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敏丽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614-1616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合理选择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并比较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产妇与随机选取的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分娩结果,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4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7.77%(28/36),再次剖宫产率为80.00%(112/140);再次剖宫产组出血量为(421.5±92.8)ml,明显多于阴道分娩组的(201.4±48.7)ml,产褥病率[16.96%(19/112)]及住院天数[(7.1±0.6)d]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的3.57%(1/28)、(3.9±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天数等指标在28例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成功者与同期随机选取的140例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且密切监测产程的前提下,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产科收治的15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分娩方案下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相关指标、产妇产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与疤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分娩结局及相关指标。结果150例剖宫产后再妊娠疤痕子宫产妇中有110例产妇行剖宫产术,有40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其中因产程不顺利行急症剖宫产7例,33例产妇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2.50%(33/40),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率为78.00%(117/150)。剖宫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多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与150例非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产时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天数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分娩方式的选择上,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首选剖宫产,有条件施行阴道试产时,要严格把握指征,做好产程监测,阴道分娩安全可行且对产妇及胎儿产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54-56
目的分析阴道试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明确阴道试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11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剖腹产组与阴道试产组;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55例足月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产时及产后产妇与新生儿情况。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中,TOLAC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251.5±51.34)mL、(4.62±1.38)d,与ERCS组的(258.52±86.28)mL、(6.03±1.7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248.55±60.83)mL、(3.84±0.80)d,与TOLA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阴道试产可按照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应用,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阴道试产的5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作为阴道试产组,同时选取同期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6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作为剖宫产组,并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 阴道试产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等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和Apgar评分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阴道试产虽然有子宫破裂的风险,但严格把握试产适应证以及试产禁忌证后阴道试产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或再次剖宫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312例,分为两组,其中再次剖宫产组232例,阴道试产成功组80例,另选择初次剖宫产组248例作为对照,观察并比较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新生儿体重、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与初次剖宫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大、住院天数长、产褥病率高(P<0.05),在新生儿窒息率及母婴死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阴道试产成功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大、住院天数长、新生儿体重高(P<0.05),在新生儿窒息率及母婴死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若具备阴道试产适应证,应进行阴道试产,但要应用B超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应多进行宣传教育,提倡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形成,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300例,其中135例行阴道试产,试产成功者行阴道分娩,为阴道分娩组,165例有剖宫产指征直接行剖宫产,与试产不成功转剖宫产产妇共同构成剖宫产组,另选取215例本院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住院费用、新生儿窒息率及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135例试产产妇,成功118例,成功率为87.4%。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体质量及住院费用方面分别为(3.45±1.31)、(131.75±25.52)、(3112.5±93.0)、(2812.5±220),对照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体质量及住院费用方面分别为(3.22±1.25)、(128.60±24.48)、(3114.6±92.5)、(2802.4±230.1),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6.82±2.09)、(360.52±45.53)、(3350.2±77.5)、(5310.7±4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在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行阴道分娩可降低子宫损伤,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若符合阴道试产指征,严密监视下可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7.
贾桂花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32-132,13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共168例剖宫产再次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孕妇,其中阴道试产95例,再次剖宫产73例,分别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再次剖宫产组母婴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平均住院天数、子宫破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在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首次剖宫产组在产后出血量、严重粘连、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给予充分试产是安全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自愿行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18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164例为对照组,对阴道分娩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住院天数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阴道分娩组183例孕妇中试产成功148例(81.0%),其中阴道助产65例(43.9%),在试产中要求再次剖宫产(无手术指征)者17例,出现新的手术指征急诊手术18例,无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发生,无母婴并发症出现。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小于剖宫产组,住院天数少于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剖宫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2组间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孕妇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产程中严密观察,正确处理,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住院天数及产后出血,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忠群  雷秀英 《河北医学》2012,18(9):1240-1242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采用的分娩方式.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就诊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500例,分别采用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产后住院天数、产后发热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天数、产后发热率分别为(195±25)mL、(3±2)d、11.62%,低于剖宫产组的(475±50)mL、(12±3)d、32.12%,P<0.01,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若符合试产标准,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TOLAC组),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直接选择性再次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3例(ERCS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试产组),与TOLAC组比较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子宫破裂、产后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TOLAC组成功经阴道分娩53例,成功率86.89%,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明显低于ERCS组(P<0.05);与试产组比较,分娩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子宫破裂、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掌握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指征、加强监护、具备急诊剖宫产术条件下,可给予首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的机会,并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朱建春 《中外医疗》2011,30(21):76-7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和采取剖宫产2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试产21例,成功16例,成功率76.2%。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与直接剖宫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瘢痕子宫孕妇,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8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观察,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98例)和剖宫产组(90例),比较两组孕产妇感染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阴道分娩组孕产妇感染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分娩指征,对于具有阴道试产条件的孕产妇可采取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行阴道试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行阴道分娩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符合瘢痕子宫产妇试行阴道分娩条件。并随机选取同期的非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程中出血量、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情况(出生Apgar评分、体质量)。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61.67%(74/120)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9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8.60±0.75)h vs (8.56±0.61)h]、术中出血量[(160.45±17.20)mL vs (163.35±12.50)mL]、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20±0.35)分vs (8.10±0.20)分]、住院时间[(4.65±1.35)d vs (4.50±1.95)d]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21/120) vs 12.50%(15/1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是可行的,降低了再次剖宫产率,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260例(前次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对其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成功经阴道分娩150例,试产成功率57.69%。110例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率:42.31%。瘢痕子宫妊娠再次行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妊娠绝非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瘢痕子宫妊娠有经阴道分娩的可能,倡导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进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9,(11):855-85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选择剖宫产分娩为对照组,即ERCS组(n=154),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阴道分娩归入VBAC组(n=106),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阴道试产成功106例,中转剖宫产14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8.33%(106/120),中转剖宫产率11.67%(14/120)。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子宫破裂、伤口愈合不良、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临床输血率、产褥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产后出血、临床输血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ERCS组。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B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结论对于伴自然临产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经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应鼓励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6.
朱明芸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13-2214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试产条件并自愿试产的102例临床资料。结果:与同期非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组相比,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母婴不良结局,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比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多。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如处理得当计划分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婴远近期并发症.方法 对1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中阴道试产128例,阴道分娩102例,阴道试产成功率约79.7%,其中自然产89例,阴道助产13例,未发生子宫破裂,出血量平均(132.5±20.3)ml,新生儿Apgar评分(9.26±0.2)分,再次剖宫产62例,其中41例存在绝对剖宫产指征,21例拒绝试产,出血量(387.0±48.2)ml,新生儿Apgar评分(9.02±0.2)分.结论 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者在严密连续监护下经阴道分娩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我科2009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简称疤痕子宫)孕妇,分为阴娩(阴道分娩)试产组和再次剖宫产组,统计时阴娩试产失败孕妇纳入再次剖宫产组,将阴娩试产成功数与同期非疤痕子宫阴娩数就阴道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作对照比较;有手术指征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必须行剖宫产组与同期第一次剖宫产(简称非疤痕子宫)组就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作对照比较。结果:阴娩试产64例,成功50例、占78.12%,与2029例同期非疤痕子宫阴娩组仅就阴道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对照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53例与第一次剖宫产68例对比术中术后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结论:在具备随时手术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只要把握好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提倡阴道分娩是安全和可行的,阴道分娩不仅可减少产时、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方便产妇产后尽早哺乳、促进子宫收缩,增进母婴感情和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在我院产科二次妊娠分娩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二次妊娠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本组80例产妇中阴道试产成功率36.25%,再次剖宫产率63.75%。其中阴道分娩组出血量(152.5±10.5)mL、住院时间(4.1±0.8)d、产后大出血比例6.90%以及产褥感染率6.90%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胎儿不良结局比例6.90%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指征,在无试产禁忌征下可进行阴道分娩,但需严密监测产程进展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60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医疗费用、住院天数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48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12例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试产25例,占41.6%,试产成功率48%,阴道分娩12例,占20%,阴道试产后改行剖宫产13例,占80%;再次剖宫产48例,其中择期剖宫产35例,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出血量分别为147.5±92.3ml和250±137.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均<0.01),首次阴道分娩与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出血量为150.43±94.4ml和143.4±82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均>0.01).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与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96±0.55天和8.26±1.4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均<0.01).住院费用分别为903.58±220.27元和4362.26±643.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均<0.01).结论 有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分娩,无试产禁忌证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