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肝肾亏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与西药采用同等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脂代谢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治疗后多伦多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糖代谢和脂代谢指标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与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参益气补肾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参益气补肾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CD8+、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参益气补肾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可缓解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病情,且能调节其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血瘀脉络组各20例。3组均予以控制饮食、控制血糖、血压、阿魏酸钠、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周,比较3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3组中医临床证候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UAER降低(P0.05),气阴两虚血瘀脉络组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阿魏酸钠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更加适用于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糖肾1号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UAE、TG及FD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可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同等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联合耳穴贴压,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脂代谢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治疗后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糖代谢和脂代谢指标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疏导膀胱气机,振奋气化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调查及早期主证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玮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8):437-43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早期主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早期主证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湿邪致病发生率高;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湿邪致病则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通过证候分布调查,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有较好疗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治疗,对照组给予槐杞黄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水平,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0%、71.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肾方联合黄蜀葵花能有效降低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中医证候,延缓肾脏病进展,临床疗效较采用槐杞黄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8.
袁洪文  袁今奇 《新中医》2014,46(6):30-32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琥珀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三七琥珀颗粒,均治疗3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参三七琥珀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9.
冯志瑀  李玉珠 《新中医》2013,45(12):93-96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口服福辛普利钠片控制蛋白尿;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芪地黄汤,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白蛋白排泄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总积分、气阴两虚、血瘀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各项积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气阴两虚夹瘀证候积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3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芪地黄汤能提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含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60例患者开放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糖肾宁方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改善、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气阴两虚络阻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阴两虚络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7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接受降血糖、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西医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汤剂,观察2组糖尿病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血脂、尿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糖尿病肾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UAlb、UCr、ACR、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UAlb、ACR、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止渴降糖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渴降糖丸口服,双侧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经治12周后,治疗组FBG、2 h PG、HbA1c、FINS、HOMA-IR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5.7%(1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降糖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方联合胰激肽酶原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符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胰激肽酶原针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两组血肌酐清除率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研究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方联合胰激肽酶原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可改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舌象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60例入选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益肾降糖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60天,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舌象的改变.结果 益肾降糖饮组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治疗后空度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舌象血瘀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①通过本研究可见益肾降糖饮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有效方剂,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能够有效地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缓解肾功能进展.②舌象的改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的一个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蒲林莉  符芳 《光明中医》2023,(13):2469-2472
目的 通过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疗效较显著、不良作用及并发症较少的中医中药联合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气阴两虚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中药组、耳穴贴压组、中药+耳穴贴压组,疗程8周,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对耳穴贴压联合参芪地黄汤的疗效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中药组、耳穴贴压组及中药+耳穴贴压组UACR、mAlb均降低(P<0.05),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中药+耳穴贴压组疗效最好。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同时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乐三号方结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康乐三号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分别为50.00%和46.67%;组间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UAER、Scr、BUN、2hPG、FBG、TC、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Scr、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UAER、Scr、BUN、T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康乐三号方结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加味芪黄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加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芪黄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ysC、Hcy、UAE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ysC、Hcy、UAER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芪黄饮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自拟方地苓消水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型,符合2型糖尿病,且伴黄斑水肿的60例患者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入组31例、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方地苓消水饮加芪明颗粒。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等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MT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CVA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自拟方地苓消水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中心视力,能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全身的证候,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敏  杜珍芳  翟惟凯 《陕西中医》2014,(11):1507-150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IgA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IgA肾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以益气养阴通络为治则的中药汤剂,2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TP)、尿红细胞计数(RBC计数)、纤维蛋白原(Fib)、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尿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能较好的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少蛋白尿、血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气阴两虚证、临床期脾肾两虚证和终末期阴阳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两组又各分为早期气阴两虚证、临床期脾肾两虚证和终末期阴阳两虚证。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各期治疗后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中医症候积分、SBP、DBP、FPg,HbA1c、2hPg,TC、Tg,BUN、Sc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不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气阴两虚证、临床期脾肾两虚证和终末期阴阳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