学实践,丰富了喘证食疗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仲景提出欲补血肉有情之体,须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理论,为后世医家对喘证的食疗用药开拓了思路。隋唐之际,喘证的食疗达到了兴盛时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食疗为先的原则,即治病首先以饮食治疗,饮食治疗不成,再以药物治疗,强调把饮食治疗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医学典籍。历代医家多推崇为医家之宗,认为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和中医的理论基础。关于《黄帝内经》的作者和成书时代,在中国医学史上,一直是个众说纷纭,争议不决的疑难问题。归纳起来,大体可分如下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黄帝内经》是黄帝所  相似文献   

5.
痹证,痹阻滞塞也。临床以肌肉、筋骨、关节重着、酸楚、疼痛为主证。 痹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较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痹之外,还有热痹。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素问·痹论》基础上提出“痹证有瘀血说”的见解,大大发展了痹证理论,丰富了后人对痹证的认识,开拓了治疗痹证的新途  相似文献   

6.
董冉冉 《吉林中医药》2012,32(3):220-221
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医家皆有所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临床治疗思想始终不离顾护脾胃,将脾胃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藏象理论作为《黄帝内经》对脏腑认识的核心理论,长期以来对临床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但仔细研究《黄帝内经》原文及历代著述,发现在关于脏腑分类的认识上,有许多不同观点,历代医家也对此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探究《黄帝内经》原文内涵,或许能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拓宽思路,而且也有助于各家学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喘证源流考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查阅,从病名、病因病机及论治3个方面,对喘证的源流进行考证。按历史脉络梳理喘证的命名,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于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历代喘证的论治做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三焦概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但《黄帝内经》中关于三焦的解剖定位描述不甚详细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历代医家对此也是莫衷一是,随着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众多学者及医家结合现代研究提出了诸如油膜论、管道论、淋巴系统、空间通道论等诸多观点,但均未形成统一概念。笔者通过查阅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提出三焦的"三腔"解剖定位。  相似文献   

10.
“痹证”历代医家也称之为“历节”、“鹤膝风”、“顽痹”、“筋痹”等,以《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为代表的历代医家著作对“痹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都进行了论述,治疗历代也颇多论述,下面就本人关于痹证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脏躁考辨     
脏躁之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对其描述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但《金匮要略》中仅记载病名、症状及处方,对脏躁具体病位、病因及病机并未详述。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认识不一,以明清为最。综合分析古代医家重要典籍,考镜源流,考辨单"脏"与多"脏""躁"与"燥",明确脏躁病位、病因与病机认识,"脏"即病位,泛指五脏,"躁/燥"言病机,以"躁"为宜。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述考(续完)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达美君,张宁(200032)三、《黄帝内经》成书,非出自一时,更非出自一人之手,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持这一观点者认为《内经》最早是西周或春秋战国时遗文,西汉时成型,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相当漫...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仰民  宋康 《光明中医》2010,25(5):782-783
哮喘,中医学称之为"哮证","喘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哮喘的认识,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关格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中,历代医家对关格亦多有论述。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及治疗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吕仁和教授诊治慢关格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朝阳 《中医研究》2010,23(2):72-73
肾脏理论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深化、发展提高而形成的,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和研究的中医脏腑理论。究其理论渊源,则出自被称为“医学之宗”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有关肾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论述对临床防病治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将《黄帝内经》中的主要肾脏理论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大量援引了《黄帝内经》经文作为立论依据,并在考辨历代医家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开拓与发挥。文章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培元固真的养生原则以及脏腑学说四个方面考察《本草纲目》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挥,以期对李时珍的学术思想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喘证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喘证也多有论述,主要病因乃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等,病机实证主要是肺气上逆,宣降失常,虚证主要为气无所主,肾失摄纳。实喘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1])。杨少山老师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喘证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杨  相似文献   

18.
自《内经》以来,历代在对有关喘证病机、证治的认识过程中,促进了“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肾主纳气”的形成发展脉络可分为4个阶段:(1)先秦秦汉时期——提出“喘出于肾”,并创用补肾法治喘;(2)宋金元时期——以 “肾虚不能收气归元”阐释喘证病机,并提出“肾纳气”说;(3)明清时期——确立喘证以肺实肾虚为纲的证治体系;(4)近代——阐发喘证肾虚冲气上逆之病机。“肾主纳气”理论的确立是历代医家治喘经验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正喘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分为实喘与虚喘,为后世论述喘证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虽无咳喘专论,但在书中可见"咳喘""上气"等论述,并配有治法方药。研究《伤寒论》中关于喘证的论述,对临床辨证治疗喘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以病因病机为主,分类剖析如下。1表邪之喘1.1麻黄汤证:《伤寒论》第35条谓:"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关于痹证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对痹证的论述设有专篇,不仅定义了痹证,并且阐明了痹证的病因病机,对后世医家辨证论治痹证奠定了基础。但在治疗方面,《黄帝内经》只提出了针灸施治痹证的方法,对方药如何论治未有说明。因此,现将中医学对痹证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家的研究进展加以分析整理,以期对临床治疗痹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